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模拟吸烟
,特别地,涉及一种雾化器及气溶胶发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气溶胶发生装置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仿真香烟电子产品,其主要包括可将气溶胶形成基质加热雾化形成烟雾的雾化器和向雾化器供电的电源装置。其中,雾化器上一般需要设置进气孔,通过进气孔供外界的空气进入雾化器的雾化腔,进入雾化腔中的气流与雾化腔中的烟雾快速混合,混合后的烟雾随气流经雾化器的出烟口流出,以供用户吸食而达到模拟吸烟的效果。
[0003]然而,当前的雾化器一般采用底部进气的方式,且连通进气孔与雾化腔的气道通常较短,外部空气便会以高速的紊流状态直接进入雾化腔中,进而促使烟雾以高速紊乱状态经出烟口流出,直接冲击用户的喉咙,容易造成用户呛烟。并且,进气孔设置在雾化器底部,气流由雾化器底部直接进入雾化芯会降低吸阻,不仅影响用户抽吸烟雾的体验,而且雾化芯中滴落的气溶胶形成基质也会通过进气孔流出,造成雾化器产生漏液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器,用于气溶胶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液件,内部具有容纳腔;气液分离组件,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容纳腔中,且所述气液分离组件的第一端临近所述储液件的顶端设置,所述气液分离组件的第二端临近所述储液件的底端设置,以使所述储液件内于所述气液分离组件之外的部分界定出用于存储气溶胶形成基质的储液腔,所述气液分离组件上开设有与所述储液腔分隔设置的雾化腔、用于引导外部空气进入所述雾化腔并延长气流路径的进气通道,以及用于将所述雾化腔中的烟雾引导至所述雾化器之出烟口的出烟通道,所述进气通道的进气端口与所述出烟通道的出气端口分别设置于所述气液分离组件的第一端,所述出烟通道的出气端口用于与所述雾化器之出烟口连通,所述出烟通道的进气端口与所述雾化腔连通,所述进气通道的出气端口临近所述气液分离组件的第二端设置,且所述进气通道的出气端口与所述雾化腔连通,所述气液分离组件上还设有连通所述储液腔与所述雾化腔的进液口;以及雾化组件,用于将所述雾化腔内的气溶胶形成基质雾化形成烟雾,所述雾化组件由所述气液分离组件之第二端的端口可拆卸地装配于所述雾化腔中,所述雾化组件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雾化腔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件包括内部具有所述容纳腔且两端分别呈敞口状设置的管筒状壳体,所述气液分离组件包括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容纳腔中且密封装配于所述管筒状壳体之底端开口的下盖、与所述下盖一体成型并收容于所述容纳腔中的雾化座和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容纳腔中的进气座,所述管筒状壳体内于所述下盖、所述雾化座及所述进气座之外的部分界定出所述储液腔,所述雾化座的内部设有所述雾化腔,所述进液口设置于所述雾化座上,所述雾化座上沿所述管筒状壳体的轴向延伸设置有第一气流通道,所述下盖构成所述气液分离组件的第二端,所述下盖上设有连通所述雾化腔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之底端端口的导气口,所述进气座构成所述气液分离组件的第一端,所述进气座上设有与所述第一气流通道之顶端端口连通的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进气口、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及所述导气口形成所述进气通道,所述出烟通道设置于所述进气座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座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气流通道,多个所述第一气流通道沿所述雾化座的周向间隔设置。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座上设有多个所述第一进气口,多个所述第一进气口沿所述进气座的周向间隔设置。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座包括盖设于所述管筒状壳体之顶端开口上的环形座体和与所述座体一体成型并收容于所述容纳腔中的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内管腔形成所述出烟通道,所述通气管的顶端口与所述环形座体的环孔连通,所述通气管的底端口与所述雾化腔连通,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伟华,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派腾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