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氧树脂胶液、含其的半固化片和玻璃纤维环氧树脂覆铜板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57463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氧树脂胶液,包括以下成分:微胶囊环氧树脂115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氧树脂胶液、含其的半固化片和玻璃纤维环氧树脂覆铜板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覆铜板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环氧树脂胶液、含其的半固化片和玻璃纤维环氧树脂覆铜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环氧树脂可以广泛应用于涂料、土木、建筑、胶粘剂、电子电气、航天航空等领域,但是,环氧树脂存在易燃烧的缺点,如通用型环氧树脂的氧指数只有20%左右,所以环氧树脂在使用前通常要经过阻燃处理。目前用于环氧树脂的阻燃剂种类很多,包括卤系、磷-氮类以及金属氢氧化物阻燃剂等。但是,卤系阻燃剂在热分解和燃烧中会产生大量烟尘、腐蚀性强的卤化氢气体以及一些有毒物质,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并对环境造成污染,且碳氢化合物在存在溴和氯的情况下,在低温不完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二噁英等剧毒物质;而磷系和硼系阻燃剂存在吸潮性大,耐候性差和抗流失性差等问题。
[0003]绿色和平组织现阶段大力推动绿化政策,要求所有的制造商完全排除其电子产品中的溴系阻燃剂及聚氯乙烯,以符合兼具无铅及无卤素的绿色电子。但目前还是有很多电路板行业会使用含溴化合物,因为溴化阻燃剂阻燃效果优良,且成本较低。
[0004]因此,研究新型绿色阻燃剂对于扩大环氧树脂的应用领域和降低火灾所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具有特别重要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氧树脂胶液、含其的半固化片和玻璃纤维环氧树脂覆铜板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环氧树脂阻燃剂阻燃效果差、热稳定性差、热分解过程产生烟尘、污染环境的技术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环氧树脂胶液,按照重量份数,包括以下成分:微胶囊环氧树脂115份

130份、双氰胺2.5

3.3份、二甲基咪唑0.051

0.069份、无机填料17

23份和溶剂26

27份;
[0007]所述微胶囊为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微胶囊;
[0008]所述微胶囊环氧树脂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
[0009]通过微胶囊技术将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作为壁材包覆在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表面制成微胶囊,然后将微胶囊添加到环氧树脂中,制得微胶囊环氧树脂。
[0010]进一步地,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或/和乙二醇单甲醚,所述的无机填料包括氢氧化铝,所述环氧树脂是无卤无铅的未改性的环氧树脂。
[0011]进一步地,无机填料还包括硅微粉,所述低阻燃的环氧树脂为E

12、E

20、E

44、E

51。
[0012]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上述环氧树脂胶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合成微胶囊环氧树脂;
[0014]将双氰胺和二甲基咪唑溶解于所述溶剂中形成第一溶液;
[0015]向所述第一溶液中加入所述微胶囊环氧树脂,充分溶解后形成第二溶液;
[0016]向所述第二溶液中加入所述无机填料,充分溶解后得到所述环氧树脂胶液。
[0017]进一步地,所述微胶囊环氧树脂的合成包括以下步骤:
[0018](1)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粉末的制备
[0019]将Mg(NO3)2·
6H2O与Al(NO2)3·
9H2O混合,调节溶液pH至11.0

11.5,室温下搅拌反应120min,80℃水浴中静置8h,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产物于60℃下干燥、研磨、过筛后制得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粉末;
[0020](2)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乳液的制备
[0021]将乳化剂充分溶解在水中形成乳化剂溶液,加入所述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粉末形成混合体系,在35℃条件下以4000r/min的转速对所述混合体系进行乳化60min,得到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乳液;
[0022](3)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微胶囊的制备
[0023]将三聚氰胺和37%的甲醛溶液混合,调节溶液pH至8.5,于70℃下以200r/min的搅拌速率反应,制得透明的三聚氰胺-甲醛预聚体;将所述三聚氰胺-甲醛预聚体加入所述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乳液中,然后用10%醋酸溶液调节体系pH至弱酸性,再以100r/min搅拌速率下持续反应2h;反应结束后待溶液温度降至室温后,调节溶液pH至中性;离心分离、干燥、研磨即得所述微胶囊;
[0024](4)微胶囊环氧树脂的制备
[0025]油浴加热环氧树脂,将所述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微胶囊添加到环氧树脂中,再加入二氨基二苯砜并搅拌,即得所述微胶囊环氧树脂。
[0026]其中,加入二氨基二苯砜搅拌形成均一体系,以固化环氧树脂;油浴加热温度为160℃,加热时间为5min,以降低环氧树脂的粘度、提高流动性,选择磁力搅拌使微胶囊均匀分散在环氧树脂中。
[0027]进一步地,上述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将双氰胺和二甲基咪唑溶于溶剂中,搅拌溶解1

2小时,加入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微胶囊,搅拌溶解2

3小时,再加入无机填料搅拌3

4小时即得。
[0028]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半固化片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玻璃布浸入上述环氧树脂胶液中对玻璃纤维布上胶,随后在立式上胶机上烘烤后冷却,即得。
[0029]进一步地,烘烤温度为180

190℃,烘烤时间为2

6分钟。
[0030]本专利技术制得的半固化片的基本参数为:
[0031]凝胶化时间为100

130s(171℃测试);
[0032]树脂含量为40

45%;
[0033]流动度20%

30%(171℃测试)。
[003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由上述半固化片的制备方法所制得的半固化片。
[0035]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还公开了一种玻璃纤维环氧树脂覆铜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36](1)叠配:取若干上述半固化片并依次叠放,然后再敷上铜箔;
[0037](2)压制:将叠配好的板材与钢板叠合后压制,即得。
[0038]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敷的铜箔可以为单面或双面,所述铜箔的厚度为10μm

30μm;步骤(2)中,所述压制在真空压机中按照以下程式压制:
[0039]控制真空度为0

0.01Mpa,压力为450

550PSI,升温速率为2

3℃/min,热盘温度为120

230℃,压制时间为120

180min。
[004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由上述玻璃纤维环氧树脂覆铜板的制备方法所制备的玻璃纤维环氧树脂覆铜板。
[0041]本专利技术取得了如下技术效果:...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氧树脂胶液,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份数,所述环氧树脂胶液包括以下成分:微胶囊环氧树脂115份

130份、双氰胺2.5

3.3份、二甲基咪唑0.051

0.069份、无机填料17

23份和溶剂26

27份;所述微胶囊为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微胶囊;所述微胶囊环氧树脂的制备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微胶囊技术将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作为壁材包覆在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表面制成微胶囊,然后将所述微胶囊添加到环氧树脂中,制得微胶囊环氧树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氧树脂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为二甲基甲酰胺或/和乙二醇单甲醚,所述无机填料包括氢氧化铝,所述环氧树脂是无卤无铅的未改性的环氧树脂。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环氧树脂胶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填料还包括硅微粉,所述环氧树脂为E

12、E

20、E

44、E

51。4.一种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环氧树脂胶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合成微胶囊环氧树脂;将双氰胺和二甲基咪唑溶解于所述溶剂中形成第一溶液;向所述第一溶液中加入所述微胶囊环氧树脂,充分溶解后形成第二溶液;向所述第二溶液中加入所述无机填料,充分溶解后得到所述环氧树脂胶液。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环氧树脂胶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胶囊环氧树脂的合成包括以下步骤:(1)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粉末的制备将Mg(NO3)2·
6H2O与Al(NO2)3·
9H2O混合,调节溶液pH至11.0

11.5,室温下搅拌反应120min,80℃水浴中静置8h,过滤,用去离子水洗涤,产物于60℃下干燥、研磨、过筛后制得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粉末;(2)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乳液的制备将乳化剂充分溶解在水中形成乳化剂溶液,加入所述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粉末形成混合体系,在35℃条件下以4000r/min的转速对所述混合体系进行乳化60min,得到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乳液;(3)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微胶囊的制备将三聚氰胺和37%的甲醛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俊秀姜大鹏郑宝林陈长浩杨永亮付军亮秦伟峰王丽亚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金宝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