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电路板上供电弱电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6868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电路板上供电弱电电缆,属于汽车加工技术领域,其包括外防护层,所述外防护层的内壁与屏蔽层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屏蔽层的内壁与绝缘层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绝缘层的内壁与若干个导线的外表面搭接,所述绝缘层内设置有填充层。该汽车电路板上供电弱电电缆,通过设置导热液体和导流槽,由于该电缆在使用的过程总导线会处于通电的状态,导致该电缆的热量会快速升高,从而降低了因气温过低而导致导热液体出现固化的情况,由于导热液体内加入了增稠剂,从而大大提高了该电缆的抗冲击性以及抗变形的效果,且在日常使用的过程中导热液体可以有效的对导线的热量向外界传输,进一步保障了该电缆的使用寿命。寿命。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电路板上供电弱电电缆


[0001]本技术属于汽车加工
,具体为一种汽车电路板上供电弱电电缆。

技术介绍

[0002]弱电电缆是指用于安防通信、电气装备及相关弱电传输用途的电缆,通常是由几根或几组线芯(每组至少两根)绞合而成的类似绳索的电缆,每组线芯之间相互绝缘,并常围绕着一根中心扭成,整个外面包有高度绝缘的覆盖层,电缆具有内通电、外绝缘的特征,目前,现有的弱电电缆在装配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其进行弯折,且弯折的部位的内部组织片层间距进一步减小、密度增高,从而发生加工硬化现象,随之就会产生裂纹进而断裂,这就对电缆的使用寿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且电缆在安装完毕后其使用寿命需要达到15

30年,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则需要进一步对电缆的抗冲击性以及抗变形性进行加强。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汽车电路板上供电弱电电缆,解决了现有的弱电电缆在装配的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其进行弯折,且弯折的部位的内部组织片层间距进一步减小、密度增高,从而发生加工硬化现象,随之就会产生裂纹进而断裂,这就对电缆的使用寿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且电缆在安装完毕后其使用寿命需要达到15

30年,在日常的使用过程中,难以达到所需强度以及韧性的问题。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电路板上供电弱电电缆,包括外防护层,所述外防护层的内壁与屏蔽层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屏蔽层的内壁与绝缘层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绝缘层的内壁与若干个导线的外表面搭接,所述绝缘层内设置有填充层,所述填充层与若干个导向的外表面搭接。
[0007]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外防护层的左侧面开设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内设置有导热液体。
[0008]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外防护层包括防护外壳,所述导流槽开设在防护外壳的左侧面,所述导流槽的内壁与弹性棒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弹性棒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隔离片,且两个隔离片的相对面分别与防护外壳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若干个弹性棒的相对面均开设有导流孔,所述弹性棒通过导流孔与导流槽相连通。
[0009]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弹性棒设置为硫化硅胶棒,所述导热液体设置为导热硅油。
[0010]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防护外壳的外表面设置有铝涂层,所述外防护层设置为聚氯乙烯防护层。
[0011]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导热液体内设置有增稠剂。
[0012](三)有益效果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1、该汽车电路板上供电弱电电缆,通过设置导热液体和导流槽,由于在导热液体内加入了增稠剂,从而大大提高了导热液体的粘稠性,导热液体加工为非牛顿性导热液体,由于导热硅脂是一种高导热绝缘有机硅材料,在密封的环境内难以固化,且在

50℃~+230℃可以处于脂膏的状态,既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又有优异的导热性,完美贴合该电缆在使用时产生的高温的情况,且在对该电缆进行封存以及在气温较低的区域使用时,可以完美契合,由于该电缆在使用的过程总导线会处于通电的状态,导致该电缆的热量会快速升高,从而降低了因气温过低而导致导热液体出现固化的情况,由于导热液体内加入了增稠剂,从而大大提高了该电缆的抗冲击性以及抗变形的效果,且在日常使用的过程中导热液体可以有效的对导线的热量向外界传输,进一步保障了该电缆的使用寿命。
[0015]2、该汽车电路板上供电弱电电缆,通过设置弹性棒和填充层,由于弹性棒为硫化硅胶棒,且硫化硅胶可以起到防潮和防震的保护作用,可以提高硅橡胶性能和稳定参数,加上硫化时收缩率极小,使得在温度出现快速升高或降低的情况时,弹性棒可以对该电缆起到稳固的效果,大大降低了该线缆出现变形的情况,并为该线缆提供了表面抗震的效果,对该线缆的使用寿命起到了保障的作用。
[0016]3、该汽车电路板上供电弱电电缆,通过在防护外壳的表面涂抹铝涂层,当防护外壳由于长时间使用或在加工过程中出现破损的情况时,导流槽内的导热液体就会沿着破损的位置流出,由于导热硅油与铝金属接触就会产生反应,使得电缆的表面会留下较为明显的痕迹,使得在使用该电缆的过程中,可以对查看电缆的人员起到辅助验收的效果,大大降低了由于使用破损电缆而导致出现事故的可能。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立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外防护层立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外防护层、101防护外壳、102隔离片、103弹性棒、104导流孔、2屏蔽层、3绝缘层、4导线、5填充层、6导流槽、7导热液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0021]如图1

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汽车电路板上供电弱电电缆,包括外防护层1,外防护层1的内壁与屏蔽层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屏蔽层2的内壁与绝缘层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绝缘层3的内壁与若干个导线4的外表面搭接,绝缘层3内设置有填充层5,填充层5与若干个导向的外表面搭接,通过设置导热液体7和导流槽6,由于在导热液体7内加入了增稠剂,由于该电缆在使用的过程总导线4会处于通电的状态,导致该电缆的热量会快速升高,从而降低了因气温过低而导致导热液体7出现固化的情况,由于导热液体7内加入了增稠剂,从而大大提高了该电缆的抗冲击性以及抗变形的效果,且在日常使用的过程中导热液体7可以有效的对导线4的热量向外界传输,进一步保障了该电缆的使用寿命。
[0022]具体的,如图2所示,外防护层1包括防护外壳101,导流槽6开设在防护外壳101的左侧面,导流槽6的内壁与弹性棒10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弹性棒103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
有隔离片102,因设置有弹性棒103,当温度出现快速升高或降低的情况时,弹性棒103不易出现变形的情况,使得弹性棒103可以对该电缆起到稳固的效果,大大降低了该线缆出现变形的情况,并为该线缆提供了表面抗震的效果,对该线缆的使用寿命起到了保障的作用,且两个隔离片102的相对面分别与防护外壳101的左右两侧面固定连接,若干个弹性棒103的相对面均开设有导流孔104,弹性棒103通过导流孔104与导流槽6相连通,因设置有导流孔104,当导热液体7在导流槽6内流动时,就会通过导流孔104充斥在导流槽6内,使得该电缆不易因加设弹性棒103而导致导热液体7出现堵塞的情况,保障了导热液体7在导流槽6内的流通性。
[0023]具体的,如图1和2所示,外防护层1的左侧面开设有导流槽6,导流槽6内设置有导热液体7,弹性棒103设置为硫化硅胶棒,导热液体7设置为导热硅油,因设置有铝涂层,当该电缆的表面破损时,溢出的导热硅油就会与铝金属产生反应,使得电缆的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电路板上供电弱电电缆,包括外防护层(1),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防护层(1)的内壁与屏蔽层(2)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屏蔽层(2)的内壁与绝缘层(3)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绝缘层(3)的内壁与若干个导线(4)的外表面搭接,所述绝缘层(3)内设置有填充层(5),所述填充层(5)与若干个导向的外表面搭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电路板上供电弱电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防护层(1)的左侧面开设有导流槽(6),所述导流槽(6)内设置有导热液体(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汽车电路板上供电弱电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防护层(1)包括防护外壳(101),所述导流槽(6)开设在防护外壳(101)的左侧面,所述导流槽(6)的内壁与弹性棒(103)的外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桥芬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亿联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