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矿石悬浮磁化焙烧除尘灰循环再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55541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铁矿石悬浮磁化焙烧除尘灰循环再利用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布袋除尘器、气动返灰溜槽、气力提升泵、第二布袋除尘器、第一料封装置、气固分离器、第二料封装置和磁化焙烧反应室,所述第一布袋除尘器的进气口连接有烟气进气管、出气口连接引风机、底部灰斗的排灰口通过管道与位于下方的气动返灰溜槽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系统通过气动返灰溜槽、气力提升泵、小布袋除尘器、料封装置等将除尘灰输送至气固分离器锥体,并在气固分离器锥体与一定温度的物料混合、换热后再进入磁化焙烧反应室,该系统既能够避免除尘灰在悬浮焙烧返气系统中循环累积,又能提高除尘灰的还原反应温度,保证磁化还原效果,实现除尘灰循环再利用。再利用。再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矿石悬浮磁化焙烧除尘灰循环再利用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冶金矿物加工领域,涉及一种铁矿石悬浮磁化焙烧除尘灰循环再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拥有丰富的复杂难选氧化铁矿石资源,其矿物组成复杂、磁性弱、嵌布粒度细,常规强磁选工艺很难获得理想的分选指标。此类矿石若经过还原磁化焙烧预处理后,再进行磁选、反浮选等工艺,往往能够获得较好的分选指标。
[0003]近几年,悬浮磁化焙烧技术得到应用和发展,可以将铁矿物磨至

0.5mm以下进行悬浮磁化焙烧。流态化磁化焙烧技术具有能耗低、处理量大、占地面积小、余热利用率高并可处理粉体矿石等特点。但在采矿、运输、破碎、磨矿等原料制备等环节易产生大量的

28μm细粒级矿石,这部分细粒级矿石进入悬浮磁化焙烧系统中经过除尘器收集形成除尘灰,除尘灰如何利用影响着悬浮磁化焙烧技术的经济评价。除尘灰中含铁量较高,基本与原料差别不大,如果直接抛弃将造成很大的损失,所以必须将除尘灰返回到系统中重复利用。但目前除尘灰回收利用技术还不成熟,没有现成的经验,如果处理不好,将会增加焙烧成本,影响粉矿流态化焙烧工艺的产品质量。
[0004]悬浮磁化焙烧工艺主要由预热系统、加热系统、还原系统、冷却余热回收系统、返灰系统等构成,其中预热系统、加热系统、还原系统和返灰系统的烟气通过气固分离器,带出一部分未经磁化焙烧反应或者未充分经过还原磁化焙烧反应的灰(即细粒级的生料或者半生料)进入大布袋除尘器,除尘灰若直接进入预热系统、加热系统,则在该系统中不断循环富集,增加系统的循环负荷,影响焙烧经济性;若直接进入冷却余热回收系统,则因除尘灰磁性率低,将严重影响后续磁选金属回收率。
[0005]因此,若想充分利用除尘灰中铁金属,需要避免除尘灰返回至余热冷却系统影响后续金属回收率,又要避免直接返回至预热系统、加热系统等处,增加循环负荷,影响焙烧经济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铁矿石悬浮磁化焙烧除尘灰循环再利用系统,可有效回收并利用悬浮磁化焙烧系统收集的除尘灰,提高磁化焙烧经济性。
[0007]为此,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铁矿石悬浮磁化焙烧除尘灰循环再利用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布袋除尘器、气动返灰溜槽、气力提升泵、第二布袋除尘器、第一料封装置、气固分离器、第二料封装置和磁化焙烧反应室,所述第一布袋除尘器的进气口连接有烟气进气管、出气口连接引风机、底部灰斗的排灰口通过管道与位于下方的气动返灰溜槽相连通,所述气动返灰溜槽的底部连接有第一鼓风机、排灰口通过管道连接气力提升泵的进料口,气力提升泵底部的进
风口连接有第二鼓风机、顶部的出料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二布袋除尘器的进气口,第二布袋除尘器的出气口连接烟气进气管、底部灰斗的排灰口连接第一料封装置的进料口,第一料封装置的出料口通过管道连接气固分离器的进气口;所述气固分离器采用旋风分离器,包括位于上部的筒体和位于下部的锥体,所述筒体顶部连接有排气口、所述锥体底部的排灰口连接第二料封装置的进料口;所述第二料封装置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与磁化焙烧反应室相连通。
[0009]进一步地,所述气动返灰溜槽包括长条形的溜槽本体,所述溜槽本体的底部设有由透气布构成的透气隔层,所述透气隔层将溜槽本体分隔为位于上部的灰槽和位于下部的气室,所述气室的底部连接第一鼓风机,所述灰槽的前端设有进灰口、尾端设有排灰口,所述溜槽本体倾斜设置,且进灰口一端高于排灰口一端。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料封装置和第二料封装置的结构相同,其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底部设有透气布构成的水平隔层,所述水平隔层下方形成风室,水平隔层上部设有竖直的隔板,所述隔板将水平隔层上方的部分分隔为第一料室和第二料室,所述隔板与水平隔层之间具有一定间隙并形成物料通道,所述第一料室的顶部设有进料口、第二料室的顶部设有出料口,所述风室底部对应第二料室的位置处设有进风口。
[0011]进一步地,所述气固分离器的进气口位于锥体的上部。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布袋除尘器为大布袋除尘器,所述第二布袋除尘器为小布袋除尘器。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本技术系统通过气动返灰溜槽、气力提升泵、小布袋除尘器、料封装置等将除尘灰输送至气固分离器锥体,并在气固分离器锥体与一定温度的物料混合、换热后再进入磁化焙烧反应室,该系统既能够避免除尘灰在悬浮焙烧返气系统中循环累积,又能提高除尘灰的还原反应温度,保证磁化还原效果,实现除尘灰循环再利用。该系统可广泛应用于高温粉体铁矿、锰矿等类似经过还原磁化焙烧系统的矿产资源,提高了此类资源开发利用的经济价值。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除尘灰循环再利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气动返灰溜槽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料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
[0019]1‑
第一布袋除尘器;
[0020]2‑
气动返灰溜槽,201

溜槽本体,202

透气隔层,203

灰槽,204

气室,205

进灰口,206

排灰口;
[0021]3‑
气力提升泵,4

第二布袋除尘器;
[0022]5‑
第一料封装置,501

壳体,502

水平隔层,503

风室,504

隔板,505

第一料室,506

第二料室,507

物料通道,508

进料口,509

出料口,510

进风口;
[0023]6‑
气固分离器,601

筒体,602

锥体,603

进气口,604

排气口,热风进风口605;
[0024]7‑
第二料封装置,8

磁化焙烧反应室,9

烟气进气管,10

引风机,11

第一鼓风机,
12

第二鼓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0026]一种铁矿石悬浮磁化焙烧除尘灰循环再利用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布袋除尘器1、气动返灰溜槽2、气力提升泵3、第二布袋除尘器4、第一料封装置5、气固分离器6、第二料封装置7和磁化焙烧反应室8。第一布袋除尘器1为处理量较大的大布袋除尘器,第二布袋除尘器4为处理量较小的小布袋除尘器。且第一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矿石悬浮磁化焙烧除尘灰循环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布袋除尘器、气动返灰溜槽、气力提升泵、第二布袋除尘器、第一料封装置、气固分离器、第二料封装置和磁化焙烧反应室,所述第一布袋除尘器的进气口连接有烟气进气管、出气口连接引风机、底部灰斗的排灰口通过管道与位于下方的气动返灰溜槽相连通,所述气动返灰溜槽的底部连接有第一鼓风机、排灰口通过管道连接气力提升泵的进料口,气力提升泵底部的进风口连接有第二鼓风机、顶部的出料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二布袋除尘器的进气口,第二布袋除尘器的出气口连接烟气进气管、底部灰斗的排灰口连接第一料封装置的进料口,第一料封装置的出料口通过管道连接气固分离器的进气口;所述气固分离器采用旋风分离器,包括位于上部的筒体和位于下部的锥体,所述筒体顶部连接有排气口、所述锥体底部的排灰口连接第二料封装置的进料口;所述第二料封装置的出料口通过管道与磁化焙烧反应室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矿石悬浮磁化焙烧除尘灰循环再利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返灰溜槽包括长条形的溜槽本体,所述溜槽本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泽宾陈毅琳李景涛孙洪硕秦丽娜崔建辉苏显堂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酒钢集团宏兴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