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场连续采集的观测系统设计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56280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5 10: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波场连续采集的观测系统设计方法,该波场连续采集的观测系统设计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工区地质任务建立地质模型;步骤2,通过模拟及论证分析获得基本参数;步骤3,分析论证纵横向覆盖次数;步骤4,设计纵横向连续充分采集的观测系统;步骤5,对观测系统属性进行属性评价。采用该波场连续采集的观测系统设计方法获得的观测系统波场连续性较好,满足成像的需求,克服了目前束状观测系统波场采集的不足,使得波场采集更加充分连续,有利于后续的OVT域去噪和保真成像。后续的OVT域去噪和保真成像。后续的OVT域去噪和保真成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波场连续采集的观测系统设计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油田开发
,特别是涉及到一种波场连续采集的观测系统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观测系统设计是地震采集的第一步,如何选择正确的观测系统至关重要,决定着地震采集成像的成败。目前观测系统设计形式主要是束状观测系统,采用的形式是几线几炮,例如40线6炮观测系统,纵向的接收道距较小,能够满足波场充分、连续采集的需求,而横向接收线距较大一般为150m-200m之间,接收线距较大,难以满足波场充分采集的需求,于是就采用较小的炮点距进行弥补,通过横向滚动实现波场的较为连续的采集,但是这种波场采集只是形式上的连续,并不能实现真正的连续采集,使得在OVT(OVT是一条炮线和一条接收线组成的十字交叉排列)道集中波场的不连续性就凸显出来,不利于波场的保真成像。
[0003]在申请号:201810818677.4的中国专利申请中,涉及到一种复杂构造区地震勘探数据采集观测系统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历史地震数据和历史解释数据建立地质模型,利用网格间距离散化所述地质模型,得到网格地质模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波场连续采集的观测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波场连续采集的观测系统设计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工区地质任务建立地质模型;步骤2,通过模拟及论证分析获得基本参数;步骤3,分析论证纵横向覆盖次数;步骤4,设计纵横向连续充分采集的观测系统;步骤5,对观测系统属性进行属性评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场连续采集的观测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根据地质任务要求,收集相关资料,建立地质模型,收集的资料包括层位数据,各层层速度、深度,密度、地震剖面这些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波场连续采集的观测系统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通过正演模拟分析波场充分采集连续采集所需要的道距大小,波场子波采用实际资料提取的子波,改变不同的道距,道距的选择依次从小到大变化,分析沿着排列方向inline和垂直排列方向crossline两个方向的结果;同时,改变inline和crossline两个方向的最大炮检距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国滨宋智强徐雷良刘斌赵国勇徐钰李迎华刘相如姜海波高健白雪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中石化石油工程地球物理有限公司胜利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