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肠留置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3821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小肠留置导管,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导管、连接线、连接固定环、两个环状气囊和两个气囊管,导管的头端闭合,导管的末端设置有注吸孔道,注吸孔道与导管连通,导管的头端设置有多个侧孔,导管的头端设置有连接固定环,连接线头端与导管的头端连接;两个环状气囊沿导管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于导管的头端,各环状气囊均固定套设于导管的外周面上,多个侧孔均位于两个环状气囊之间,各气囊管的一端位于导管的末端的外部并设置有注入孔,各气囊管的另一端伸至导管中并穿过导管的侧壁与一个环状气囊连通。该小肠留置导管能够实现长期精准固定,达到了长期治疗的目的,能够对小肠病变局部进行注药保留灌肠,进而提升了治疗效果。而提升了治疗效果。而提升了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肠留置导管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小肠留置导管。

技术介绍

[0002]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小肠炎症性肠病、肠道菌群失调粪菌移植技术、小肠梗阻的灌肠管,大多小肠留置导管通过气囊固定,容易随着肠道蠕动改变位置,或者需要在X线辅助下留置,增加患者和医生的放射危害,或者注射药物不能在病变部分长时间留置。直肠、乙状结肠可以局部保留灌肠,相比单一口服药物更有效、副作用更小,因此,目前小肠炎症性肠病内科药物治疗与大肠炎症性肠病尤其是病变位于直肠、乙状结肠时的治疗相比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小肠留置导管,能够实现长期精准固定,达到了长期治疗的目的,能够对小肠病变局部进行注药保留灌肠,进而提升了治疗效果。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小肠留置导管,包括导管、连接线、连接固定环、两个环状气囊和两个气囊管,所述导管的头端闭合,所述导管的末端设置有注吸孔道,所述注吸孔道与所述导管连通,所述导管的头端设置有多个侧孔,所述导管的头端设置有连接固定环,所述连接线包括连接线头端和连接线尾端,所述连接线头端与所述导管的头端连接,所述导管和所述连接线用于与小肠镜配合使用;两个所述环状气囊沿所述导管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导管的头端,各所述环状气囊均固定套设于所述导管的外周面上,多个所述侧孔均位于两个所述环状气囊之间,各所述气囊管的一端位于所述导管的末端的外部并设置有注入孔,各所述气囊管的另一端伸至所述导管中并穿过所述导管的侧壁与一个所述环状气囊连通。
[0006]优选地,还包括两个封止塞,一个所述封止塞用于安装于一个所述注入孔上。
[0007]优选地,所述导管的头端两侧均设置有多个所述侧孔,且所述导管的头端两侧的所述侧孔错开设置。
[0008]优选地,所述导管的头端两侧均设置有五个所述侧孔。
[0009]优选地,所述连接固定环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接固定环设置于所述导管的同一侧。
[0010]优选地,所述连接固定环的材质为软质可变形材料,所述导管和所述环状气囊的材质为医用级硅橡胶。
[0011]优选地,所述注吸孔道设置为两个。
[0012]优选地,所述导管的长度为4

5m,所述导管的外径为14mm,所述导管的外侧壁上设置有刻度线。
[0013]优选地,所述连接线的长度为6m,所述连接线的直径0.8mm,所述连接线采用尼龙材质。
[0014]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
[0015]本技术中的小肠留置导管,包括导管、连接线、连接固定环、两个环状气囊和两个气囊管,采用连接线穿过小肠镜实现导管的留置,避免了导管在小肠腔内打结,易于实现导管的留置,且通过连接固定环及组织夹使得导管固定牢固,可见,本技术中的导管在小肠镜引导下可以置入小肠任何一个部位并可固定,导管深度可直达病灶处,并固定达到长期治疗的目的。同时通过设置两个环状气囊,导管在小肠中固定好之后,可以通过气囊管向环状气囊中充入气体或水,使得环状气囊与小肠壁相接触,此时再通过导管注入药液,药液由侧孔进入病变部位,在两个环状气囊产生的两侧封闭作用下能够防止注入的药液过快流过病变部位,而达到小肠病变局部注药保留灌肠的目的,进而提升治疗效果,本技术中的小肠留置导管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和成本低廉的优点,便于临床使用及推广。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小肠留置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0019]图3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
[0020]图4为图1中C处的放大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100、小肠留置导管;1、导管;2、连接线头端;3、连接线尾端;4、第一侧孔;5、第二侧孔;6、第三侧孔;7、第四侧孔;8、第五侧孔;9、第六侧孔;10、第七侧孔;11、第八侧孔;12、第九侧孔;13、第十侧孔;14、第一连接固定环;15、第二连接固定环;16、刻度线;17、第一环状气囊;18、第二环状气囊;19、第一气囊管;20、第二气囊管;21、第一注入孔;22、第二注入孔;23、第一注吸孔道;24、第二注吸孔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肠留置导管,能够实现长期精准固定,达到了长期治疗的目的,能够对小肠病变局部进行注药保留灌肠,进而提升了治疗效果。
[0024]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25]如图1

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小肠留置导管100,包括导管1、连接线、连接固
定环、两个环状气囊和两个气囊管,导管1的头端闭合,导管1的末端设置有注吸孔道,注吸孔道与导管1连通,注吸孔道可以连接注射器向小肠腔内注入药物或者连接负压吸引器吸引小肠腔内分泌物,进而实现灌注或减压,导管1的头端设置有多个侧孔,侧孔用于药物注射及吸引小肠腔内分泌物,导管1的头端设置有连接固定环,通过小肠镜引入组织夹穿过连接固定环夹毕小肠粘膜从而达到固定导管1的作用,连接线包括连接线头端2和连接线尾端3,连接线头端2与导管1的头端连接,导管1和连接线用于与小肠镜配合使用。两个环状气囊沿导管1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于导管1的头端,各环状气囊均固定套设于导管1的外周面上,多个侧孔均位于两个环状气囊之间,各气囊管的一端位于导管1的末端的外部并设置有注入孔,各气囊管的另一端伸至导管1中并穿过导管1的侧壁与一个环状气囊连通。
[0026]本实施例中采用连接线穿过小肠镜实现导管1的留置,避免了导管1在小肠腔内打结,易于实现导管1的留置,且通过连接固定环及组织夹使得导管1固定牢固,可见,本实施例中的导管1在小肠镜引导下可以置入小肠任何一个部位并可固定,导管1深度可直达病灶处,即能够实现长期精准固定,进而达到长期治疗的目的。同时通过设置两个环状气囊,导管1在小肠中固定好之后,可以通过气囊管向环状气囊中充入气体或水,使得环状气囊与小肠壁相接触,此时再通过导管1注入药液,药液由侧孔进入病变部位,在两个环状气囊产生的两侧封闭作用下能够防止注入的药液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肠留置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连接线、连接固定环、两个环状气囊和两个气囊管,所述导管的头端闭合,所述导管的末端设置有注吸孔道,所述注吸孔道与所述导管连通,所述导管的头端设置有多个侧孔,所述导管的头端设置有连接固定环,所述连接线包括连接线头端和连接线尾端,所述连接线头端与所述导管的头端连接,所述导管和所述连接线用于与小肠镜配合使用;两个所述环状气囊沿所述导管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导管的头端,各所述环状气囊均固定套设于所述导管的外周面上,多个所述侧孔均位于两个所述环状气囊之间,各所述气囊管的一端位于所述导管的末端的外部并设置有注入孔,各所述气囊管的另一端伸至所述导管中并穿过所述导管的侧壁与一个所述环状气囊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肠留置导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两个封止塞,一个所述封止塞用于安装于一个所述注入孔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肠留置导管,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胜玉杨德昌赵峻秀
申请(专利权)人: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武威医学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