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是涉及一种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规划和支持,电动汽车越来越普及的同时也伴随着很多终端体验的问题,例如:车辆续驶里程短,车辆的碰撞安全以及车辆热失控安全等问题,因此,电动汽车的轻量化和集成化设计显的尤为重要。
[0003]在相关技术中,电动汽车的左右门槛梁易受到外力的撞击,易发生损坏,并且形变的左右门槛梁易挤压左右门槛梁之间的电池,从而造成电池的损坏,进而造成电动汽车的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车辆,该车辆的左门槛梁和右门槛梁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吸能结构,可以提升左门槛梁和右门槛梁的结构强度,从而可以提升多个电池单体的可靠性。
[000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包括:底盘,所述底盘包括:左门槛梁、右门槛梁、前横梁和后横梁,所述前横梁连接于所述左门槛梁和所述右门槛梁之间,所述后横梁连接于所述左门槛梁和所述右门槛梁之间,所述左门槛梁、所述右门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所述底盘包括:左门槛梁、右门槛梁、前横梁和后横梁,所述前横梁连接于所述左门槛梁和所述右门槛梁之间,所述后横梁连接于所述左门槛梁和所述右门槛梁之间,所述左门槛梁、所述右门槛梁、所述前横梁和所述后横梁共同限定出容纳空间,所述左门槛梁和所述右门槛梁中的至少一个设置有吸能结构,所述吸能结构包括:多个加强筋,多个所述加强筋设置于所述左门槛梁和所述右门槛梁中的至少一个内,以将内部腔室分隔成多个第一吸能腔;多个电池单体,多个所述电池单体顺次排布且相连接,多个所述电池单体设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结构包括:中吸能部,所述中吸能部内形成有第二吸能腔,多个所述加强筋在所述中吸能部的外周上间隔分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吸能部的横截面为多边形,多个所述加强筋的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中吸能部的多个边线处且另一端分别连接于所述左门槛梁和所述右门槛梁中的至少一个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吸能部的横截面为六边形,其中两边与所述左门槛梁和/或右门槛梁平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还包括:内隔梁,所述内隔梁设置于所述容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永强,梁宏伟,刘崇威,李岩,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