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片式砖茶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砖茶模具,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多片式砖茶模具,属于模具
技术介绍
[0002]砖茶又称青砖茶、蒸压茶,其为以茶叶、茶茎,有时还配以茶末压制成的块状茶;砖茶通过蒸压成型,茶砖压制需要采用茶砖压制模具。
[0003]传统的砖茶压制采用的人力螺旋压制机,劳动强度极大、生产效率极低;后来发展到液压机压制,虽然减轻了劳动强度,但由于一个模具只能压制一片砖茶,而且压制后8个小时才能脱模,因此,一个压制车间需要成百上千的模具,不仅占用大量的车间面积,而且脱模、运模也需要大量的人力,同时模具落地也不利于清洁化生产。近些年来,人们开发出了全机械化压制生产线,实现了机械压制、机械输送、机械脱模;但一个模具还是只能压制一块砖茶,为了保证砖茶压制后有时间冷却,从而要把生产线建得很长,不仅投资大,还要占用几百平米的车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多片式砖茶模具。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片式砖茶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承板(3)、底座上板(7)、下承板(13)、底座(21),所述的上承板(3)底部排布安装有多片上模板(1),上承板(3)底部固定有上导柱(4),所述的多片上模板(1)下方与其对应设置有多片下模板(22),所述的下模板(22)底部设置有绝热板Ⅱ(29),所述的多片下模板(22)下方对应设置有多个座板(23),所述的下模板(22)和对应的座板(23)之间设置有模座(26),模座(26)上部套置有顶模座(25),模座(26)中设置有多支导柱(31),所述的导柱(31)穿过顶模座(25),导柱(31)与顶模座(25)之间设置有导套(30),顶模座(25)顶部插装有多支顶针(27),顶模座(25)上方四周设置有压板(28),所述的顶针(27)穿过压板(28)且顶针(27)顶部穿置在下模板(22)上,所述的模座(26)两端分别连接有顶升板(24),所述的顶升板(24)上端与顶模座(25)连接,所述的下模板(22)与座板(23)之间设置有锁杆(32),所述的下承板(13)设置在多个座板(23)底部,所述的座板(23)两端对应设置有摆杆(35),所述的摆杆(35)顶部的内滚轮(36)与座板(23)接触,座板(23)两端的摆杆(35)之间通过转轴(34)连接,所述的转轴(34)与摆杆(35)之间设置有轴承(33),相对应的下模板(22)、顶模座(25)、模座(26)、座板(23)构成下模组件(40),所述的多个下模组件(40)两侧设置有横板(18),两侧的横板(18)两端之间通过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靖,郑鹏程,王胜鹏,刘盼盼,桂安辉,冯琳,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果树茶叶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