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转运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57011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转运系统,包括基座、货架和台车,基座具有行车区域;货架设于行车区域的后方,货架自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分别沿前后向延伸,第一通道自后至前呈逐渐朝上倾斜设置,第二通道自后至前呈逐渐朝下倾斜设置;台车包括车体以及载物件,载物件形成有沿前后向延伸的输送通道,载物件的中部沿左右向轴线可转动地安装于车体,以使得输送通道的输送方向可上下调节,以在台车沿行车区域依次经过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时,输送通道的输送方向分别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保持一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人工进行转运,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提高了转运效率。且提高了转运效率。且提高了转运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转运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车间转运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转运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进入了千家万户。而在汽车集风罩装配过程中,需要作业者首先将台车上空的物料箱搬运至货架上,然后再将装有集风罩的物料箱从货架上搬运至台车上,其回收空箱和装载实货均需要人工操作,效率较低,不能满足现有的汽车制造效率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自动转运系统,旨在解决人工回收空箱和装载实货效率低下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自动转运系统,所述自动转运系统包括:
[0005]基座,具有行车区域,所述行车区域分别沿前后向和左右向延伸形成;
[0006]货架,设于所述行车区域的后方,所述货架自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分别沿前后向延伸,所述第一通道自后至前呈逐渐朝上倾斜设置,所述第二通道自后至前呈逐渐朝下倾斜设置;以及,
[0007]台车,包括车体以及载物件,所述载物件形成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转运系统包括:基座,具有行车区域,所述行车区域分别沿前后向和左右向延伸形成;货架,设于所述行车区域的后方,所述货架自左至右依次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分别沿前后向延伸,所述第一通道自后至前呈逐渐朝上倾斜设置,所述第二通道自后至前呈逐渐朝下倾斜设置;以及,台车,包括车体以及载物件,所述载物件形成有沿前后向延伸的输送通道,所述载物件的中部沿左右向轴线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车体,以使得所述输送通道的输送方向可上下调节,以在所述台车沿所述行车区域依次经过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时,所述输送通道的输送方向分别与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保持一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和/或所述第二通道的前侧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载物件后侧设有对接部,以在所述台车对应移动至所述第一通道或者所述第二通道时,所述连接部与所述对接部相连接,以调节所述输送通道的输送方向与所在位置处的所述第一通道或者所述第二通道保持一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一通道的前端,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面自左至右呈逐渐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第二连接板位于所述第二通道的前端,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顶面自左至右呈逐渐向上倾斜设置;所述对接部包括沿前后向延伸的滚动件,在所述台车经过所述第一通道时,所述滚动件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底面抵接配合,在所述台车经过所述第二通道时,所述滚动件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的顶面抵接配合。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转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转运系统包括:第一挡止件,沿靠近和远离所述第二通道的方向活动安装于所述货架的前侧,具有朝向所述第二通道前端活动的阻挡行程,在所述阻挡行程中,所述第一挡止件至少部分伸入至所述第二通道中,以阻挡物料箱通过所述第二通道的前端;以及,驱动器,用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健湖邓明
申请(专利权)人: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