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光芯片组件、潜望式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7062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10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感光芯片组件、潜望式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所述感光芯片组件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感光芯片、滚动件和驱动组件,第二支撑件设置在第一支撑件上,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活动配合并限制第二支撑件可相对第一支撑件移动的方向;感光芯片设置于第二支撑件上;滚动件设置在第一支撑件上和第二支撑件之间,滚动件用于沿预设方向滚动,从而带动第二支撑件相对第一支撑件沿预设方向平移;所述驱动组件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撑件上、另一部分设置在第二支撑件上,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支撑件相对所述第一支撑件平移。沿预设方向平移感光芯片来补正光学系统的抖动,可以提升图像拍摄效果。可以提升图像拍摄效果。可以提升图像拍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感光芯片组件、潜望式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光学防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感光芯片组件、潜望式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为了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安全、便利,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都安装有摄像模组,摄像模组是用于拍摄图像的各项元件的总成。随着摄像技术的渐渐成熟,专业摄影师对摄像模组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产生了潜望式摄像模组,“潜望镜式变焦”摄像模组俗称“内变焦”摄像模组,把普通变焦摄像模组所需的深度转为垂直或横置方式,来达到缩减电子设备厚度的目的。
[0003]如图1所示,一种相关技术的潜望式摄像模组中,其感光芯片组件包括反射棱镜10和感光芯片20,在检测到潜望式摄像模组抖动时,通过驱动反射棱镜10绕Y轴转动,以补偿摄像模组的抖动,然而,感光芯片20沿Y轴转动可能会造成画面发生旋转,防抖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提升防抖效果的感光芯片组件、潜望式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技术方案如下: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感光芯片组件,包括:
[0006]第一支撑件;
[0007]第二支撑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相对设置,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活动连接;
[0008]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件上;
[0009]感光芯片,所述感光芯片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
[0010]磁体,所述磁体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件;
[0011]线圈,所述线圈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并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线圈用于通电后产生磁场以与所述磁体通过磁力相互作用,以驱动所述第二支撑件相对所述第一支撑件沿所述预设方向平移;
[0012]复位件,所述复位件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和所述第一支撑件,所述复位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支撑件相对所述第一支撑件复位。
[0013]本申请实施例的感光芯片组件,通过第二支撑件、感光芯片在预设方向上的往复平移运动,补正光学系统沿预设方向的抖动,相比较现有技术中旋转棱镜实现防抖,本申请通过平移感光芯片实现防抖,能避免发生画面旋转的情况,防抖效果更佳;通过改变线圈内电流的大小可以改变线圈的磁场的大小,进而控制磁体与线圈之间相互排斥力的大小,进而控制第二支撑件相对第一支撑件平移的距离,使第二支撑件能够根据不同的抖动幅度平移对应距离的位移,控制方式简单、工作稳定、易于实现;电路板和线圈均设置在第二支撑件上,电路板随第二支撑件移动,线圈与电路板之间的电性连接使用的线路长度一定,无需为线圈的移动额外增加连线长度。
[001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
[0015]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具有底板,所述保护壳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具有缺口;
[0016]上盖,所述上盖盖合于所述缺口形成所述开口;
[0017]其中,所述线圈固定安装于所述电路板靠近所述上盖的一侧,所述磁体固定安装于所述上盖靠近所述线圈的一侧。
[0018]基于上述实施例,上盖是磁体的安装基础,上盖和保护壳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对于线圈、感光芯片等部件具有保护作用。
[001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
[0020]底板;
[0021]至少两块挡板,两块所述挡板分别位于所述底板的两相对侧用于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两相对侧抵触以限制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移动方向;
[0022]其中,所述第二支撑件上具有安装孔,所述线圈于所述安装孔处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磁体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上。
[0023]基于上述实施例,底板是磁体的安装基础,通过挡板限制第二支撑件的移动范围,使第二支撑件只能沿预设方向平移,且平移方向不易发生偏移,进而保证在预设方向上的防抖效果,保证最终的成像质量;底板与挡板形成的安装腔具有散热效果好、重量轻的优势。
[002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感光芯片组件还包括滚动件,所述滚动件设置在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用于支撑所述第二支撑件,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中至少一个具有滚动槽,所述滚动槽位于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中的至少一个靠近所述滚动件的一侧,所述滚动件部分位于所述滚动槽内。
[0025]基于上述实施例,设置滚动件用于支撑第二支撑件,减小第二支撑件与第一支撑件之间的摩擦力,提高第二支撑件对于线圈与磁体之间排斥力的敏感度,便于精准控制第二支撑件移动的位移;且通过滚动槽限制滚动件的位置,使滚动件稳定的支撑在第二支撑件各处,第二支撑件的安装更加稳定,不易发生偏斜现象,有利于保持第二支撑件的稳定和平衡。
[0026]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二支撑件均设置有滚动槽,且所述底板的滚动槽和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滚动槽相对设置,用于容纳所述滚动件相对设置的两个部分,且相对设置的所述滚动槽中至少一个沿所述预设方向延伸,所述滚动件用于在所述滚动槽中沿所述预设方向滚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二支撑件相对所述底板沿所述预设方向平移。
[0027]基于上述实施例,滚动件的滚动会带动第二支撑件朝向同一方向移动,通过控制滚动槽的延伸方向,便于控制滚动槽的滚动方向以及第二支撑件的平移方向,使第二支撑件能够在预设方向上移动,且移动方向不易发生偏移,进而保证在预设方向上的防抖效果,保证最终的成像质量。
[0028]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复位件包括簧片,所述簧片一端与所述第一支撑件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件连接。
[0029]基于上述实施例,利用簧片具有韧性的性能,第二支撑件受到外力时,簧片发生弹性形变,第二支撑件可相对底板移动,当外力消失,簧片的弹性恢复力驱动第二支撑件复
位,簧片的结构强度好,可重复多次发生形变,满足第二支撑件往复平移补正光学抖动的需求。
[003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具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贯穿所述电路板、所述第二支撑件与所述簧片连接以使所述簧片水平布设。
[0031]基于上述实施例,通过连接柱,使得簧片水平布设,使簧片的两端均能贴合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设置,增大簧片两端与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的接触面积,保证簧片安装的稳定性和牢固性。
[003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件上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簧片部分位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所述安装槽内。
[0033]基于上述实施例,将簧片安装于安装槽内,能减小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之间的间隙,进而能够减小整个感光芯片组件的厚度,有利于满足感光芯片组件轻薄化的需求。
[0034]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潜望式摄像模组,包括:
[0035]镜头;
[0036]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感光芯片组件,所述感光芯片组件设置于所述镜头上;
[0037]棱镜,所述棱镜对应所述感光芯片设置在所述镜头上;
[0038]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感测所述感光芯片沿所述预设方向的抖动幅度进而控制提供至所述线圈的电流值以改变磁体、线圈之间的排斥力的大小进而驱动所述感光芯片平移对应距离的位移。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光芯片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相对设置,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活动连接;电路板,所述电路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撑件上;感光芯片,所述感光芯片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磁体,所述磁体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上;线圈,所述线圈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并与所述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线圈用于通电后产生磁场以与所述磁体通过磁力相互作用,以驱动所述第二支撑件相对所述第一支撑件沿预设方向平移;复位件,所述复位件连接所述第二支撑件和所述第一支撑件,所述复位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支撑件相对所述第一支撑件复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芯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保护壳,所述保护壳具有底板,所述保护壳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具有缺口;上盖,所述上盖盖合于所述缺口处形成开口;其中,所述线圈固定安装于所述电路板靠近所述上盖的一侧,所述磁体固定安装于所述上盖靠近所述线圈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光芯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包括:底板;至少两块挡板,两块所述挡板分别连接所述底板的两相对侧用于与所述第二支撑件的两相对侧抵触以限制所述第二支撑件的移动方向;其中,所述第二支撑件上具有安装孔,所述线圈于所述安装孔处与所述电路板连接,所述磁体固定安装于所述底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感光芯片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光芯片组件还包括滚动件,所述滚动件设置在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之间用于支撑所述第二支撑件,所述底板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中至少一个具有滚动槽,所述滚动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兵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晶浩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