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侧板结构及具有其的集装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5836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1: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侧板结构及具有其的集装箱,其中侧板结构包括侧板架及固定在所述侧板架上的板体结构;所述侧板架包括第一梁(1)、第二梁(2)、第一柱(3)、第二柱(4)及第三柱(5);所述第一梁(1)、第二梁(2)、第一柱(3)、第二柱(4)围合构成矩形主框架;所述第三柱(5)固定在所述第一梁(1)和第二梁(2)之间;所述第一梁(1)、第二梁(2)、第一柱(3)、第二柱(4)及第三柱(5)均为型钢或矩形管,所述第一梁(1)、第二梁(2)、第一柱(3)、第二柱(4)及第三柱(5)在所述侧板结构(101)厚度方向上的高度尺寸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侧板结构及具有其的集装箱,其侧板结构为集装箱提供更加灵活的使用空间,以满足多种用途。以满足多种用途。以满足多种用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侧板结构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0001]本技术涉及集装箱加工及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侧板结构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技术介绍

[0002]集装箱,是指具有一定强度、刚度和规格专供周转使用的大型装货容器。近年来,随着集装箱产业的发展,使用集装箱为基础材料形成的集装箱房屋,广泛应用于建筑工地、酒店、展会等场合,充分发挥了其建造周期短、使用灵活、便于拆卸、可移动等优势。常用的房屋箱,通常其侧壁板为固定结构,在其端部或侧部设置侧开门,用于人员或物品出入。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这种房屋箱,空间和尺寸为固定配置。如设计一种房屋箱,可将其侧壁板配置为活动壁板,可根据使用需要形成拓展空间,使用将更加灵活便利,可满足多种不同场景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侧板结构及具有其的集装箱。
[0004]本技术所提供的侧板结构,包括侧板架及固定在所述侧板架上的板体结构;所述侧板架包括第一梁(1)、第二梁(2)、第一柱(3)、第二柱(4)及第三柱(5);所述第一梁(1)、所述第二梁(2)、所述第一柱(3)、所述第二柱(4)围合构成矩形主框架;所述第三柱(5)固定在所述第一梁(1)和所述第二梁(2)之间;所述第一梁(1)、所述第二梁(2)、所述第一柱(3)、所述第二柱(4)及所述第三柱(5)均为型钢或矩形管,所述第一梁(1)、所述第二梁(2)、所述第一柱(3)、所述第二柱(4)及所述第三柱(5)在所述侧板结构(101)厚度方向上的高度尺寸相同。
[0005]所述侧板架还包括复数根纵向支撑柱(6);所述纵向支撑柱(6)设置在所述第一柱(3)、所述第二柱(4)及所述第三柱(5)两两之间;所述纵向支撑柱(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梁(1)和所述第二梁(2)固定连接。所述板体结构包括第一板体结构,所述第一柱(3)、所述第二柱(4)及所述第三柱(5)具有第一厚度;所述纵向支撑柱(6)具有第二厚度;所述第一板体结构具有第三厚度;所述第一厚度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二厚度与所述第三厚度的和;所述第一板体结构包括由木地板、金属板、复合地板中任一材质形成的一层板体结构,或为由不同材质叠设形成多层板体结构;所述第一板体结构铺设并固定在所述纵向支撑柱(6)上,形成所述侧板结构(101)的箱内侧面的地板面。所述第一板体结构包括依次叠设的第一板体(7)、第二板体(8)和第三板体(9);所述第一板体(7)为金属板,所述第二板体(8)为木板、木条或地板安装龙骨,所述第三板体(9)为木地板或塑木板;所述第三板体(9)通过第一紧固件(10)与所述第二板体(8)相固定。所述板体结构还包括第二板体结构,所述第二板体结构为平板,所述第二板体结构覆盖在所述纵向支撑柱(6)的外表面,从而形成所述侧板结构(101)的箱外侧面封板;或,所述板体结构还包括第二板体结构,所述第二板体结构包括复数个U形第一封板(11);所述U形第一封板(11)设置在所述第一柱(3)、所述第二柱(4)、所述
第三柱(5)及所述纵向支撑柱(6)两两之间。所述侧板架还包括第四柱(12)和第五柱(13);所述第二梁(2)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梁(1)的长度从而使得所述第二梁(2)的端部在所述第一柱(3)及所述第二柱(4)的两外侧分别形成第一凸出部(14)和第二凸出部(15);所述第四柱(12)固定在所述第一凸出部(14)的端部;所述第五柱(13)固定在所述第二凸出部(15)的端部。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侧板结构(101),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结构(101)靠近侧边的内侧设有插销(20)。所述侧板结构(101),沿其周边侧部设有密封件(21)。所述第二梁(2)朝向箱外侧面的侧边设有排水通道(203)。
[0006]本技术所提供的集装箱,包括底架、底纵梁(201)、及权利要求1

9中任一项所述的侧板结构(101),所述侧板结构(101)的底部边沿与所述底纵梁(201)通过铰链(23)相铰接;或,所述集装箱包括底架、底纵梁(201)、底部装配梁(32)及权利要求1

9中任一项所述的侧板结构(101),所述侧板结构(101)的底部边沿与所述底部装配梁(32)通过铰链(23)相铰接。所述铰链(23)一端固定在所述底部装配梁(32)的外侧部且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梁(2)的底部;所述铰链(23)与所述第二梁(2)的连接点到所述第二梁(2)顶壁的距离大于所述铰链(23)与所述底部装配梁(32)的连接点到所述底部装配梁(32)顶壁的距离。本技术所提供的集装箱,还包括铰链护罩(22);所述铰链护罩(22)覆盖所述铰链(23)的外露部分,所述铰链护罩(22)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底部装配梁(32)的外侧部,另一端固定在在所述第二梁(2)的底部。本技术所提供的集装箱,包括第一角柱(28)、第二角柱(29)、第一液压安装架(30)和第二液压安装架(31);所述第一液压安装架(30)安装在所述集装箱侧部靠近所述第一角柱(28)且靠近顶端的位置;所述第二液压安装架(31)安装在所述集装箱侧部靠近所述第二角柱(29)且靠近顶端的位置。所述集装箱内靠近所述侧板结构(101)的侧部还可以设置一门结构;所述门结构可以是移门、折叠门、平开门或卷帘门。
[0007]本技术所提供的侧板结构及具有其的集装箱,其侧板结构可沿其底部进行翻转,当其翻转为竖直状态时,可作为闭合的集装箱侧门,在集装箱侧部起到遮蔽和保护作用;当其翻转为水平状态时,可作为集装箱的延伸底板,集装箱侧部打开,使得集装箱具有更加灵活的使用空间,以满足多种用途。
附图说明
[0008]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侧板结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09]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侧板结构闭合状态时与集装箱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侧板结构中间位置侧面剖视图;
[0011]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侧板结构侧边凸出位置侧面剖视图;
[0012]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侧板结构俯视剖视图;
[0013]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侧板结构中密封件与集装箱侧部的密封结构示意图;
[0014]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侧板结构中排水通道位置示意图;
[0015]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侧板结构中第二梁及底部装配梁高度差结构示意图;
[0016]图9为本技术所述的集装箱在侧板结构展开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10为本技术所述的集装箱在侧板结构展开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侧板结构(101),其特征在于,包括侧板架及固定在所述侧板架上的板体结构;所述侧板架包括第一梁(1)、第二梁(2)、第一柱(3)、第二柱(4)及第三柱(5);所述第一梁(1)、所述第二梁(2)、所述第一柱(3)、所述第二柱(4)围合构成矩形主框架;所述第三柱(5)固定在所述第一梁(1)和所述第二梁(2)之间;所述第一梁(1)、所述第二梁(2)、所述第一柱(3)、所述第二柱(4)及所述第三柱(5)均为型钢或矩形管,所述第一梁(1)、所述第二梁(2)、所述第一柱(3)、所述第二柱(4)及所述第三柱(5)在所述侧板结构(101)厚度方向上的高度尺寸相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板结构(101),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架还包括复数根纵向支撑柱(6);所述纵向支撑柱(6)设置在所述第一柱(3)、所述第二柱(4)及所述第三柱(5)两两之间;所述纵向支撑柱(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梁(1)和所述第二梁(2)固定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板结构(101),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结构包括第一板体结构,所述第一柱(3)、所述第二柱(4)及所述第三柱(5)具有第一厚度;所述纵向支撑柱(6)具有第二厚度;所述第一板体结构具有第三厚度;所述第一厚度等于或大于所述第二厚度与所述第三厚度的和;所述第一板体结构包括由木地板、金属板、复合地板中任一材质形成的一层板体结构,或为由不同材质叠设形成多层板体结构;所述第一板体结构铺设并固定在所述纵向支撑柱(6)上,形成所述侧板结构(101)的箱内侧面的地板面。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侧板结构(10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体结构包括依次叠设的第一板体(7)、第二板体(8)和第三板体(9);所述第一板体(7)为金属板,所述第二板体(8)为木板、木条或地板安装龙骨,所述第三板体(9)为木地板或塑木板;所述第三板体(9)通过第一紧固件(10)与所述第二板体(8)相固定。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板结构(101),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结构还包括第二板体结构,所述第二板体结构为平板,所述第二板体结构覆盖在所述纵向支撑柱(6)的外表面,从而形成所述侧板结构(101)的箱外侧面封板;或,所述板体结构还包括第二板体结构,所述第二板体结构包括复数个U形第一封板(11);所述U形第一封板(11)设置在所述第一柱(3)、所述第二柱(4)、所述第三柱(5)及所述纵向支撑柱(6)两两之间。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侧板结构(101),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架还包括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其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太平货柜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