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轨及其包装容器内部全方位冲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6677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导轨及其包装容器内部全方位冲刷装置,所述导轨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分开并置;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至少有一个在全长不同位置的高度不都相同;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之间在全长不同位置的高度差不都相同。所述包装容器内部全方位冲刷装置包括导轨、驱动机构和包装容器箱;所述导轨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所述包装容器箱通过牵引机构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滚动连接;所述包装容器箱通过所述牵引机构与所述驱动机构驱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使包装容器同时作移动、转动和摆动,可以对包装容器的侧壁、顶壁和底壁进行全方位有效的冲刷。和底壁进行全方位有效的冲刷。和底壁进行全方位有效的冲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轨及其包装容器内部全方位冲刷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冲刷部件及其冲刷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导轨及其包装容器内部全方位冲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钢桶、塑料桶是重要的化工产品包装容器。容器内含有的化工产品来源广,成份复杂,具有腐蚀性、毒性等特性。随着循环经济发展,化工包装容器清洗后再利用成为发展趋势。但是清洗后洁净度是确定清洗洁净与否的重要指标。目前的湿法清洗主要通过溶剂进行清洗,清洗后残留物仍然缺乏快速有效的检测手段和标准,影响了包装容器清洗产业的健康发展。其根本原因是包装容器口小肚大,检测仪无法直接置入包装容器对残留物进行检测,因此,目前还没有一种对清洗后包装容器洁净度进行测试的方法及其系统。申请人对专利文献进行了检索,也没有检索到有关对清洗后包装容器洁净度进行测试的方法及其系统。
[0003]为了能对清洗后包装容器洁净度进行测试,本申请人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科学研究和科学实验,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最终,得到了专利技术创造:一种清洗后包装容器洁净度的测试方法及其测试系统。该方法是:先检测出清洗剂溶液的洗前清洗剂浓度,再将清洗剂溶液注入清洗后的包装容器内,使该包装容器内的清洗剂溶液对该包装容器内壁上的残余物进行冲刷,将该包装容器内含有残余物的清洗剂溶液排出,然后,检测含有残余物的清洗剂溶液的洗后清洗剂浓度,所述洗前清洗剂浓度与所述洗后清洗剂浓度的比值为该包装容器的洁净度。该系统是:包括溶液罐、液相色谱仪和包装容器内部全方位冲刷装置。本专利技术创造不需要将检测仪置入包装容器内就可有效地检测出清洗后包装容器的洁净度。
[0004]其中,包装容器内部全方位冲刷装置是关键部分。
[0005]为了确保测试精度,需要对包装容器内部全方位冲刷。如何对包装容器内部进行全方位冲刷?
[0006]包装容器有多种规格。如何对不同规格的包装容器内部进行全方位冲刷?
[0007]包装容器通常较大,不宜手动冲刷。如何驱动包装容器进行全方位冲刷?
[0008]包装容器通常较多,冲刷效率很重要。如何高效地牵引包装容器进行全方位冲刷?
[0009]以上技术问题都是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技术方案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技术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导轨,该导轨可以使装容器在滚动的同时实现摆动,对包装容器内部进行全方位冲刷。
[0011]本技术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包装容器内部全方位冲刷装置,该装置可以对包装容器内部进行全方位冲刷。
[0012]就冲刷部件而言,为了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导轨,
[0013]包括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
[0014]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分开并置;
[0015]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至少有一个在全长不同位置的高度不都相同;
[0016]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之间在全长不同位置的高度差不都相同。
[001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各种改进如下所述。
[0018]所述导轨用于冲刷包装容器;
[0019]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至少有一个是弯导轨;
[0020]所述弯导轨是上弯导轨、下弯导轨或上下弯导轨;
[0021]所述弯导轨是圆柱型螺旋弯导轨;
[0022]所述圆柱型螺旋弯导轨是围绕圆柱面螺旋弯曲形成的导轨;
[0023]所述圆柱型螺旋弯导轨是粗圆柱型螺旋弯导轨或细圆柱型螺旋弯导轨;
[0024]所述粗圆柱的半径等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之间的距离;
[0025]所述细圆柱的直径等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之间的距离;
[0026]所述弯导轨是粗圆柱型螺旋上弯导轨、粗圆柱型螺旋下弯导轨、粗圆柱型螺旋上下弯导轨、细圆柱型螺旋上弯导轨、细圆柱型螺旋下弯导轨和细圆柱型螺旋上下弯导轨中的一种;
[0027]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的侧面是光面或毛面或齿面;
[0028]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的横截面形状呈直角形、圆形、椭圆形、矩形、梯形、“凹”字形;
[0029]所述第一导轨视为两段;
[0030]两段所述第一导轨分别是第一导轨左段和第一导轨右段;相应地,
[0031]所述第二导轨视为两段;
[0032]两段所述第二导轨分别是第二导轨左段和第二导轨右段;
[0033]或者,
[0034]所述第一导轨视为三段;
[0035]三段所述第一导轨分别是第一导轨左段、第一导轨中段和第一导轨右段;相应地,
[0036]所述第二导轨视为三段;
[0037]三段所述第二导轨分别是第二导轨左段、第二导轨中段和第二导轨右段;
[0038]所述第二导轨左段从右向左逐渐高于所述第一导轨左段;
[0039]所述第二导轨右段从左向右逐渐低于所述第一导轨右段;
[0040]所述第二导轨中段平行于所述第一导轨中段;
[0041]所述第一导轨左段的长度、所述第一导轨中段的长度、所述第一导轨右段的长度、所述第二导轨左段的长度、所述第二导轨中段的长度、所述第二导轨右段的长度相等;
[0042]所述第一导轨是直导轨;
[0043]所述第二导轨是粗圆柱型螺旋上下弯导轨;
[0044]或者,
[0045]所述第一导轨是粗圆柱型螺旋下弯导轨;
[0046]所述第二导轨是粗圆柱型螺旋上弯导轨;
[0047]或者,
[0048]所述第一导轨是细圆柱型螺旋上下弯导轨;
[0049]所述第二导轨是细圆柱型螺旋上下弯导轨。
[0050]本技术的导轨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51]1、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分开并置;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至少有一个在全长不同位置的高度不都相同;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之间在全长不同位置的高度差不都相同的技术手段,所以,该导轨可以使包装容器同时作移动、转动和摆动,可以对包装容器的侧壁、顶壁和底壁进行全方位有效的冲刷,同时,有利于用一个电机实现驱动,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有利于推广应用。
[0052]2、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至少有一个是弯导轨;所述弯导轨是上弯导轨、下弯导轨或上下弯导轨的技术手段,所以,可以根据不同客户的需求生产出多种导轨。
[0053]3、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弯导轨是圆柱型螺旋弯导轨;所述圆柱型螺旋弯导轨是围绕圆柱面螺旋弯曲形成的导轨的技术手段,所以,可确保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0054]4、本技术方案由于采用了所述圆柱型螺旋弯导轨是粗圆柱型螺旋弯导轨(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或细圆柱型螺旋弯导轨(可确保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等长,有利于包装容器顺利转动);所述粗圆柱的半径等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之间的距离;所述细圆柱的直径等于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轨,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轨(1)、第二导轨(2);所述第一导轨(1)和所述第二导轨(2)分开并置;所述第一导轨(1)和所述第二导轨(2)至少有一个在全长不同位置的高度不都相同;所述第一导轨(1)和所述第二导轨(2)之间在全长不同位置的高度差不都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轨用于冲刷包装容器;所述第一导轨(1)和所述第二导轨(2)至少有一个是弯导轨;所述弯导轨是上弯导轨、下弯导轨或上下弯导轨;所述弯导轨是圆柱型螺旋弯导轨;所述圆柱型螺旋弯导轨是围绕圆柱面螺旋弯曲形成的导轨;所述圆柱型螺旋弯导轨是粗圆柱型螺旋弯导轨或细圆柱型螺旋弯导轨;所述粗圆柱的半径等于所述第一导轨(1)和所述第二导轨(2)之间的距离;所述细圆柱的直径等于所述第一导轨(1)和所述第二导轨(2)之间的距离;所述弯导轨是粗圆柱型螺旋上弯导轨、粗圆柱型螺旋下弯导轨、粗圆柱型螺旋上下弯导轨、细圆柱型螺旋上弯导轨、细圆柱型螺旋下弯导轨和细圆柱型螺旋上下弯导轨中的一种;所述第一导轨(1)和所述第二导轨(2)的侧面是光面或毛面或齿面;所述第一导轨(1)和所述第二导轨(2)的横截面形状呈直角形、圆形、椭圆形、矩形、梯形、“凹”字形;所述第一导轨(1)视为两段;两段所述第一导轨(1)分别是第一导轨左段和第一导轨右段;相应地,所述第二导轨(2)视为两段;两段所述第二导轨(2)分别是第二导轨左段和第二导轨右段;或者,所述第一导轨(1)视为三段;三段所述第一导轨(1)分别是第一导轨左段(1

1)、第一导轨中段(1

2)和第一导轨右段(1

3);相应地,所述第二导轨(2)视为三段;三段所述第二导轨(2)分别是第二导轨左段(2

1)、第二导轨中段(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兵郑洋梁燕
申请(专利权)人: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