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金柱专利>正文

火电厂湿法脱硫大直径单塔旋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55017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火电厂湿法脱硫大直径单塔旋流系统,属于电力系统领域,包括脱硫吸收塔、第一浆液循环泵和第二浆液循环泵;脱硫吸收塔内部的喷淋层由下至上依次划分为五层,倒数两层分别位于脱硫吸收塔的18米和19米位置处,倒数第一层和倒数第二层分别连通有第一浆液循环泵和第二浆液循环泵,第一浆液循环泵和第二浆液循环泵的出口通过循环管路进入脱硫吸收塔底部;在脱硫吸收塔内壁底部沿周向设置一圈环状旋流系统母管,环状旋流系统母管距脱硫吸收塔底部高度为500mm;环状旋流系统母管上等距布置有30个¢50变¢40的不锈钢异径管作为喷嘴。该系统利用循环泵富余容量及喷淋层和吸收塔液位静压差来实现旋流扰动,解决了吸收塔底部淤积的问题。决了吸收塔底部淤积的问题。决了吸收塔底部淤积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火电厂湿法脱硫大直径单塔旋流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电力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火电厂湿法脱硫大直径单塔旋流系统。

技术介绍

[0002]乌斯太热电厂装机容量为2台300MW机组,脱硫系统采用烟气湿法脱硫技术,设计入口原烟气硫份为3.0%。由于采用单塔分区技术,原烟气入口硫份又较高,所以吸收塔直径达16米,布置有5台浆液循环泵。原设计在吸收塔下部加装有4台侧进式搅拌器,因吸收塔直径大,搅拌器不足以使吸收塔内的浆液充分搅拌,长时间运行,造成吸收塔下部浆液淤积,严重时,淤积的浆液堵塞循环泵滤网,造成循环泵出力下降,浆液循环量减少,影响脱硫效率,导致机组被迫限负荷运行,锅炉被迫燃用硫份低的煤种,机组损失电量和燃料成本都大幅增加。同时,浆液淤积还造成脱硫系统耗电率增大、浆液循环泵汽蚀、检修清淤工作量大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2018年,因浆液淤积问题造成损失发电量约2亿千瓦时,造成燃料成本增加约3000万元,厂用电率升高约0.5%,检修费用增加约100万元。
[0003]目前300MW及以上煤粉炉大多采用湿法脱硫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火电厂湿法脱硫大直径单塔旋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脱硫吸收塔(1)、第一浆液循环泵(2)和第二浆液循环泵(3);所述脱硫吸收塔(1)内部的喷淋层由下至上依次划分为五层、及即C层、B层、D层、E层、A层,倒数第一层和倒数第二层分别位于所述脱硫吸收塔(1)的18米和19米位置处,所述倒数第一层和倒数第二层分别连通有第一浆液循环泵(2)和第二浆液循环泵(3),从所述第二浆液循环泵(3)和第一浆液循环泵(2)的出口各取1/5的流量引入到所述脱硫吸收塔(1)的底部旋流系统,所述第二浆液循环泵(3)和第一浆液循环泵(2)的出口通过循环管路(4)进入所述脱硫吸收塔(1)底部;在所述脱硫吸收塔(1)内壁底部沿周向设置一圈环状旋流系统母管(5),所述环状旋流系统母管(5)距所述脱硫吸收塔(1)底部高度为500mm;所述环状旋流系统母管(5)上等距布置有30个¢50变¢40的不锈钢异径管作为喷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电厂湿法脱硫大直径单塔旋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浆液循环泵(3)和第一浆液循环泵(2)的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柱解东全李富民史小宇孙瑞隆赵军吕平米东敖啸虎鲁小平宋斌斌李会会刘亮张凯
申请(专利权)人:李金柱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