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再生混凝土双管路防黏连输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50703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再生混凝土双管路防黏连输送装置,包括底座,底座的顶面中部固定设有支撑柱,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设有外壳,外壳的内部开设有存储槽,外壳的下端一侧固定嵌入有相互对称且与存储槽相互连通的输料管,输料管的内部开设有通槽,通槽的内部转动设有螺旋推杆,输料管远离外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箱,电机箱的内部开设有电机槽,电机槽的内部固定设有电机,电机靠近输料管的一端中部设有转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外壳的下端一侧固定嵌入有相互对称且与存储槽相互连通的输料管,输料管的内部开设有通槽,通槽的内部转动设有螺旋推杆,使得能够防止混凝土在输送过程中黏连在输料管内壁。在输料管内壁。在输料管内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再生混凝土双管路防黏连输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混凝土管路输送
,特别涉及一种再生混凝土双管路防黏连输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或者水泥混凝土,是一种将细骨料和粗骨料用水泥(水泥浆)粘结,经过一段时间硬化而形成的复合材料,过去最常见的是石灰基水泥,像是石灰膏,但是有时也采用水硬性水泥,如铝酸钙水泥或者硅酸盐水泥,非水泥基混凝土与其他混凝土不同,它将各种骨料直接粘结起来,非水泥基混凝土包括采用沥青粘结的沥青混凝土和采用聚合物作为胶凝材料的聚合物混凝土,其中沥青混凝土经常用于路面;
[0003]目前,现有的混凝土输送装置大多通过混凝土运输车进行输送,然而现有的混凝土运输车在下料过程中,容易出现混凝土黏连在输送管道内壁的情况,导致混凝土下料效率降低,影响施工进度,并且长时间黏连在输送管内壁,容易出现输送管内壁混凝土板结现象,清理困难,并且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再生混凝土双管路防黏连输送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再生混凝土双管路防黏连输送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再生混凝土双管路防黏连输送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面中部固定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固定设有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开设有存储槽,所述外壳的下端一侧固定嵌入有相互对称且与存储槽相互连通的输料管,所述输料管的内部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部转动设有螺旋推杆,所述输料管远离外壳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的内部开设有电机槽,所述电机槽的内部固定设有电机,所述电机靠近输料管的一端中部设有转轴,且转轴远离电机的一端贯穿电机槽一侧侧壁与螺旋推杆固定连接,所述输料管的下端外侧嵌入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内部开设有与通槽相互连通的出料口;
[0006]所述底座的顶面一侧边缘处固定设有相互对称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远离支撑架的一端均与对应输料管的外侧壁固定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输料管倾斜一定角度,且所述螺旋推杆的外侧与通槽的内侧壁活动贴合。
[0008]优选的,所述外壳的底面四角处固定设有平衡杆,所述平衡杆的底端与底座的顶面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电机箱的板接缝处均涂覆有防水胶。
[0010]优选的,所述支撑架与底座通过一体成型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
杆与支撑架通过一体成型固定连接。
[0011]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2]1、本技术通过在外壳的下端一侧固定嵌入有相互对称且与存储槽相互连通的输料管,输料管的内部开设有通槽,通槽的内部转动设有螺旋推杆,使得能够防止混凝土在输送过程中黏连在输料管内壁;
[0013]2、本技术通过在支撑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远离支撑架的一端均与对应输料管的外侧壁固定连接,使得输料管能够保持稳固。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处位置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底座;11、支撑柱;12、支撑架;121、第一支撑杆;122、第二支撑杆;2、外壳;21、存储槽;22、平衡杆;3、输料管;31、通槽;311、螺旋推杆;32、出料管;321、出料口;4、电机箱;41、电机槽;411、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

3所示的一种再生混凝土双管路防黏连输送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顶面中部固定设有支撑柱11,支撑柱11的顶端固定设有外壳2,外壳2的内部开设有存储槽21,外壳2的下端一侧固定嵌入有相互对称且与存储槽21相互连通的输料管3,输料管3的内部开设有通槽31,通槽31的内部转动设有螺旋推杆311,输料管3远离外壳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箱4,电机箱4的内部开设有电机槽41,电机槽41的内部固定设有电机411,电机411靠近输料管3的一端中部设有转轴,且转轴远离电机 411的一端贯穿电机槽41一侧侧壁与螺旋推杆311固定连接,输料管3的下端外侧嵌入有出料管32,出料管32的内部开设有与通槽31相互连通的出料口321,存储槽21内部的混凝土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到输料管3,在螺旋推杆311未运行时,螺旋推杆311对混凝土起到阻隔作用,当需要对混凝土进行下料时,开启电机411,电机411通过转轴带动螺旋推杆311转动,混凝土在转动的螺旋推杆311和自身重力的带动向向输料管3远离外壳2的一端,当混凝土推送至出料管32位置时,混凝土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通过出料口321 进行下料,螺旋推杆311运行过程中将对通槽31内壁黏连的混凝土进行刮除,并将刮除的混凝土推送至出料管32,通过出料口321进行下料,从而使得能够防止混凝土在输送过程中黏连在输料管3内壁;
[0020]底座1的顶面一侧边缘处固定设有相互对称的支撑架12,支撑架1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121和第二支撑杆122,第一支撑杆121和第二支撑杆122远离支撑架12的一端均与对应输料管3的外侧壁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121、第二支撑杆122和输料管3形成三
角形结构,三角形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使得输料管3能够保持稳固。
[0021]输料管3倾斜一定角度,且螺旋推杆311的外侧与通槽31的内侧壁活动贴合,混凝土将在自身重力和螺旋推杆311的推动下推送至出料口321,输料管3倾斜一定角度,使得混凝土在下料过程中的能耗降低。
[0022]外壳2的底面四角处固定设有平衡杆22,平衡杆22的底端与底座1的顶面固定连接,四个平衡杆22配合,使得外壳2始终保持平衡,稳定性较好。
[0023]电机箱4的板接缝处均涂覆有防水胶,防止电机槽41内部进入水渍,对电机411造成损坏。
[0024]支撑架12与底座1通过一体成型固定连接,第一支撑杆121和第二支撑杆122与支撑架12通过一体成型固定连接,进一步对支撑架12相关结构的连接关系进行说明。
[0025]本技术工作原理:存储槽21内部的混凝土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到输料管3,在螺旋推杆311未运行时,螺旋推杆311对混凝土起到阻隔作用,当需要对混凝土进行下料时,开启电机411,电机411通过转轴带动螺旋推杆 311转动,混凝土在转动的螺旋推杆311和自身重力的带动向向输料管3远离外壳2的一端,当混凝土推送至出料管32位置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再生混凝土双管路防黏连输送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面中部固定设有支撑柱(11),所述支撑柱(11)的顶端固定设有外壳(2),所述外壳(2)的内部开设有存储槽(21),所述外壳(2)的下端一侧固定嵌入有相互对称且与存储槽(21)相互连通的输料管(3),所述输料管(3)的内部开设有通槽(31),所述通槽(31)的内部转动设有螺旋推杆(311),所述输料管(3)远离外壳(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电机箱(4),所述电机箱(4)的内部开设有电机槽(41),所述电机槽(41)的内部固定设有电机(411),所述电机(411)靠近输料管(3)的一端中部设有转轴,且转轴远离电机(411)的一端贯穿电机槽(41)一侧侧壁与螺旋推杆(311)固定连接,所述输料管(3)的下端外侧嵌入有出料管(32),所述出料管(32)的内部开设有与通槽(31)相互连通的出料口(321);所述底座(1)的顶面一侧边缘处固定设有相互对称的支撑架(1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晓峰俞冬林王群群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国石商品混凝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