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体育锻炼中上肢训练器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7935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体育锻炼中上肢训练器材,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基座,基座上设置有支撑框架和配重块,且配重块位于支撑框架内;支撑框架的一侧通过驱动组件滑动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框架和支撑板上均设置有导轮组,导轮组上缠绕有吊绳,吊绳的一端连接配重块、另一端穿过支撑板并固定连接拉环;支撑框架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引体拉伸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训练时训练者左上肢和右上肢可以分开单独训练,便于进行单手训练;且训练者能够根据自身身高臂长来适度调节拉环的位置以及座椅的高度,提高训练效果以及舒适度;满足不同的中上肢训练需求;整体结构简单,适用不同的人群,灵活性高,适用性强,大大提高训练者的训练舒适度。者的训练舒适度。者的训练舒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体育锻炼中上肢训练器材


[0001]本技术涉及体育训练器材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体育锻炼中上肢训练器材。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人们在进行中上肢力量训练时很多都采用引体向上,引体向上指依靠自身力量克服自身体重向上做功的垂吊练习。主要测试上肢肌肉力量的发展水平,以及臂力和腰腹力量,在完成一个完整的引体向上的过程中需要众多背部骨骼肌和上肢骨骼肌的共同参与做功,是一项多关节复合动作练习,是较好的锻炼上肢的方法,是所有发展背部骨骼肌肌力和肌耐力的练习方式中参与肌肉最多、运动模式最复杂、发展背部骨骼肌的肌力和肌耐力最有效的练习方式,是最基本的锻炼背部的方法,是中考和高中体育会考的考试选择项目之一,是衡量男性体质的重要参考标准和项目之一。目前许多学校对于学生中上肢的训练一般是提供一些很简陋的器具供学生进行使用,比如哑铃、杠铃、拉力环等,结构以及功能都比较单一,且对于不同高低人群,无法灵活调节装置高度以贴合自身需求,极大影响训练者对拉环的操作,降低训练效果,舒适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体育锻炼中上肢训练器材,解决了现有的中上肢训练器材结构以及功能比较单一、无法根据自身身高及臂长调节装置高度、影响训练效果、舒适性差等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体育锻炼中上肢训练器材,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置有基座,基座上设置有支撑框架和配重块,且配重块位于支撑框架内;支撑框架的一侧通过驱动组件滑动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框架和支撑板上均设置有导轮组,导轮组上缠绕有吊绳,吊绳的一端连接配重块、另一端穿过支撑板并固定连接拉环;支撑框架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引体拉伸组件。
[0005]所述支撑框架为倒置的U型结构且包括两个立柱和一个水平支柱,两个立柱对称固定在基座的两侧,水平支柱位于两个立柱之间,且水平支柱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柱的顶部固定连接。
[0006]所述配重块的数量设置有两组、且并排设置在支撑框架的两个立柱之间;吊绳的数量对应两组配重块设置有两条,两条吊绳的一端分别与两组配重块相连接、另一端各连接一个拉环。
[0007]所述基座上设置有与配重块相匹配的缓冲软垫,配重块位于缓冲软垫上方。
[0008]所述驱动组件设置有两组、且对称固定于支撑框架两个立柱的前侧面上;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和丝杆,立柱上竖向设置有限位槽,驱动电机固定在限位槽的底部,丝杆竖直设置在限位槽内,且丝杆的底部固定连接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丝杆的顶部通过轴承与限位槽的顶部转动连接。
[0009]支撑板的连接侧的两端均设有与丝杆相配合的连接块,两个连接块分别与两个丝杆对应螺纹连接。
[0010]所述导轮组的数量对应两条吊绳设置有两组,每组导轮组均包括第一导轮、第二导轮和第三导轮,第一导轮安装于支撑框架的水平支柱上,第二导轮和第三导轮并列安装于支撑板上,且第一导轮、第二导轮和第三导轮均位于同一竖直面内。
[0011]所述引体拉伸组件包括两个对称且垂直于支撑框架设置的水平支架,两个水平支架的底部分别固定连接支撑框架的两个立柱,两个水平支架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横杆;水平支架和支撑框架的立柱之间设置有加强杆。
[0012]所述固定座上且对应拉环的下方固定设置有调节式座椅;固定座与引体拉伸组件相匹配的区域内设置有缓冲弹簧。
[0013]采用上述结构的本技术,通过设置两组配重块、吊绳和导轮组,实现训练时训练者左上肢和右上肢可以分开单独训练,便于进行单手训练;通过在支撑框架上设置驱动组件来调节支撑板的高度进而调节拉环的高度,以及在拉环下方设置调节式座椅,实现训练者能够根据自身身高臂长来适度调节拉环的位置以及座椅的高度,提高训练效果以及舒适度;通过在支撑框架上设置引体拉伸组件,满足同一器材能够进行两种中上肢训练的需求。本技术整体结构简单,适用不同的人群,灵活性高,适用性强,大大提高训练者的训练舒适度。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剖视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固定座1,基座2,支撑框架3,配重块4,吊绳5,第一导轮6,第二导轮7,第三导轮8,连接块9,支撑板10,拉环11,水平支架12,加强杆13,缓冲软垫14,缓冲弹簧15,调节式座椅16,液压杆17,底座18,丝杆19,驱动电机20,限位槽21,横杆22。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如图1所示,实施例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体育锻炼中上肢训练器材,包括固定座1,固定座1固定在地面上,固定座1上设置有基座2,基座2上设置有支撑框架3和配重块4,其中支撑框架3是固定在基座2上,配重块4是活动放置在基座2上,且配重块4位于支撑
框架3内。可以在基座内设置与配重块相匹配的容纳腔,配重块的单元块数可以根据训练者具体的训练要求进行调整,多余的配重块单元块可以放置在基座的容纳腔内。所述支撑框架3为倒置的U型结构且包括两个立柱和一个水平支柱,两个立柱对称固定在基座2的左右两侧,水平支柱位于两个立柱之间,且水平支柱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柱的顶部固定连接。固定座、基座和支撑框架共同构成整个中上肢训练器材的整体架构。
[0022]所述配重块4的数量设置有两组、且并排设置在支撑框架3的两个立柱之间,两组配重块分别对应训练者的左右手,用以实现训练者左上肢和右上肢可以分开进行单独训练。支撑框架3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支撑板10,支撑框架3和支撑板10上均设置有导轮组,导轮组上缠绕有吊绳5,吊绳5的一端连接配重块4、另一端穿过支撑板10并固定连接拉环11。所述的吊绳5的数量对应两组配重块4设置有两条,两条吊绳5的一端分别与两组配重块4相连接、另一端各连接一个拉环11,导轮组的数量对应两条吊绳5设置有两组,两条吊绳5分别缠绕在两组导轮组上。两个拉环分别对应训练者的左右手,训练者通过拉动拉环来拉动配重块从而达到中上肢训练的目的,且训练时训练者左上肢和右上肢可以分开单独训练,便于进行单手训练。
[0023]本实施例中,每组导轮组均包括第一导轮6、第二导轮7和第三导轮8,第一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体育锻炼中上肢训练器材,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1),所述固定座(1)上设置有基座(2),基座(2)上设置有支撑框架(3)和配重块(4),且配重块(4)位于支撑框架(3)内;支撑框架(3)的一侧通过驱动组件滑动连接有支撑板(10),支撑框架(3)和支撑板(10)上均设置有导轮组,导轮组上缠绕有吊绳(5),吊绳(5)的一端连接配重块(4)、另一端穿过支撑板(10)并固定连接拉环(11);支撑框架(3)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引体拉伸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体育锻炼中上肢训练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3)为倒置的U型结构且包括两个立柱和一个水平支柱,两个立柱对称固定在基座(2)的两侧,水平支柱位于两个立柱之间,且水平支柱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柱的顶部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体育锻炼中上肢训练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块(4)的数量设置有两组、且并排设置在支撑框架(3)的两个立柱之间;吊绳(5)的数量对应两组配重块(4)设置有两条,两条吊绳(5)的一端分别与两组配重块(4)相连接、另一端各连接一个拉环(11)。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体育锻炼中上肢训练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2)上设置有与配重块(4)相匹配的缓冲软垫(14),配重块(4)位于缓冲软垫(14)上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体育锻炼中上肢训练器材,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设置有两组、且对称固定于支撑框架(3)两个立柱的前侧面上;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20)和丝杆(19),立柱上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雪峰刘臻王立民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