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交通工具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8447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交通工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实现共享和防窥模式视角切换。显示模组包括背光部件、显示部件和视角调光部件,显示部件和视角调光部件位于背光部件朝向出光方向一侧,背光部件包括第一导光结构和光线调控结构,光线调控结构位于第一导光板朝向显示部件一侧;视角调光部件包括第一电极、位于第一电极背向背光部件一侧的第一液晶、位于第一液晶背向背光部件一侧的第二电极,视角调光部件和光线调控结构对光调控方向具有一致性;显示模组具有共享模式和防窥模式:共享模式,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不加电,第一液晶处于宽视角滤光状态;防窥模式,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驱动第一液晶处于窄视角滤光状态。视角滤光状态。视角滤光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交通工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交通工具。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显示面板的可视角度范围已经可扩宽到160
°
以上,然而,人们在享受大视角带来的视觉体验的同时,也容易造成个人隐私的泄露。例如,当用户在公共场合使用显示设备访问银行账户、支付账单或是输入个人信息时,可能会遭受身份盗用和侵犯隐私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交通工具,可实现共享模式和防窥模式的视角切换。
[0004]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背光部件、显示部件和视角调光部件,显示部件和视角调光部件分别位于背光部件朝向显示模组的出光方向的一侧,其中,
[0005]背光部件包括第一导光结构和光线调控结构,第一导光结构包括第一光源和第一导光板,光线调控结构位于第一导光板朝向显示部件的一侧,用于对经由第一导光板射出的光的传输方向进行调控;
[0006]视角调光部件包括第一电极、位于第一电极背向背光部件一侧的第一液晶、以及位于第一液晶背向背光部件一侧的第二电极,且视角调光部件和光线调控结构对光的调控方向具有一致性;
[0007]显示模组具有共享模式和防窥模式;
[0008]在共享模式下,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不加电,第一液晶处于宽视角滤光状态;
[0009]在防窥模式下,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驱动第一液晶处于窄视角滤光状态。
[0010]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的驱动方法,用于驱动如第一方面的显示模组,显示模组具有共享模式和防窥模式,驱动方法包括:
[0011]在共享模式下,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不加电,第一液晶处于宽视角滤光状态;
[0012]在防窥模式下,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驱动第一液晶处于窄视角滤光状态。
[0013]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液晶显示部件和视角调光部件,视角调光部件位于液晶显示部件朝向显示模组的出光方向一侧,其中,
[0014]视角调光部件包括第一电极、位于第一电极背向液晶显示部件一侧的第一液晶、以及位于第一液晶背向显示部件一侧的第二电极;
[0015]显示模组具有共享模式和防窥模式;
[0016]在共享模式下,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不加电,第一液晶处于宽视角滤光状态;
[0017]在防窥模式下,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驱动第一液晶处于窄视角滤光状态,其中,V
=5.095

1.479
×
((ln(Δε)

ln(d1)+1)),V为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压差,Δε为介电常数ε//和介电常数ε

之间的差值,d1为第一液晶在垂直显示模组所在平面方向上的盒厚。
[0018]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的驱动方法,用于驱动如第三方方面的显示模组,显示模组具有共享模式和防窥模式,驱动方法包括:
[0019]在共享模式下,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不加电,第一液晶处于宽视角滤光状态;
[0020]在防窥模式下,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驱动第一液晶处于窄视角滤光状态,其中,V=5.095

1.479
×
((ln(Δε)

ln(d1)+1)),V为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之间的压差,Δε为介电常数ε//和介电常数ε

之间的差值,d1为第一液晶在垂直显示模组所在平面方向上的盒厚。
[0021]第五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第一方面的显示模组,或者,如第三方面的显示模组。
[0022]第六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交通工具,包括如第五方面的显示装置。
[0023]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4]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通过在背光部件中设置光线调控结构以及在显示部件一侧设置视角调光部件,可以首先利用光线调控结构对第一导光板射出的光的传输方向进行调控,使光沿特定方向传输,该部分光经由显示部件射入视角调光部件后,然后再基于视角调光部件的液晶双折射原理,对光进行二次调控,进而更有效的定向控制出光角度,实现共享模式和防窥模式的视角切换:当用户处于个人私密场合或者处于公共场合但无需访问银行账户、支付账单以及输入个人信息时,无需进行防窥,此时可以控制显示模组处于共享模式,使用户享受大视角的观影体验。而当用户处于公共场合并且需要访问银行账户、支付账单以及输入个人信息时,则可以控制显示模组处于防窥模式,实现斜视角下观测时不可见的防窥效果,有效保护了用户隐私不被泄露。
[0025]因此,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基于光线调控结构和视角调光部件的相互配合,实现了不同模式下的视角切换,优化了用户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002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共享模式下显示模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防窥模式下显示模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光线调控结构的一种俯视图;
[0030]图4为图3沿L1

L2方向的剖视图;
[0031]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光线调控结构的另一种俯视图;
[0032]图6为图5沿K1

K2方向的剖视图;
[0033]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共享模式下不同视角的亮度示意图;
[0034]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防窥模式下不同视角的亮度示意图;
[0035]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视角方向的分解示意图;
[0036]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光线传输示意图;
[0037]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部件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8]图1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部件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39]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部件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
[0040]图1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部件的再一种结构示意图;
[0041]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42]图1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模组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0043]图1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偏光片的吸收轴的一种示意图;
[0044]图1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偏光片的吸收轴的另一种示意图;
[0045]图1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光部件、显示部件和视角调光部件,所述显示部件和所述视角调光部件分别位于所述背光部件朝向显示模组的出光方向的一侧,其中,所述背光部件包括第一导光结构和光线调控结构,所述第一导光结构包括第一光源和第一导光板,所述光线调控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导光板朝向所述显示部件的一侧,用于对经由所述第一导光板射出的光的传输方向进行调控;所述视角调光部件包括第一电极、位于所述第一电极背向所述背光部件一侧的第一液晶、以及位于所述第一液晶背向所述背光部件一侧的第二电极,且所述视角调光部件和所述光线调控结构对光的调控方向具有一致性;所述显示模组具有共享模式和防窥模式;在所述共享模式下,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不加电,所述第一液晶处于宽视角滤光状态;在所述防窥模式下,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驱动所述第一液晶处于窄视角滤光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部件包括第三电极、第二液晶和第四电极,所述第二液晶位于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之间,或者,所述第二液晶位于所述第三电极和所述第四电极背向所述背光部件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部件包括量子点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角调光部件位于所述显示部件背向所述背光部件的一侧。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部件位于所述视角调光部件背向所述背光部件的一侧。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第一偏光片,位于所述显示部件背向所述视角调光部件一侧,所述第一偏光片具有第一吸收轴;第二偏光片,位于所述显示部件与所述视角调光部件之间,所述第二偏光片具有第二吸收轴,所述第二吸收轴与所述第一吸收轴垂直;第三偏光片,位于所述视角调光部件背向所述显示部件一侧,所述第三偏光片具有第三吸收轴,所述第三吸收轴与所述第二吸收轴平行。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晶为正性液晶,所述第一液晶的预倾角为A1,0
°
≤A1≤10
°
;所述视角调光部件还包括第一配向膜和第二配向膜,所述第一配向膜位于所述第一液晶朝向所述显示部件一侧,所述第二配向膜位于所述第一液晶背向所述显示部件一侧,所述第一配向膜与所述第二配向膜的配向方向相同,所述配向方向与所述第二吸收轴平行或垂直,且平行于所述显示模组的边缘的延伸方向。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晶为负性液晶,所述第一液晶的预倾角为A2,85
°
≤A2≤95
°
;所述视角调光部件还包括第一配向膜和第二配向膜,所述第一配向膜位于所述第一液
晶朝向所述显示部件一侧,所述第二配向膜位于所述第一液晶背向所述显示部件一侧,所述第一配向膜与所述第二配向膜的配向方向相同,所述配向方向与所述第二吸收轴平行或垂直,且平行于所述显示模组的边缘的延伸方向。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晶处于所述窄视角滤光状态时,所述第一液晶的光轴与所述显示模组所在平面之间的夹角为B,40
°
≤B≤50
°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B=45
°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在垂直所述显示模组所在平面方向上,所述第一液晶的盒厚为d1,所述第二液晶的盒厚为d2,d1>d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在垂直所述显示模组所在平面方向上,所述第一液晶的盒厚为d1,5μm≤d1≤8μm。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防窥模式下,V=5.095

1.479
×
((ln(Δε)

ln(d1)+1)),其中,V为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压差,Δε为介电常数ε//和介电常数ε

之间的差值,d1为所述第一液晶在垂直所述显示模组所在平面方向上的盒厚。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在垂直所述显示模组所在平面方向上,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覆盖所述第一液晶。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子电极,所述第一子电极包括第一主电极条和与所述第一主电极条相连的、并列排布的多个第一齿电极条,在垂直所述第一偏光片所在平面方向上,所述第二电极覆盖所述第一液晶;或者,在垂直所述第一偏光片所在平面方向上,所述第一电极覆盖所述第一液晶,所述第二电极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子电极,所述第二子电极包括第二主电极条和与所述第二主电极条相连的、并列排布的多个第二齿电极条。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子电极,所述第一子电极包括第一主电极条和与所述第一主电极条相连的、并列排布的多个第一齿电极条,所述第二电极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子电极,所述第二子电极包括第二主电极条和与所述第二主电极条相连的、并列排布的多个第二齿电极条;在垂直所述第一偏光片所在平面方向上,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至少部分交叠;或者,在垂直所述第一偏光片所在平面方向上,所述第一电极的多个所述第一齿电极条和所述第二电极的多个所述第二齿电极条相互嵌合。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二电极分别为透光电极。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线调控结构包括光栅,所述光栅包括交替排列的透光部和非透光部,所述非透光部与法线之间的夹角为C,5
°
≤C≤10
°
,所述法线垂直于所述显示模组所在平面。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部件还包括聚合物液晶膜,所述聚合物液晶膜位于所述光线调控结构背向所述第一导光板的一侧,所述聚合物液晶膜包括聚合物液晶层、以及位于所述聚合物液晶层至少一侧的电极层。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液晶膜还包括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所述聚合物液晶层位于所述第一基底和所述第二基底之间,且所述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一基底与所述聚合物液晶层之间和/或位于所述第二基底与所述聚合物液晶层之间。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部件还包括第二导光结构,所述第二导光结构包括第二光源和第二导光板,所述第二导光板位于所述光线调控结构背向所述第一导光板的一侧;在所述共享模式下,所述第二光源开启,在所述防窥模式下,所述第二光源关闭。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光板背向所述显示部件的表面为第一底面,所述第一底面具有多个第一微结构,所述第一微结构沿着朝向所述显示部件的方向内凹;和/或,所述第二导光板背向所述显示部件的表面为第二底面,所述第二底面包括多个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辛龙才张致远田凡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