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热单独布置的储热装置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7214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12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直热单独布置的储热装置结构,包括保温材料、放热介质导向结构,保温材料里设置放热介质导向结构,放热介质导向结构沿其轴旋转后,将保温材料内部分隔成储热腔室和直热腔室,储热腔室里设置储热体,储热体之间设置储热加热元件,直热腔室里设置直热加热元件,直热腔室里设置放热介质入口通道和放热介质出口通道,储热腔室里设置储热入口通道和储热出口通道。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了由于放热介质流向问题,产生的储热体内部温度不均匀现象,使储热体内部的温度均匀上升,使储热体的储热性能充分被利用,降低同等储热量情况下的储热体最高温度,提高使用寿命。提高使用寿命。提高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热单独布置的储热装置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一种储热装置,具体地说是固态储热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储热装置的内部结构为加热元件布置于储热体的内部,将加热元件产生的热量存储于储热体内部,在放热时,通过放热介质将存储的热量逐步释放,在边储边放的使用工况下,由于放热介质的流向问题,产生沿流向方向前端损失的热量远大于后端损失的热量的现象,造成储热体材料的储热性能未能被充分利用。同时储热体前后端长期在不同温度下使用,导致出现储热材料使用寿命不均的现象,进而影响整个储热装置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提高储热材料整体储热性能和使用寿命的一种直热单独布置的储热装置结构。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5]本专利技术一种直热单独布置的储热装置结构,其特征是:包括保温材料、放热介质导向结构,保温材料里设置放热介质导向结构,放热介质导向结构沿其轴旋转后,将保温材料内部分隔成储热腔室和直热腔室,储热腔室里设置储热体,储热体之间设置储热加热元件,直热腔室里设置直热加热元件,直热腔室里设置放热介质入口通道和放热介质出口通道,储热腔室里设置储热入口通道和储热出口通道。
[0006]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包括:
[0007]1、放热介质导向结构将保温材料内部分隔成储热腔室和直热腔室后,放热介质流经直热腔室,与直热加热元件进行换热,向外直接放热,储热腔室的储热加热元件对储热体进行储热。
[0008]2、放热介质导向结构反方向旋转,将储热腔室和直热腔室连通,同时放热介质导向结构将直热腔室其余部分与放热介质入口通道、放热介质出口通道隔开,放热介质流经储热腔室,与储热体进行换热,向外放热。
[0009]本专利技术的优势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两个独立的腔室,使储热装置在边储边放的工况下,放热介质从仅布置加热元件的直热腔室中通过,内置加热元件的储热腔室仅进行储热;在只放不储的情况下,放热介质从储热腔室中通过,保证整个储热装置可以随时向外放热。因而避免了由于放热介质流向问题,产生的储热体内部温度不均匀现象,使储热体内部的温度均匀上升,使储热体的储热性能充分被利用,降低同等储热量情况下的储热体最高温度,提高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下面结合附图举例对本专利技术做更详细地描述:
[0012]结合图1,本专利技术是一种直热单独布置的储热装置结构,直热腔室1内设有加热元件3,储热腔室2内设有加热元件4和储热体4,保温材料5对储热装置进行整体保温,通过放热介质导向结构6调整放热介质的流经腔室。
[0013]在边储边放的工况下,放热介质导向结构6处于如图所示的实线位置,放热介质流经直热腔室1,与加热元件3产生进行换热,向外直接放热,储热腔室2内加热元件3对储热体4进行储热。在只放不储的工况下,放热介质导向结构6处于如图所示的虚线位置,放热介质流经储热腔室2,与储热体4进行换热,向外放热。由于在储热过程中,放热介质不流经储热体内部,因而避免产生沿流向方向前端损失的热量远大于后端损失的热量的现象,使储热体内部的温度均匀上升,使储热体的储热性能充分被利用,降低同等储热量情况下的储热体最高温度,提高使用寿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热单独布置的储热装置结构,其特征是:包括保温材料、放热介质导向结构,保温材料里设置放热介质导向结构,放热介质导向结构沿其轴旋转后,将保温材料内部分隔成储热腔室和直热腔室,储热腔室里设置储热体,储热体之间设置储热加热元件,直热腔室里设置直热加热元件,直热腔室里设置放热介质入口通道和放热介质出口通道,储热腔室里设置储热入口通道和储热出口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热单独布置的储热装置结构,其特征是: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云亮王佳典刘俊良程少男于敬阳朱瑞马兴宇刘长江任天翔丁烨杨文宇何笑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零三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