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创业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肝动脉栓塞用带侧孔球囊微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4788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肝动脉栓塞用带侧孔球囊微导管,包括微导管本体和引导导丝,微导管本体内设有平行的导丝通道和球囊通道,导丝通道的前端开口和后端开口分别位于微导管本体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微导管本体的前端设有与球囊通道前端开口相连通的球囊;还包括封堵导丝、设置在微导管本体内且与导丝通道相平行的侧孔通道,在球囊前方的微导管本体侧壁上开有侧孔,侧孔作为侧孔通道的前端开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实现肿瘤区域靶向送药,使治疗更彻底;能够有效避免药物反流到正常组织或者非靶血管栓塞,减少不必要的肝功能损伤,使治疗更加安全;能够大大减少现有微导管由于插管困难导致的过长的插管时间。能够灵活适用于多种情况。种情况。种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肝动脉栓塞用带侧孔球囊微导管


[0001]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主要涉及一种球囊微导管,具体是一种用于肝动脉栓塞用带侧孔球囊微导管。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是乙肝肝硬化大国,而发生失代偿期后最主要的并发症就是进展为肝癌。原发性肝癌(HCC)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于第五位,但死亡率排第三位,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健康。据统计,2018我国新增原发性肝癌患者约39.3万例,而发现时约七成已经属于中晚期,治疗难度大,中晚期肝癌在肝功能允许的情况下,治疗国内指南都推荐肝动脉栓塞治疗。经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是利用导丝导管技术,将栓塞剂加载的药物经血管直接注入到肿瘤供血动脉内,栓塞剂可以阻断肿瘤血供,使肿瘤缺血缺氧;同时加载的药物缓慢释放,到达持续治疗的目的。近年来随着栓塞材料的改善,对于肝胆管细胞癌或肝转移癌,部分患者也可以选择肝动脉栓塞术,然而肝动脉栓塞技术在临床应用中存在很大的异质性,原因除疾病本身因素外,也可能与能否准确超选择肿瘤供血动脉插管,所以在微球技术的今天,介入术中指南都建议进行超选择后再进一步进行栓塞治疗,术后肝功能损伤也是肝动脉栓塞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微导管技术已经应用临床多年,但临床仍有超选择插管困难的情况,从而导致手术时间延长,对患者或医务工作者的放射损伤增加。
[0003]通过对术前肝脏肿瘤的影像评估,术中造影明确肿瘤范围及供血后,选择性插管至肿瘤供血动脉,然后将栓塞剂或药物注射入肿瘤供血血管。一般肿瘤供血为多支血供,对于富血供的常规微导管可达到目的,但经常遇到部分血管非常纤细、扭曲明显、血管成角大的情况,常规微导管进入困难,或者术中注射药物/栓塞剂时常会出现返流或无法避免的正常血管栓塞,以至于药物或栓塞剂进入正常肝组织,有时因为药物进入正常肝脏组织量大,使得有效进入肿瘤组织的药物少,造成栓塞不彻底,而肿瘤组织不能有效控制。正常组织中药物过多引起肝功损伤加重。此时可选择球囊微导管。球囊微导管可以有效的防止栓塞剂反流,使栓塞更加彻底、安全。
[0004]国际上常应用的是美国EMBOLX公司生产的Sniper K

TIP型球囊微导管系统。我国目前尚无球囊微导管,进口的球囊微导管多数采用的是单球囊导管,此类导管可以达到防止栓塞剂返流的目的,但对于锐角的血管,插管较困难时,不能阻挡末梢正常肝组织血供,且成本较高。目前我国应用常用的微导管多为2.7F、3F直径,对于富血供肿瘤术中栓塞尚可,但对于肿瘤血管纤细,扭曲明显时,术中注射药物时常常会出现返流情况,少返流不会引起严重不良事件,但如果返流量较大,对肿瘤组织栓塞不足。可能会造成药物或栓塞剂的返流或无法避免的非靶血管栓塞,严重者会增加肝功损伤或栓塞不彻底。
[0005]现有技术单一考虑防止栓塞剂或药物返流,而忽略远端,不能避开正常血管,使得药物依然即进入肿瘤血管又进入正常肝组织,而引起肝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球囊微导管在肝动脉栓塞化疗术,对于纤细且扭曲明显的锐角肿瘤血管,存在药物或栓塞剂的返流或者非靶血管栓塞的问题,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予以解决:
[0007]一种用于肝动脉栓塞用带侧孔球囊微导管,包括微导管本体和引导导丝,所述微导管本体内设有平行的导丝通道和球囊通道,所述导丝通道的前端开口和后端开口分别位于微导管本体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微导管本体的前端设有与球囊通道前端开口相连通的球囊;还包括封堵导丝、设置在微导管本体内且与导丝通道相平行的侧孔通道,在所述球囊前方的微导管本体侧壁上开有侧孔,所述侧孔作为侧孔通道的前端开口。
[0008]进一步的,所述球囊通道的后端开口设置在微导管本体后端侧壁上,且与所述球囊注液管相连通。
[0009]进一步的,所述侧孔通道的前端开口设置在微导管本体后端侧壁上,且与所述侧孔注液管相连通。
[0010]进一步的,所述封堵导丝的前端为螺旋段,所述螺旋段直径不小于导丝通道。
[0011]进一步的,所述螺旋段配置有直径小于所述导丝通道的管套。
[0012]进一步的,所述微导管本体的前端、交换导丝的前端、侧孔对应的微导管本体侧壁上、封堵导丝的螺旋段后端点处、球囊的侧壁上均设有金属标记。
[0013]进一步的,所述封堵导丝长度160~170cm,所述螺旋段长度3~10cm,螺旋段外廓直径为3~8mm。
[0014]进一步的,所述微导管本体长度135~150cm,所述球囊距离导管头端1.5~2cm,所述侧孔距离球囊为0.5~0.8cm。
[0015]进一步的,所述引导导丝长度150~160cm。
[0016]进一步的,所述球囊为圆柱形球囊,其长度范围3~8mm。
[0017]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8]本技术非常适用于肝动脉栓塞化疗术中,肿瘤范围与动脉间为纤细、锐角的血管造成插管困难的情况。通过设置侧孔通道和侧孔,能够使药物的流向范围得到准确控制,实现肿瘤区域的靶向送药,使得治疗更彻底;肿瘤区域是常规可以通过设置封堵导丝和球囊,能够有效避免药物反流到正常组织或者非靶血管栓塞,减少不必要为的肝功能损伤,使得治疗更加安全;能够大大减少现有微导管由于插管困难导致的过长的插管时间。另外,通过封堵导丝和侧孔的配合,能够灵活适用于多种情况。如果肿瘤血管走行自然,本技术也可以作为常规的再选择性插管后也可通过导丝通道前端开口(即端孔)给靶血管送药。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引导导丝和封堵导丝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引导导丝;(b)为封堵导丝,其前端螺旋段未置于套管中,呈现螺旋形;(c)为封堵导丝,其前端螺旋段置于套管中,呈现近似直线形。
[0021]图3为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横截面示意图。
[0023]图中各标号的含义:1、微导管本体;2、引导导丝;3、封堵导丝;4、球囊;5、导丝通道;6、球囊通道;7、侧孔通道;8、侧孔;9、球囊注入管;10、侧孔注入管;11、金属标记;12、旋转器;13、管套;14、螺旋段。
[0024]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用于肝动脉栓塞用带侧孔球囊微导管,包括微导管本体1和引导导丝2,微导管本体1内设有平行的导丝通道5和球囊通道6,导丝通道5的前端开口和后端开口分别位于微导管本体1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微导管本体1的前端设有与球囊通道6前端开口相连通的球囊4;此外,还包括封堵导丝3、设置在微导管本体1内且与导丝通道5相平行的侧孔通道7,在球囊4前方的微导管本体1侧壁上开有侧孔8,侧孔8作为侧孔通道7的前端开口。
[002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微导管对肝动脉进行药物注射的操作流程如下:
[0027]步1:常规肝动脉造影,对肝脏血管走向进行判断,确定肿瘤位置及肿瘤血管走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肝动脉栓塞用带侧孔球囊微导管,包括微导管本体和引导导丝,所述微导管本体内设有平行的导丝通道和球囊通道,所述导丝通道的前端开口和后端开口分别位于微导管本体的前端面和后端面,微导管本体的前端设有与球囊通道前端开口相连通的球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堵导丝、设置在微导管本体内且与导丝通道相平行的侧孔通道,在所述球囊前方的微导管本体侧壁上开有侧孔,所述侧孔作为侧孔通道的前端开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肝动脉栓塞用带侧孔球囊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通道的后端开口设置在微导管本体后端侧壁上,且与所述球囊注液管相连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肝动脉栓塞用带侧孔球囊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孔通道的前端开口设置在微导管本体后端侧壁上,且与所述侧孔注液管相连通。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肝动脉栓塞用带侧孔球囊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堵导丝的前端为螺旋段,所述螺旋段直径不小于导丝通道。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肝动脉栓塞用带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创业
申请(专利权)人:何创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