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模组及摄像装置、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6941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镜头模组及摄像装置、电子设备,该镜头模组,包括基座、多个第一镜头以及驱动机构,基座内部形成收容空间和成像空间,成像空间具有透光孔,收容空间位于成像空间沿透光孔的径向的一侧并与成像空间连通;收容空间和/或成像空间设有多个第一镜头,多个第一镜头沿平行于透光孔的轴向间隔排列设置;驱动机构设于基座的收容空间,驱动机构连接于第一镜头,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至少一个第一镜头在收容空间和成像空间之间转动,以调节镜头模组的焦距。由于该镜头模组的多个第一镜头在成像空间成像中可以有多种组合方式,从而能够使得该镜头模组具有多个可调节的焦距。能够使得该镜头模组具有多个可调节的焦距。能够使得该镜头模组具有多个可调节的焦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镜头模组及摄像装置、电子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光学成像
,尤其涉及一种镜头模组及摄像装置、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具有变焦功能的摄像装置一般采用数字变焦技术或者光学变焦技术实现变焦。其中,数字变焦技术通过运算器的计算直接对被拍摄物进行放大,这种放大方式成像清晰度不高。
[0003]基于此,相关技术中,多采用光学变焦技术以实现摄像装置的变焦功能。光学变焦技术通过沿光轴方向设置多片透镜,多片透镜可沿光轴方向移动以实现变焦,这种变焦技术的成像清晰度较高。然而,由于摄像装置的小型化设计需求,摄像装置能够容置的透镜的数量以及透镜沿光轴移动的距离非常有限,从而导致摄像装置的变焦倍率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镜头模组及摄像装置、电子设备,该镜头模组能够在实现小型化设计的基础上增加变焦倍率。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镜头模组,包括基座、多个第一镜头以及驱动机构,所述基座内部形成收容空间和成像空间,所述成像空间具有透光孔,所述收容空间位于所述成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所述基座内部形成收容空间和成像空间,所述成像空间具有透光孔,所述收容空间位于所述成像空间沿所述透光孔的径向的一侧并与所述成像空间连通;多个第一镜头,所述收容空间和/或所述成像空间设有多个所述第一镜头,多个所述第一镜头沿平行于所述透光孔的轴向间隔排列设置;以及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于所述基座的所述收容空间,所述驱动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镜头,所述驱动机构用于驱动至少一个所述第一镜头在所述收容空间和所述成像空间之间转动,以调节所述镜头模组的焦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镜头的光轴均平行于所述透光孔的轴线,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镜头绕第一轴线转动,或者,所述收容空间设有所述第一镜头时,所述第一镜头的光轴与所述透光孔的轴线之间形成夹角,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镜头绕第二轴线转动;其中,所述第一轴线平行于所述透光孔的轴线,所述第二轴线垂直于所述透光孔的轴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镜头的光轴均平行于所述透光孔的轴线时,所述镜头模组还包括至少一个第二镜头,所述收容空间和/或所述成像空间设有所述第二镜头,所述第二镜头的焦距与所述第一镜头的焦距不同,所述第二镜头的外周面连接于所述第一镜头的外周面,且所述第二镜头的光轴与所述透光孔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二镜头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作用下随所述第一镜头绕所述第一轴线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镜头的光轴与所述透光孔的所述轴线之间形成的夹角为直角。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镜头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部件及第一传动件,所述第一传动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驱动部件,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康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晶浩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