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终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7110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终端,背光模组包括胶框、反射片、导光板、光学膜片组及指纹识别模块,胶框包括底板和围设于底板外周的侧板,底板和侧板围成有容置腔,反射片、导光板、光学膜片组及指纹识别模块收容于容置腔内;在导光板的厚度方向上,光学膜片组层叠设置于导光板的一侧,反射片层叠设置于导光板的另一侧;指纹识别模块设置于反射片和底板之间,且在导光板的长度方向上,指纹识别模块靠近底板的一端设置,底板上对应指纹识别模块的位置开设有透光孔,透光孔内设置有光源件,光源件的光线直射至指纹识别模块,提升了指纹识别模块的亮度,提高了背光模组的透光性,背光模组可应用于LCD屏幕中实现屏下指纹识别的功能。识别的功能。识别的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终端


[0001]本技术涉及背光模组
,特别涉及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终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市场需求升级,用户对智能手机屏幕视觉观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屏占比是用于表示屏幕和手机前面板面积的相对比值的参数,屏幕面积相对手机前面板面积越大,则屏占比越高,手机的外观设计更易获得视觉好感,用户体验感更好,因此手机屏幕逐渐朝“全面屏”的方向快速发展;在目前的智能手机中,为了提高屏占比,采用屏幕下隐藏式指纹识别解锁手机的方式逐渐兴起,目前的屏下指纹识别功能主要是应用于OLED屏幕,因为OLED屏幕较薄,透光性较好,通过OLED屏幕自身发出的光线照亮指纹纹理,并将指纹纹理信息传输至指纹识别模块即可实现屏下指纹识别的功能,但是OLED屏幕经济成本较高,而对于价格较低廉的LCD屏幕来说,由于LCD屏幕的背光模组透光性差,指纹纹理信息传输困难,导致LCD屏幕难以实现屏下指纹识别功能或屏下指纹识别不灵敏、成功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背光模组、显示装置及终端,旨在解决背光模组透光性差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胶框、反射片、导光板、光学膜片组及指纹识别模块,所述胶框包括底板和围设于所述底板外周的侧板,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围成有容置腔,所述反射片、所述导光板、所述光学膜片组及所述指纹识别模块收容于所述容置腔内;在所述导光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光学膜片组层叠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一侧,所述反射片层叠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另一侧;所述指纹识别模块设置于所述反射片和所述底板之间,且在所述导光板的长度方向上,所述指纹识别模块靠近所述底板的一端设置,所述底板上对应所述指纹识别模块的位置开设有透光孔,所述透光孔内设置有光源件,所述光源件的光线直射至所述指纹识别模块。
[0005]优选地,所述透光孔呈圆形,所述透光孔的直径为0.40mm~0.50mm;所述指纹识别模块为圆形模块,所述指纹识别模块的直径为0.45mm~0.55mm。
[0006]优选地,所述指纹识别模块的边缘与所述底板的一端之间的距离为15mm~25mm。
[0007]优选地,所述光源件为LED灯珠,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第一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底板背离所述指纹识别模块的一侧,所述LED灯珠与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电连接。
[0008]优选地,所述光学膜片组包括扩散膜,所述扩散膜层叠设置于所述导光板背离所述反射片的一侧。
[0009]优选地,所述光学膜片组还包括第一增光膜和第二增光膜,所述第一增光膜层叠设置于所述扩散膜背离所述导光板的一侧,所述第二增光膜层叠设置于所述第一增光膜背离所述扩散膜的一侧。
[0010]优选地,所述胶框上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设置有遮光框,所述遮光框与所述胶框形状匹配。
[0011]优选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收容于所述容置腔内的条形灯带和第二柔性电路板,所述条形灯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导光板和所述侧板连接,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连接于所述侧板上,且所述第二柔性电路板与所述条形灯带电连接。
[0012]本技术还提出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背光模组。
[0013]本技术还提出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
[0014]本技术背光模组中,胶框的底板和侧板围成有收容反射片、导光板、光学膜片组和指纹识别模块的容置腔,反射片层叠设置于底板上,指纹识别模块设置于反射片和底板之间,且指纹识别模块在长度方向上靠近底板的一端设置,光学膜片组、导光板和反射片从厚度方向上依次层叠设置,底板上对应指纹识别模块的位置开设有透光孔,光源件位于透光孔内,光源件用于发出光源,光源件的光线通过透光孔直射至指纹识别模块上,提升了指纹识别模块的亮度,提高了背光模组的透光性,本技术的背光模组可应用于LCD屏幕中,在用户进行指纹识别解锁时,光源件发出的光线照亮指纹识别模块,使得指纹识别模块能快速识别指纹纹理信息,不仅实现了LCD屏幕的屏下指纹识别功能,而且识别灵敏度高,提高了屏下指纹识别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背光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背光模组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图2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0019]附图标号说明:
[0020]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背光模组40光学膜片组10胶框41扩散膜11底板42第一增光膜111透光孔43第二增光膜112光源件50指纹识别模块12侧板60第一柔性电路板13容置腔70遮光框20反射片80条形灯带30导光板90第二柔性电路板
[0021]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需要说明,本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4]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5]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6]另外,本技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应当理解,此处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胶框、反射片、导光板、光学膜片组及指纹识别模块,所述胶框包括底板和围设于所述底板外周的侧板,所述底板和所述侧板围成有容置腔,所述反射片、所述导光板、所述光学膜片组及所述指纹识别模块收容于所述容置腔内;在所述导光板的厚度方向上,所述光学膜片组层叠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一侧,所述反射片层叠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另一侧;所述指纹识别模块设置于所述反射片和所述底板之间,且在所述导光板的长度方向上,所述指纹识别模块靠近所述底板的一端设置,所述底板上对应所述指纹识别模块的位置开设有透光孔,所述透光孔内设置有光源件,所述光源件的光线直射至所述指纹识别模块。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光孔呈圆形,所述透光孔的直径为0.40mm~0.50mm;所述指纹识别模块为圆形模块,所述指纹识别模块的直径为0.45mm~0.55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纹识别模块的边缘与所述底板的一端之间的距离为15mm~25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件为LED灯珠,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第一柔性电路板,所述第一柔性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底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迪飞徐贤强潘连兴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南极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