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极射线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7003 阅读:1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阴极射线管,通过增强速度调制效应以展示良好的对比度。构成电子枪的前级阳极电极和聚焦电极分别被分割成多个部分。多个部分的分块前级阳极电极以给定的间隔沿管轴方向排列,并在电路上互相连接。多个部分的分块聚焦电极以给定的间隔沿管轴方向排列,并在电路上互相连接。由于前级阳极电极和聚焦电极中形成的间隙,可以增大速度调制效应。(*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增强速度调制效应的阴极射线管
技术介绍
彩色阴极射线管,特别是,诸如投影型阴极射线管的高亮度阴极射线管,通过增强投影到荧光屏上的电子束(电流),增大加到最后加速电极(阳极)上的加速电压,和提高聚焦电极的电位,在荧光屏上形成高亮度和高分辨率的图像。此外,我们已知一种方法(速度调制方法),它改变电子束的扫描速度以响应图像的对比度,可以显示有极佳对比度的图像。在这个方法中,电子束的扫描操作受到控制,因此,当电子束完成从黑色电平到白色电平的水平扫描操作以响应图像信号的差分输出时,扫描速度瞬时加速,此后,扫描操作瞬时停止;而当电子束完成从白色电平到黑色电平的水平扫描操作以响应图像信号的差分输出时,扫描操作瞬时停止,此后扫描速度瞬时加速。快扫描速度的部分展示低的电子束密度,因此,该部分是黑暗的,而扫描操作停止的部分展示高的电子束密度,因此,该部分是明亮的。所以,黑色电平的区域增大,与此同时,白色电平的区域变窄,所以电流密度就增大,从而使亮度增大。所以,提高了对比度,得到高质量的图像显示。阴极射线管的真空管壳是由屏面部分,管颈部分和锥体部分构成,荧光屏形成在屏面部分,管颈部分中安放电子枪,而锥体部分连接屏面部分和管颈部分。图15是常规阴极射线管中管颈部分附近的剖面图。电子枪安放在管颈部分23。电子枪是由阴极K,第一栅极电极(控制电极)11,第二栅极电极(加速电极)12,第三栅极电极(前级阳极电极)13,第四栅极电极(聚焦电极)14和第五栅极电极(阳极电极)15构成。偏转线圈6从外部安装到管颈部分23与锥体部分22之间的过渡区。此外,在管颈部分23的外侧,从外部安装用于聚焦调整和彩色纯度调整的校正磁性装置7和速度调制线圈8。由于速度调制线圈8产生的磁场,电子束在水平扫描方向上瞬时接收正的偏转动作(扫描方向)或负的偏转动作(与扫描方向相反的方向)。速度调制线圈8中流动的电流是高频电流,而第四电极14是由非磁性的金属材料制成,例如,不锈钢,按照与其他电极相同的方法,因此,当速度调制线圈8中产生的磁场作用到电极14上时,在电极14的内部产生涡流。磁通量作用在第四电极14内部空间,磁通量的产生受到这种涡流的抑制,因此,减小了速度调制效应。为了使速度调制磁场有效地作用到电子束上,已知的方法是沿电子束路径的方向分割第四电极14。利用连接线把分割成两块的第四电极14进行电气连接。借助于这种结构,使速度调制线圈的磁场插入到第四电极14的空间中,就可以进行速度调制,因此,可以实现高效率的速度调制。此外,沿管轴方向伸长两个分块第四电极14的间隔,从而使速度调制磁场更有效地作用到电子束上。图16是采用速度调制方法的电子枪侧视图。在图16所示的电子枪中,部分的第四栅极电极14插入到第五栅极电极15中。在图16中,利用相同的数字表示完成与图15中所示相同作用部分的那些部分。一些出版物公开了与这种类型阴极射线管相关的现有技术,例如,Japanese Laid-open Patent Publication 334824/1998,JapaneseLaid-open Patent Publication 74465/1998和Japanese Accepted PatentPublication 21216/1987。此外,Japanese Laid-open Patent Publication 188067/2000公开了这样一种结构,其中线圈状部分形成在部分的第三栅极电极中。在沿管轴方向把聚焦电极分割成两块的电子枪中,这两块分割电极之间间隙的伸张有一个限制。若这两块分割电极之间的间隙过大,则第四电极内部的电位不可能保持相等的电位。就是说,当这两块分割电极之间的间隙增大时,电子束接收非电子枪中电极产生的电场或外部磁场的影响。例如,来自充电绝缘支承体(珠状玻璃)或连接器的电场影响就增大,因此,电子束的横截面形状发生形变。由于这两块分割电极之间的间隔不可能增大,保证有足够的速度调制磁场进入到电子束传输区是很困难的。此外,若阴极射线管的总长度是短的,则管颈部分的总长度也是短的。所以,安排速度调制线圈到接近于主透镜的位置是困难的,因此,不可能获得足够的速度调制效应。此外,若电子枪的总长度是短的,则聚焦电极的总长度也是短的。所以,提供足够的间隙以获得速度调制效应是困难的。
技术实现思路
按照本专利技术的阴极射线管包括真空管壳,它是由屏面部分,管颈部分和锥体部分构成,荧光屏形成在屏面部分,管颈部分中安放电子枪,而锥体部分连接屏面部分和管颈部分。偏转线圈,用于校正电子束轨迹的校正磁性装置和速度调制线圈从外部安装到真空管壳上。在电子枪中,包括阴极,控制电极,加速电极,前级阳极电极,聚焦电极和阳极电极的多个电极以给定的间隔沿阴极射线管的管轴方向排列。每个电极的固定是借助于电极支承体,电极支承体安装到埋入绝缘支承体的侧壁上。前级阳极电极沿阴极射线管的管轴方向被分割成多个部分(电极)。多个部分的分块前级阳极电极以给定的间隔沿阴极射线管的管轴方向排列,并借助于连接线在电路上互相连接。聚焦电极沿阴极射线管的管轴方向被分割成多个部分(电极)。多个部分的分块聚焦电极以给定的间隔沿阴极射线管的管轴方向排列,并借助于连接线在电路上互相连接。由于这样一种结构,减小了聚焦电极中产生的涡流,涡流是由于速度调制线圈产生的磁场。此外,速度调制线圈产生的磁场可以容易地进入电子束传输区,因此,可以获得足够的速度调制效应。所以,可以提高显示图像的对比度。按照本专利技术,可以提供这样一种阴极射线管,通过增强速度调制效应以展示良好的对比度。附图说明图1是按照本专利技术阴极射线管的剖面图。图2是安排在本专利技术阴极射线管内部的电子枪侧视图。图3是前级阳极的剖面图。图4a是第二聚焦电极的正视图,而图4b是沿图4a中直线H-H的剖面图。图5a是另一个例子中第二聚焦电极的正视图,而图5b是沿图5a中直线I-I的剖面图。图6a是另一个例子中第二聚焦电极的正视图,而图6b是沿图6a中直线J-J的剖面图。图7a是图2所示电子枪中第一聚焦电极与第二聚焦电极之间的间隙内产生的电场分布图,图7b是第二聚焦电极与第三聚焦电极之间的间隙内产生的电场分布图,而图7c是第三聚焦电极与第四聚焦电极之间的间隙内产生的电场分布图。图8a是电子枪中第一聚焦电极与第二聚焦电极之间的间隙内产生的电场分布图,其中电子枪的聚焦电极没有螺旋状部分。图8b是第二聚焦电极与第三聚焦电极之间的间隙内产生的电场分布图,而图8c是第三聚焦电极与第四聚焦电极之间的间隙内产生的电场分布图。图9是安排在本专利技术第二个实施例阴极射线管内部的电子枪侧视图。图10是速度调制灵敏度与沿电子枪电极的管轴方向的距离之间关系的曲线图。图11是前级阳极的间隙与电子束位移量之间关系的曲线图。图12是电子枪的侧视图,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第二个实施例中的变动。图13是利用阴极射线管的投影型图像显示装置的正视图。图14是利用阴极射线管的投影型图像显示装置内部的侧视图。图15是采用电磁速度调制方法的常规阴极射线管中主要部件的剖面图。图16是采用速度调制方法的常规电子枪的侧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解释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几个优选实施例中阴极射线管。图1是按照本专利技术阴极射线管的剖面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包括真空管壳的阴极射线管,该真空管壳是由屏面部分,管颈部分和锥体部分构成,荧光屏形成在屏面部分,管颈部分中安放电子枪,而锥体部分连接屏面部分和管颈部分,其中电子枪具有阴极,控制电极,加速电极,分割成多个电极的前级阳极电极,分割成多个 电极的聚焦电极,和阳极电极,多个分割前级阳极块以给定的间隔沿阴极射线管的管轴方向排列,和多个分割聚焦电极以给定的间隔沿阴极射线管的管轴方向排列。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1-7-30 228871/20011.一种包括真空管壳的阴极射线管,该真空管壳是由屏面部分,管颈部分和锥体部分构成,荧光屏形成在屏面部分,管颈部分中安放电子枪,而锥体部分连接屏面部分和管颈部分,其中电子枪具有阴极,控制电极,加速电极,分割成多个电极的前级阳极电极,分割成多个电极的聚焦电极,和阳极电极,多个分割前级阳极块以给定的间隔沿阴极射线管的管轴方向排列,和多个分割聚焦电极以给定的间隔沿阴极射线管的管轴方向排列。2.按照权利要求1的阴极射线管,其中前级阳极电极被分割成两块,而聚焦电极被分割成四块。3.按照权利要求1的阴极射线管,其中前级阳极电极被分割成两块,和聚焦电极被分割成两块。4.按照权利要求2的阴极射线管,其中两个分块前级阳极电极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大于0.5mm并且等于或小于1.5mm。5.按照权利要求3的阴极射线管,其中两个分块前级阳极电极之间的距离等于或大于0.5mm并且等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协田胜一铃木延幸中山俊雄田中康夫平坂光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日立电子设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