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摇粒绒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5024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纺织面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水摇粒绒面料,包括由内向外依次通过透气微孔热熔胶连接的第一单面摇粒绒针织层、第一防水膜层、吸湿层、第二防水膜层、第二单面摇粒绒针织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摇粒绒面料正反两面均呈现蓬松的摇粒面,柔软、舒适、保暖;在面料表面且具有与外界有较大接触面积的摇粒面采用疏水助剂处理,可以阻隔大部分水,其它部分水会被第二防水膜层、吸湿层、第一防水膜层依次截留,形成优越的拒水功能;而交错设置的第一透气孔和第二透气孔可以便于空气流通,从而使面料具有较佳的透气性,有利于排汗。有利于排汗。有利于排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水摇粒绒面料


[0001]本技术属于纺织面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水摇粒绒面料。

技术介绍

[0002]摇粒绒(又称羊丽绒)是针织面料的一种,是小元宝针织结构,在大圆机编织而成,织成后坯布先经染色,再经拉毛、梳毛、剪毛、摇粒等多种复杂后整理工艺加工处理,面料正面拉毛,摇粒蓬松密集而又不易掉毛、起球,反面拉毛疏稀匀称,绒毛短少,组织纹理清晰、蓬松弹性特好。它的成份一般是全涤的,手感柔软。它是近两年国内冬天御寒的首选产品。目前市面上常见的防水复合摇粒绒为摇粒绒与摇粒绒中间加防水膜,其透气性差,无法达到很好的排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而提供一种防水摇粒绒面料。
[0004]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水摇粒绒面料,包括由内向外依次通过透气微孔热熔胶连接的第一单面摇粒绒针织层、第一防水膜层、吸湿层、第二防水膜层、第二单面摇粒绒针织层,所述第一单面摇粒绒针织层的摇粒面朝内,所述第二单面摇粒绒针织层的摇粒面朝外;所述第一防水膜层上开设有第一透气孔,所述第二防水膜层上开设有第二透气孔,所述第一透气孔和第二透气孔错开设置;所述第二摇粒绒针织层的摇粒面浸透有疏水助剂。
[0005]所述第一单面摇粒绒针织层中包括第一纱线,所述第一纱线沿纬线成圈排列。
[0006]所述第一单面摇粒绒针织层中包括第二纱线,所述第一纱线包括直线段和弧段,所述第二纱线交替穿插于直线段之间的空隙,所述第一纱线和第二纱线交织形成第一摇粒绒底布,所述第一单面摇粒绒针织层为第一摇粒绒底布经过刷毛梳毛、剪毛、摇粒和热定型后形成的;第二纱线为细旦腈纶/吸湿粘胶混纺的纱线。
[0007]所述第一纱线为144根超细旦纳米纤维混纺的纱线。
[0008]所述吸湿层为棉针织平纹面料,其中混纺Porel纤维。
[0009]所述第二摇粒绒针织层中包括第三纱线,所述第三纱线沿纬线成圈排列。
[0010]所述第二摇粒绒针织层中包括第四纱线,所述第四纱线周期地在第三纱线的成圈上形成多个悬弧,多个悬弧和第三纱线交织在一起,第四纱线在悬弧之间形成浮线,所述第三纱线和第四纱线交织循环形成了第二摇粒绒针织底布,所述第二摇粒绒针织层为第二摇粒绒针织底布经过刷毛梳毛、剪毛、摇粒和热定型后形成的;所述第四纱线为抗静电聚苯乙烯纤维。
[0011]所述第三纱线为144根超细旦纳米纤维混纺的纱线。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所提供的摇粒绒面料正反两面均呈现蓬松的摇粒面,柔软、舒适、保暖;在面料表面且具有与外界有较大接触面积的摇粒面采用疏
水助剂处理,可以阻隔大部分水,其它部分水会被第二防水膜层、吸湿层、第一防水膜层依次截留,形成优越的拒水功能;而交错设置的第一透气孔和第二透气孔可以便于空气流通,从而使面料具有较佳的透气性,有利于排汗。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仍属于本技术的范畴。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第一摇粒绒针织层的编织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第二摇粒绒针织层的编织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第一单面摇粒绒针织层;11,第一纱线;12,第二纱线;2,第一防水膜层;21,第一透气孔;3,第二防水膜层;31,第二透气孔;4,第二单面摇粒绒针织层;41,第三纱线;42,第四纱线;43,悬弧;44,浮线;5,透气微孔热熔胶;6,吸湿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19]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
[0020]本技术所提到的方向和位置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顶部」、「底部」、「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或位置。因此,使用的方向和位置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1]如图1所示,一种防水摇粒绒面料,包括由内向外依次通过透气微孔热熔胶5连接的第一单面摇粒绒针织层1、第一防水膜层2、吸湿层6、第二防水膜层3、第二单面摇粒绒针织层4,所述第一单面摇粒绒针织层1的摇粒面朝内,所述第二单面摇粒绒针织层4的摇粒面朝外;所述第一防水膜层2上开设有第一透气孔21,所述第二防水膜层3上开设有第二透气孔31,所述第一透气孔21和第二透气孔31错开设置;所述第二摇粒绒针织层4的摇粒面浸透有疏水助剂。该摇粒绒面料正反两面均呈现蓬松的摇粒面,柔软、舒适、保暖;在面料外表面且具有与外界有较大接触面积的外侧摇粒面采用疏水助剂处理,可以阻隔大部分水,其它部分水会被第二防水膜层、吸湿层、第一防水膜层依次截留,确保防水效果;而交错设置的第一透气孔和第二透气孔可以便于空气流通,从而使面料具有较佳的透气性,有利于排汗。
[0022]其中,第一防水膜层和第二防水膜层均为TPU薄膜。
[0023]所述第一单面摇粒绒针织层1中包括第一纱线11,所述第一纱线11沿纬线成圈排列。
[0024]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单面摇粒绒针织层1中包括第二纱线12,所述第一纱线11包括直线段和弧段,所述第二纱线12交替穿插于直线段之间的空隙,所述第一纱线11和第二
纱线12交织形成第一摇粒绒底布,所述第一单面摇粒绒针织层1为第一摇粒绒底布经过刷毛梳毛、剪毛、摇粒和热定型后形成的;第二纱线12为细旦腈纶/吸湿粘胶混纺的纱线。细旦腈纶/吸湿粘胶混纺的纱线具有发热功能,而且编织密度提高,使贴身的第一单面摇粒绒针织层1达到发热和保暖功能更佳的效果。
[0025]所述第一纱线11为144根超细旦纳米纤维混纺的纱线。144根超细旦纳米纤维混纺的纱线织成的面料本身非常柔软而且具有极强的保暖性能。
[0026]所述吸湿层6为棉针织平纹面料,其中混纺Porel纤维。棉纤维具有较强的吸湿性,但排湿慢,Porel纤维具有快速吸放湿性能,结合两者可以形成较佳的吸湿放湿功能。
[0027]所述第二摇粒绒针织层4中包括第三纱线41,所述第三纱线41沿纬线成圈排列。
[0028]如图3所示,所述第二摇粒绒针织层4中包括第四纱线42,所述第四纱线42周期地在第三纱线41的成圈上形成多个悬弧43,多个悬弧43和第三纱线41交织在一起,第四纱线42在悬弧43之间形成浮线44,所述第三纱线41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水摇粒绒面料,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内向外依次通过透气微孔热熔胶(5)连接的第一单面摇粒绒针织层(1)、第一防水膜层(2)、吸湿层(6)、第二防水膜层(3)、第二单面摇粒绒针织层(4),所述第一单面摇粒绒针织层(1)的摇粒面朝内,所述第二单面摇粒绒针织层(4)的摇粒面朝外;所述第一防水膜层(2)上开设有第一透气孔(21),所述第二防水膜层(3)上开设有第二透气孔(31),所述第一透气孔(21)和第二透气孔(31)错开设置;所述第一单面摇粒绒针织层(1)和第二摇粒绒针织层(4)的摇粒面均通过防水助剂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水摇粒绒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面摇粒绒针织层(1)中包括第一纱线(11),所述第一纱线(11)沿纬线成圈排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水摇粒绒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面摇粒绒针织层(1)中包括第二纱线(12),所述第一纱线(11)包括直线段和弧段,所述第二纱线(12)交替穿插于直线段之间的空隙,所述第一纱线(11)和第二纱线(12)交织形成第一摇粒绒底布,所述第一单面摇粒绒针织层(1)为第一摇粒绒底布经过刷毛梳毛、剪毛、摇粒和热定型后形成的;第二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寇江海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拓路者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