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料油调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55654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1:05
一种燃料油调和系统,属于燃油调和技术领域。染料油制备方法中,高硫渣油调和低附加值油调和方式大多采用罐式调和,将各成分油混合加入罐内,采用泵循环、电动搅拌等方法,将渣油和稀油混合均匀,由于渣油和稀油黏度相差较大,这种调和方式耗时长,混合效果差。本燃油调和系统能先将催化油浆与催化柴油先混合均匀后再与常渣油进行调和,同时引入静态混合器与超声波混合器配合的混合方法,利用了顺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料油调和系统


[0001]一种燃料油调和系统,属于燃油调和


技术介绍

[0002]国内低硫重质船用燃油有两种生产工艺,一种是低硫减渣直接生产,另一种是高硫渣油经过加氢精制生产,再调和低附加值产品,如催化裂化油浆,催化回炼油、催化柴油、乙烯柴油、焦化蜡油等重质原料。
[0003]高硫渣油调和低附加值产品的方法中,调和方式大多采用罐式调和,将各成分油混合加入罐内,采用泵循环、电动搅拌等方法,将渣油和稀油混合均匀,由于渣油和稀油黏度相差较大,这种调和方式耗时长,油品损耗大,并且是间歇式调和,不能连续生产。
[0004]如果单纯在混合过程中加入静态混合器,则对于重组分油和轻组分油粘度比与密度比较大时,混合油在静态混合器中依然会出现分层现象,局部非均质性大,混合效果差,目前有技术中在静态混合器混合后增加一步胶体磨,但介于局部非均质情况突出,即使胶体的粒度变小,但除非再进行一步静态混合,否则小粒度的胶体依然呈现抱团趋势,混合效果差,而如果在增加一步静态混合则整个混合过程过于繁琐,能耗过高,改造系统复杂,设备成本高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连续、均匀调和燃料油,且改造成本低,结构简单的燃料油调和系统。
[0006]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燃料油调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催化油浆罐、催化柴油罐、VRDS常渣罐、成品罐、一级静态混合器、一级超声波混合单元、二级静态混合器与二级超声波混合单元;催化油浆罐与催化柴油罐均连接至一级静态混合器,一级静态混合器出口连接一级超声波混合单元,一级超声波混合单元出口与VRDS常渣罐均连接至二级静态混合器,二级静态混合器出口连接二级超声波混合单元,二级超声波混合单元出口连接成品罐。
[0007]催化油浆与催化柴油先在一级静态混合器做初步预混后进入一级超声波混合单元混合均匀,然后出料与VRDS常渣油在二级静态混合器预混,进入二级超声波混合单元混合均匀,最终完成调和进入成品罐。
[0008]先将密度、粘度性质较为接近的两种油混合完成后再与密度、粘度较大的VRDS常渣油混合,能够保证其中至少两种油品能够混合均匀不易分层,避免多油分层。
[0009]优选的,一级超声波混合单元与二级超声波混合单元为超声波混合器,超声波混合器包括超声波发生器、腔体、逆流发生器、出油管与进油管;超声波发生器至少有两个,并且分别位于腔体的两端,两个超声波发生器的超声波方向相对且平行于腔体内液体流动方向,出油管与进油管连接在腔体上。
[0010]超声波混合单元中的超声波发生器分别形成顺流、逆流油品流动方向的超声波,
沿着物料流动方向更易于延伸超声波作用长度,相对的超声波能使分子产生剧烈的振动、挤压与变形,对于大分子,如常渣油中的胶质、沥青质等则能在两种相逆超声波情况下发生离析后再混合,同步实现破碎与混合,一步实现调和两种不同性质油品,提高混合效果;并且,同频率的相对超声波将会发生共振,能够以一定频率发热,被作用分子产生高温,降低粘度,增加热运动,进一步提高混合效果。
[0011]同时在调和系统中使用了静态混合器与超声波混合单元搭配的混合系统,将能耗较高的静态混合器仅作为预混单元,即使预混后的物料仍然分层,在超声波混合单元中也能充分混合,而静态混合器提供的初步混合能使进入超声波混合单元的两种油品体积比可控,提高超声波混合单元的混合效果,两种混合方式协同增效。
[0012]优选的,所述的腔体包括主腔体、进口变径腔与出口变径腔,进口变径腔与出口变径腔分别连通进油管与出油管后连接在主腔体两端。
[0013]变径腔能使进入的油品收到更大的挤压、形变,有利于提高混合效果。
[0014]优选的,所述的主腔体为管状。管状更有利于超声波的传播,延长超声波的作用区域,延长超声波顺流

逆流作用区与作用强度并且还能减小流动阻力。
[0015]优选的,所述的进口变径腔与出口变径腔沿靠近主腔体的方向直径变小。上述的结构使油品形成了扩散

挤压

扩散的流动形式,加强物料的不规则流动,充分保证油品混合均匀。
[0016]优选的,所述的进口变径腔与出口变径腔连接主腔体的部分设有空心的挡板。空心挡板自身相当于一个变径结构,在空心挡板前后的物料在短时间内形成挤压扩散的流动形式,显著提高物料的混合效果与速度;同时,部分超声波被挡板反射在变径结构内,相当于在变径结构内引入不确定能量,至少能够避免变径腔内出现层流,进一步保证变径腔内出现湍流,保证混合效果。
[0017]进油管的进油方向垂直于腔体内油流动方向。保证进入腔体的物料至少撞击一次腔体壁,避免超声波混合单元中出现层流,保证混合效果。
[0018]优选的,所述的一级超声波混合单元由两个以上超声波混合器并联或串联组成。
[0019]优选的,所述的二级超声波混合单元由两个以上超声波混合器并联或串联组成。
[0020]多个超声波混合单元能够提升整个系统的物料流速提升生产效率,或者能够使物料经过多级超声波混合单元增强混合效果。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整个系统能够连续、均匀的调和燃料油,不需要中断生产,提高生产效率;结合静态混合器与超声波混合单元,混合效果更好,生产效率更高;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改造方便,各设备成本、能耗更低,适于多种不同粘度、密度的油品调和。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燃料油调和系统示意图。
[0023]图2为一级超声波混合单元示意图。
[0024]图3为二级超声波混合单元示意图。
[0025]图4为超声波混合器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6]其中,6催化油浆罐,7催化柴油罐,8

VRDS常渣罐,9成品罐,10一级静态混合器,11
一级超声波混合单元,12二级静态混合器,13二级超声波混合单元,1顺流超声波发生器,2腔体,3逆流超声波发生器,4出油管,5进油管,21主腔体,22进口变径腔,23出口变径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28]参照附图1~4:一种燃料油调和系统,包括催化油浆罐6、催化柴油罐7、VRDS常渣罐8、常渣罐9、一级静态混合器10、一级超声波混合单元11、二级静态混合器12与二级超声波混合单元13;催化油浆罐6与催化柴油罐7分别连接油泵后连接至一级静态混合器10,一级静态混合器10出口连接一级超声波混合单元11,一级超声波混合单元11出口连接至二级静态混合器12,VRDS常渣罐8经过油泵也连接至二级静态混合器12,二级静态混合器12出口连接二级超声波混合单元13,二级超声波混合单元13出口连接成品罐9; 6催化油浆罐、7催化柴油罐与8

VRDS常渣罐的罐体与油泵之间以及成品罐9入口前均设有截止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料油调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催化油浆罐(6)、催化柴油罐(7)、VRDS常渣罐(8)、成品罐(9)、一级静态混合器(10)、一级超声波混合单元(11)、二级静态混合器(12)与二级超声波混合单元(13);催化油浆罐(6)与催化柴油罐(7)均连接至一级静态混合器(10),一级静态混合器(10)出口连接一级超声波混合单元(11),一级超声波混合单元(11)出口与VRDS常渣罐(8)均连接至二级静态混合器(12),二级静态混合器(12)出口连接二级超声波混合单元(13),二级超声波混合单元(13)出口连接成品罐(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油调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超声波混合单元(11)与二级超声波混合单元(13)为超声波混合器,超声波混合器包括超声波发生器、腔体(2)、出油管(4)与进油管(5);超声波发生器至少有两个,并且分别位于腔体(2)的两端,两个超声波发生器的超声波方向相对且平行于腔体(2)内液体流动方向,出油管(4)与进油管(5)连接在腔体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红宇孙献菊许金山袁辉志马瑞杰张勇李海燕韩新竹郝连峰高隆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