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套筒护壁装置及砂卵石岩区灌注桩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8312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岩溶区域桩基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套筒护壁装置及砂卵石岩区灌注桩施工方法。钢套筒护壁装置包括外套筒机构、内套筒机构、内套筒连接器和外套筒连接器,外套筒机构包括两节以上依次固定连接的外钢套筒,内套筒机构包括两节以上依次固定连接的内钢套筒;每节内钢套筒的外壁上均匀布设有轴向的长条形板,每节外钢套筒的内壁上均匀布设有轴向的长槽,长条形板可滑动配合设于长槽内,使得内套筒机构同轴滑动于外钢套筒机构内;每节外钢套筒的筒壁上均匀开设有孔洞;砂卵石岩区灌注桩施工方法中使用上述钢套筒护壁装置,提高内钢套筒下沉至溶洞时的抗倾覆能力,防止了内钢套护筒下沉至溶洞时发生孔位倾斜现象的装置。置。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套筒护壁装置及砂卵石岩区灌注桩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岩溶区域桩基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套筒护壁装置及砂卵石岩区灌注桩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岩溶是指可溶性的碳酸盐岩、硫酸盐岩、石膏等,受到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溶蚀作用,所形成的一系列地质和地貌现象。砂卵石地层为一种典型的力学性质不稳定地层,结构松散、孔隙度大、黏聚力小。在桥梁工程建设中,经常会遇到砂卵石层溶岩地质。而钻孔灌注桩基施工是桥梁在砂卵石层岩溶地区工程建设中最常用、最普遍的施工工艺。
[0003]当冲击钻施工穿过砂卵石层入岩后,冲击钻对脆弱的砂卵石地层的扰动大,在使用泥浆护壁的情况下,已成孔部分仍有可能出现塌孔、缩孔等现象。通常面对此类地质以往采取增大泥浆比重,提高孔壁支撑力,保证孔壁的稳定。但该处理措施遇到溶洞漏浆后泥浆护壁流失,仍有较大的塌孔风险。当桩基下伏存在溶洞时,而溶洞顶板厚度小于其安全所需的最小厚度时,在竖向荷载作用下,顶板存在失稳破坏的风险,此时,需考虑桩基穿越溶洞顶板并嵌入溶洞底板一定深度。应用冲孔灌注桩施工时常遇到如漏浆、塌陷、斜岩、断桩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岩溶区桩基施工常见的施工方法为钢套筒跟进施工方法。采用钢套筒跟进钻孔施工工艺,利用钢套筒稳定孔壁,增强孔壁侧压力,有效减少施工振动和地面塌陷,提高成孔率,从而减少安全、质量隐患。
[0004]针对砂卵石岩溶地区钢套筒跟进钻孔施工过程中,首先钢套筒能阻断水流对钻孔的冲刷,防止泥浆的流失,但由于钢套筒的隔断,导致钢套筒内外不平衡压力显著增大;其次,如果全部采用工具式可回收钢套筒跟进转孔的施工工艺,对于地层存在砂卵石层的施工工况,上拔钢套筒容易会减弱砂卵石层孔壁的支撑力,影响孔壁压力的稳定。如果采用不可回收钢套筒,使得钢套筒成为桩基的一部分,又会造成经济浪费。因此,针对上述情况,对施工设备及施工方法进行合理的设计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对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提供一种砂卵石层不可回收、岩层可回收式钢套筒护壁的桩基施工方法。其次,针对外钢套筒内外压力不平衡的问题、内钢套护筒在岩溶地区施工下沉过程中,由于遇到溶洞而掉入溶洞底板的问题,提供了提高内钢套护筒下沉至溶洞时的抗倾覆能力,防止了内钢套护筒下沉至溶洞时发生孔位倾斜现象的装置。
[0006]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钢套筒护壁装置,包括外套筒机构、内套筒机构、内套筒连接器11和外套筒连接器21,所述外套筒机构包括两节以上依次固定连接的外钢套筒22,所述内套筒机构包括两节以上依次固定连接的内钢套筒12;每节内钢套筒12的外壁上均匀布设有轴向的长条形板13,每节外钢套筒22的内壁上均匀布设有轴向的长槽23,长条形板13可滑动配合设于长槽23内,使得内套筒机构同轴
滑动于外钢套筒机构内;每节外钢套筒22的筒壁上均匀开设有孔洞;位于外套筒机构底部的外钢套筒22底端固定连接有外切削筒24,位于内套筒机构底部的内钢套筒12底端固定连接有内切削筒14,外切削筒24和内切削筒14的底部均为锯齿状;所述内套筒连接器11和外套筒连接器21均为筒状,外套筒机构或内套筒机构安装使用时,旋挖钻机钻头通过内套筒连接器11或外套筒连接器21旋转静压位于上端的内钢套筒12或位于上端的外钢套筒22,使得内套筒机构或外套筒机构沉入地基中。
[0007]进一步,每节所述内钢套筒12和每节外钢套筒22均包括套筒本体,套筒本体的上端同轴固定设有上连接筒31,套筒本体的下端同轴固定设有下连接筒32;外钢套筒22的下连接筒32插设于相邻外钢套筒22的上连接筒31内,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内钢套筒12的下连接筒32插设于相邻内钢套筒12的上连接筒31内,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所述上连接筒31的上端口均匀开设有U形槽口,且上连接筒31的筒内径大于对应套筒本体的筒内径;所述下连接筒32的筒外径小于对应的套筒本体的筒外径,且套筒本体的下端口均匀设有凸起;当下连接筒32插设于上连接筒31内,凸起配合插设于对应的U形槽口内;所述内套筒连接器11、外套筒连接器21和下连接筒32的结构相同,套筒连接器的凸起配合插设于对应的U形槽口内,并通过螺栓固定,使得旋挖钻机钻头作用在位于上端的内钢套筒12或位于上端的外钢套筒22上。
[0009]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一种砂卵石岩区灌注桩施工方法,所述施工方法采用了上述一种钢套筒护壁装置,所述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场地整平,将外第一节外钢套筒22的底端固定连接外切削筒24,第一节外钢套筒22的上端固定连接外套筒连接器21,旋挖机边旋转边静压地将第一节外钢套筒22沉入地基,再使用旋挖机钻头开挖;步骤(2):依次将外钢套筒22下沉,至旋挖机钻头开挖至地下水位时,向外套筒机构内注入泥浆,平衡外套筒机构内外压力;步骤(3):当旋挖机钻头旋挖至离岩层1~2 m时停止下挖,向钻孔内抛填第一混合料,并将旋挖机钻头更换为螺旋钻头,搅拌第一混合料,再将旋挖机钻头更换为地雷型钻头,静力挤扩第一混合料;步骤(4):挤扩第一混合料完成后,停止作业2~3 h,待第一混合料和钻孔孔壁有一定强度后,再下沉外钢套筒22并旋挖机钻头开挖,至旋挖机钻头开挖至岩层的上端面,停止下沉外钢套筒22;步骤(5):将第一节内钢套筒12的底端固定连接内切削筒14,第一内钢套筒12的上端和内套筒连接器11连接,通过长条形板13和长槽23的滑动配合,使得内套筒机构沿着外套筒机构的内壁轴向下沉,至第一节内钢套筒12下沉至岩层的上端面;步骤(6):旋挖钻机以低挡慢速先向下钻进岩层,内钢套筒12再跟进下沉,并向内套筒机构内注入泥浆,平衡内套筒机构内外压力;步骤(7):旋挖机旋挖钻孔至岩层内的溶洞顶面时,向钻孔内抛填第二混合料,并
将旋挖机钻头更换为螺旋钻头,搅拌第二混合料,再将旋挖机钻头更换为地雷型钻头,静力挤扩第二混合料,使得第二混合料从内套筒机构的底端被挤扩至溶洞内;当挤扩困难时,采用旋挖钻孔至第二混合料的底端,继续按照上述方式进行抛填、搅拌、挤扩,如此循环旋挖钻孔至溶洞底面;步骤(8):重复步骤(6),至旋挖钻机钻进到预设标高;采用清底钻头对钻孔进行清理;步骤(9);下放钢筋笼至钻孔内的预定深度,并灌注混凝土形成混凝土层;当混凝土层的高度为2m以上时,起拔内套筒机构,起拔至混凝土层在内套筒机构内的相对高度为0.5~1m时,继续灌注混凝层;重复上述操作,直至钻孔内混凝层高度达到岩面以上0.5~2m,此时内套筒机构完全拔出;继续灌注混凝土,形成桩基。
[0010]进一步,步骤(7)中,当溶洞内有充填时,第二混合料为黄泥、碎石、水泥、水玻璃,其中水玻璃装在封口的塑料袋中;当溶洞内无填充物时,第二混合料为黏聚力、内摩擦角大的抛填材料,抛填至溶洞顶面以上。
[0011]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一种钢套筒护壁装置,能够减缓砂卵石层外钢套筒内外不平衡压力的钢套筒构件,通过在外钢套筒上均匀设置孔洞,首先外钢套筒能减缓水流对钻孔的冲刷,减少泥浆的流失;其次,由于外钢套筒上设有孔洞,孔洞的存在能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套筒护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套筒机构、内套筒机构、内套筒连接器(11)和外套筒连接器(21),所述外套筒机构包括两节以上依次固定连接的外钢套筒(22),所述内套筒机构包括两节以上依次固定连接的内钢套筒(12);每节内钢套筒(12)的外壁上均匀布设有轴向的长条形板(13),每节外钢套筒(22)的内壁上均匀布设有轴向的长槽(23),长条形板(13)可滑动配合设于长槽(23)内,使得内套筒机构同轴滑动于外钢套筒机构内;每节外钢套筒(22)的筒壁上均匀开设有孔洞;位于外套筒机构底部的外钢套筒(22)底端固定连接有外切削筒(24),位于内套筒机构底部的内钢套筒(12)底端固定连接有内切削筒(14),外切削筒(24)和内切削筒(14)的底部均为锯齿状;所述内套筒连接器(11)和外套筒连接器(21)均为筒状,外套筒机构或内套筒机构安装使用时,旋挖钻机钻头通过内套筒连接器(11)或外套筒连接器(21)旋转静压位于上端的内钢套筒(12)或位于上端的外钢套筒(22),使得内套筒机构或外套筒机构沉入地基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钢套筒护壁装置,其特征在于:每节所述内钢套筒(12)和每节外钢套筒(22)均包括套筒本体,套筒本体的上端同轴固定设有上连接筒(31),套筒本体的下端同轴固定设有下连接筒(32);外钢套筒(22)的下连接筒(32)插设于相邻外钢套筒(22)的上连接筒(31)内,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内钢套筒(12)的下连接筒(32)插设于相邻内钢套筒(12)的上连接筒(31)内,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钢套筒护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筒(31)的上端口均匀开设有U形槽口,且上连接筒(31)的筒内径大于对应套筒本体的筒内径;所述下连接筒(32)的筒外径小于对应的套筒本体的筒外径,且套筒本体的下端口均匀设有凸起;当下连接筒(32)插设于上连接筒(31)内,凸起配合插设于对应的U形槽口内;所述内套筒连接器(11)、外套筒连接器(21)和下连接筒(32)的结构相同,套筒连接器的凸起配合插设于对应的U形槽口内,并通过螺栓固定,使得旋挖钻机钻头作用在位于上端的内钢套筒(12)或位于上端的外钢套筒(22)上。4.一种砂卵石岩区灌注桩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采用了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钢套筒护壁装置,所述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场地整平,将外第一节外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叶琳汪亦显姜南李娴张辉袁海平钟剑苏颖刘春梅左小晗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