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置浆状危险废物的投加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7209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置浆状危险废物的投加管道,所述投加管道固定在分解炉、烟室或三次风管的投加口处;所述投加管道包括主管道,所述主管道在出料端分出多根支管道,每根支管道侧壁处均连有与其对应的压缩空气管道;压缩空气管道与外部压缩气体罐连通;所述主管道进料端设有螺旋铰刀,浆状危险废物被泵送入螺旋铰刀上,通过螺旋铰刀送入主管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投料管道将浆状危险废物在投加口前由主管道引入各支管道,并对各支管道辅以持续的压缩气体,来实现管道内物料更好的雾化、分散,避免物料集中下落产生的堆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投料管道解决了浆状危险废物下料过程易产生物料堆积对水泥窑系统通风带来的不良影响问题。影响问题。影响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置浆状危险废物的投加管道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置浆状危险废物的投加管道。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水泥窑协同处置以其处置范围广,处置量大,处置能力强,资源利用充分,环境效益好以及投资少,运营成本低等特点被认为是处理过程最安全、处理结果最彻底的危险废物处置方式,从而成为危险废物处置的主流。目前水泥行业大力发展和建设危险废物协同处置项目,整个水泥行业处于协同处置危废发展的高峰期。
[0003]由于市场上危险废物种类的复杂和多样性,大部分危险废物中含有较多的有害元素,需要前期对危险废物进行配伍、混合、均质后以浆状的形式投加至分解炉、窑尾烟室、窑头罩、篦冷机或三次风管等,然后入窑焚烧。目前浆状危险废物在上述位置投加时多均采用单支管道投加,辅有罗茨风机或压缩气体,在实际投加过程中由于浆状危险废物投加量及其本身密度的原因,罗茨风机或压缩气体无法对单支管道内投加的浆状危险废物形成有效的雾化作用,导致危险废物直接从投加口落至分解炉、烟室和三次风管等投加位置底部,继而形成堆料,对水泥窑系统通风带来不良影响,间接影响水泥烧成。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技术目的: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采用单根管道在分解炉、烟室和三次风管处投加浆状危险废物时存在难以形成有效的雾化作用,导致危险废物直接从投加口落至分解炉、烟室和三次风管投加位置底部,继而形成堆料的问题,提供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置浆状危险废物的投加管道,该投加管道能够在管道内形成有效的雾化作用,从而避免物料集中下落至投加位置底部产生的堆料问题
[0005]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的水泥窑协同处置浆状危险废物的投加管道,所述投加管道固定在分解炉、烟室或三次风管的投加口处;所述投加管道包括主管道,所述主管道在出料端分出多根支管道,每根支管道侧壁处均连有与其对应的压缩空气管道;压缩空气管道与外部压缩气体罐连通;所述主管道进料端设有螺旋铰刀,浆状危险废物被泵送入螺旋铰刀上,通过螺旋铰刀送入主管道内。
[0006]其中,所述支管道数量不少于3个,各支管道等间距分布在主管道出料端(尾端)并与主管道相通。
[0007]其中,所述压缩空气管道位于各支管道侧面。
[0008]其中,所述支管道与主管道之间的夹角为120
°
~150
°
,这样的设置能使浆状危险废物在掉落时形成更大的雾化区域和落料区域,进而保证危险废物充分的燃烧和分解。
[0009]其中,所述支管道侧面至少设置一个压缩空气管道,压缩空气管道与支管道之间的夹角不大于30
°
,压缩空气管道向支管道持续输入压缩气体,保证支管道在投加过程中始终保持高风速环境,从而保证浆状危险废物形成好的雾化效果,更好的分散,不会直接掉落在投料口形成物料堆积。
[0010]有益效果:本技术投料管道将浆状危险废物在投加口前由主管道引入各支管道,并对各支管道辅以持续的压缩气体,来实现管道内物料更好的雾化、分散,避免物料集中下落产生的堆料,本技术投料管道解决了浆状危险废物下料过程易产生物料堆积对水泥窑系统通风带来的不良影响问题,进而提高了水泥窑焚烧系统协同处置浆状危险废物过程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投料管道的主视图;
[0012]图2为本技术投料管道的左视图;
[0013]图3为本技术投料管道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15]如图1~3所示,本技术水泥窑协同处置浆状危险废物的投加管道,该投加管道固定(架设)在分解炉、烟室或三次风管的投加口(进料口)处;投加管道包括主管道2,主管道2在其出料端分出多根支管道4,每根支管道4侧壁处均连有与其对应的压缩空气管道3;压缩空气管道3与外部压缩气体罐连通;主管道2进料端(前端)设有螺旋铰刀1,即螺旋铰刀1位于主管道2前端,与主管道2相连,两者连接处现场配焊密封防止漏风、漏料,浆状危险废物被泵送入螺旋铰刀1上,通过螺旋铰刀1送入主管道2内。增设螺旋铰刀1,通过螺旋铰刀1进料可以提高浆状危险废物投速的稳定性,降低前端预处理泵送系统投加物料不稳定带来的问题。
[0016]分出的支管道4数量不少于三个,各根支管道4等间距分布在主管道2出料端并与主管道2连通,支管道4与主管道2的夹角A为120
°
~150
°
。当支管道4数量为三个时,相邻支管道4的夹角B为120
°

[0017]压缩空气管道3位于各支管道4侧面,支管道4侧面至少设置一个压缩空气管道3,压缩空气管道3与支管道4之间的夹角C不大于30
°

[0018]配伍后的浆状危险废物通过预处理泵送系统泵送入螺旋铰刀1内,螺旋铰刀1能够实现浆状危险废物进一步的混合、均质,浆状危险废物在螺旋铰刀1的作用下匀速送入主管道2,在主管道2尾部,浆状危险废物在螺旋铰刀1的推力下进入各支管道4,进入各支管道4的浆状危险废物在压缩空气管道3内持续压缩气体的作用下形成雾化,呈散射状进入投加点。本技术通过多支管投加的方式,在保证投加速率不变的情况下对浆状危险废物进行分流,增强雾化效果,减少堆料的形成,大大降低危险废物入炉给系统带来的负面影响,大幅度提升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物的能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置浆状危险废物的投加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投加管道固定在待投料装置的投加口处;所述投加管道包括主管道(2),所述主管道(2)在其出料端分出多根支管道(4),每根支管道(4)侧壁处均连有与其对应的压缩空气管道(3);压缩空气管道(3)与外部压缩气体罐连通;所述主管道(2)进料端设有螺旋铰刀(1),浆状危险废物被泵送入螺旋铰刀(1)上,通过螺旋铰刀(1)送入主管道(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窑协同处置浆状危险废物的投加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道(4)数量不少于三个,各根支管道(4)等间距分布在主管道(2)出料端并与主管道(2)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泥窑协同处置浆状危险废物的投加管道,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景瑞张通张广芳殷春生曹培侯福启朱宝华罗虎孙兵宋超泮卫宝赵旭红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国建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