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方位安全约束手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8022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全方位安全约束手套,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手套本体、手臂套体、发热结构和按摩结构,手套本体一端开口,手套本体套设在人体手部,手臂套体套设在人体小臂和大臂上,手套本体和手臂套体设有双层,手套本体和手臂套体双层内设有按摩结构,发热结构覆盖在按摩结构上。本申请采用按摩结构,将气囊球设于患者手掌的掌心处,患者可通过按压气囊球向气管内充气,挤压患者的手臂处,患者可根据自己的情况,控制按摩的节奏;本申请设置了三通管,三通管的下部管口连接外部气囊,可以通过外部气囊对气管进行充气;本申请还利用发热结构,将患者的手掌处加热保温,也将循环空气加热,解决患者末梢循环差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方位安全约束手套


[0001]本技术实施例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全方位安全约束手套。

技术介绍

[0002]危重型重症患者在救治过程中会留有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胃管、尿管等生命支持的多种管道;但由于各种原因患者易出现躁动不安、意外拔管的事件,非计划拔管的出现如果处理不当,很可能给患者造成严重损伤,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患者住院费用,也易引发医疗纠纷。所以针对重症或无意识患者,我们通常采用约束工具来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0003]目前重症患者常用的约束工具为腕部约束带,手臂尚无较好的约束工具。综合医院相关研究报道提示,采用防护约束手套或指部固定装置能够有效降低非计划拔管率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护性约束是保障躁动患者生命安全以及保证治疗、护理顺利进行的重要措施。
[0004]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新型的约束工具,使其能全方位保护患者,保证患者得到安全、舒适、有效的治疗,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全方位安全约束手套,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腕部约束带只保护患者腕部而导致的患者手臂处无保护措施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全方位安全约束手套,包括手套本体、手臂套体、发热结构和按摩结构,所述手套本体一端开口,所述手套本体套设在人体手部,所述手臂套体套设在人体小臂和大臂上,所述手套本体和手臂套体设有双层,所述手套本体和手臂套体双层内设有按摩结构,所述发热结构覆盖在所述按摩结构上。
[0008]进一步地,所述按摩结构包括气囊球、气管和三通管,所述气囊球置于所述手套本体的夹层处,且所述气囊球位于手掌的掌心处,所述气囊球内腔与所述三通管第一侧部的管口连通,所述气管设有多束,多束所述气管与所述三通管第二侧部的管口连通,且所述气管沿手臂长度方向设置,所述三通管的下部管口盖设有下盖。
[0009]进一步地,所述气管上设有出气孔,且所述出气孔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出气孔的直径微小。
[0010]进一步地,所述发热结构包括电热片、移动电源和开关,所述电热片覆盖在所述气囊球上,所述电热片与移动电源电连接,所述移动电源置于手套本体的手腕处,所述移动电源上设有开关。
[0011]进一步地,还包括观察窗、魔术贴、拉链和系带,所述观察窗设于所述手套本体的掌背部,所述手臂套体上设有多个魔术贴,所述手臂套体的侧部设有拉链,所述手臂套体上还均匀设有3个系带,3个所述系带系设于病床的床挡上。
[0012]进一步地,所述手套套体上设有缺口,且所述缺口靠近手套本体的手腕处,患者大拇指穿过所述缺口。
[0013]进一步地,所述手套本体上的连接处设有粘扣,所述手套套体通过粘扣固定在患者手部。
[0014]进一步地,所述观察窗为透明硅胶材质。
[0015]进一步地,所述手套本体和手臂套体为透气棉布材质。
[0016]本技术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0017]本申请采用按摩结构,将气囊球设于患者手掌的掌心处,患者可通过按压气囊球向气管内充气,气管膨胀,挤压患者的手臂处。气管上还设有多个微小的出气孔,气管充气的同时,气体通过出气孔缓慢地向外界流动,气管逐渐泄气。这样就能实现对患者手臂处的按摩动作,促进患者手臂处的血液循环。患者可根据自己的情况,控制按摩的节奏;本申请在气管与气囊球的连接处设置了三通管,三通管的下部管口可连接外部气囊,不仅患者自己能通过按压气囊球充气还可以通过外部气囊进行充气;本申请还利用发热结构,一方面将患者的手掌处加热保温,解决休克病人末梢循环差的问题,另一方面发热结构也可将气囊球中的空气加热,让患者手臂内循环热空气,更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0019]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20]图1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
[0021]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2]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24]图5为三通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
[0026]1手套本体;2手臂套体;3发热结构;301电热片;302移动电源;303开关;4按摩结构;401气囊球;402气管;403三通管;5下盖;6出气孔;7观察窗;8魔术贴;9拉链;10系带;11缺口;12粘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
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相关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方位安全约束手套,旨在解决现在患者手臂处无保护措施等问题,实现全方位保护患者安全的效果。如图1

5,具体包括手套本体1、手臂套体2、发热结构3和按摩结构4,手套本体1套设在人体手部,手臂套体2套设在人体小臂和大臂上,手臂套体2的侧部设有拉链9,拉开侧部的拉链9,将患者的手臂沿手臂套体2的长度方向放入,同时,患者的手部沿手套本体1的长度方向进入手套本体1内,将患者手臂和手部固定在手套本体1和手臂套体2内,有效降低了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减少了自伤、自残、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障了危重患者的安全。
[0029]手套本体1一端开口,手套套体上设有缺口11,且缺口11靠近手套本体1的手腕处,当患者手部进入手套本体1后,将患者手部穿出手套本体1,患者手指裸露,患者的除大拇指外的四指从手套本体1开口一端伸出,患者大拇指从手套本体1上的缺口11伸出。手套本体1上的连接处设有粘扣12,当患者手部穿过手套套体时,通过粘扣12将手套本体1固定在患者手部上。
[0030]在现有的手套中,通常都是将患者的五指包裹起来,这时,患者的手无功能位放置,易导致肌肉萎缩;医护人员观察约束肢体指端颜色、血运、皮温时,需将约束手套全部脱下,才能暴露所需的观察部位;遮挡指端,无法将血氧探头夹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方位安全约束手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手套本体、手臂套体、发热结构和按摩结构,所述手套本体一端开口,所述手套本体套设在人体手部,所述手臂套体套设在人体小臂和大臂上,所述手套本体和手臂套体设有双层,所述手套本体和手臂套体双层内设有按摩结构,所述发热结构覆盖在所述按摩结构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全方位安全约束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结构包括气囊球、气管和三通管,所述气囊球置于所述手套本体的夹层处,且所述气囊球位于手掌的掌心处,所述气囊球内腔与所述三通管第一侧部的管口连通,所述气管设有多束,多束所述气管与所述三通管第二侧部的管口连通,且所述气管沿手臂长度方向设置,所述三通管的下部管口盖设有下盖。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全方位安全约束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上设有出气孔,且所述出气孔设有多个,多个所述出气孔的直径微小。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全方位安全约束手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结构包括电热片、移动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雪婷朱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