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显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4266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平面显示器包括:前玻璃板;基板;阴极;门电极;荧光屏和金属衬膜;以及矩阵状的隔离物。该前玻璃板至少部分地透明。该基板被安排经真空空间对着前玻璃板。该阴极形成在基板上,并具有由纳管状纤维制成的电子发射源。该门电极具有沿垂直于基板的方向的电子-穿过孔,并且被安排在真空空间内,而远离阴极而对着基板。该荧光屏和金属衬膜被顺序堆叠在对着基板的前玻璃板的表面上。该矩阵状的隔离物被堆叠在门电极和前玻璃板之间,并具有每个均对应电子-穿过孔的多个开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其中从电子发射源发出的电子碰撞在荧光体(phosphor)以发光的平面显示器
技术介绍
通常,作为诸如FED(场发射显示器)或平面真空荧光显示器的显示装置(其中从用作阴极的电子-发射源发射出的电子碰撞在反电极上的由荧光体形成的发光部上以发光),可以获得平面显示器。在近年来,作为此种类型的平面显示器,已提出了多种使用诸如碳纳(nano)管或碳纳纤维的纳管状纤维作为电子发射源的类型。如图5所示,日本专利公开No.2002-343281(参考1)中描述的一种平面显示器具有由玻璃或相类似物制成的基板101;和至少部分透明的前玻璃板103。经隔离玻璃框(未示出),该基板101和前玻璃板103被安排以预间隙相互相对,并且采用软熔烧结玻璃(low-melting fritglass),该基板101和前玻璃板103被粘附到隔离玻璃框以形成封套部。该封套的内部保持在10.5Pa级的真空度。门电极结构120被设置在封套内以实质上平行于基板101和前玻璃板103。多个基板肋102形成在基板101的一个表面上而以预定间隔相互平行。作为电子发射源的诸如碳纳管或碳纳纤维的纳管状纤维被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面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部分透明的前玻璃板(21);    被布置经真空空间对着所述前玻璃板的基板(101);    形成在所述基板上并具有由纳管状纤维制成的电子发射源的阴极(110);    门电极(123),所述门电极(123)具有沿垂直于所述基板的方向的电子穿过孔(125),并被布置在真空空间内,远离所述阴极以对着所述基板;     被顺序堆叠在对着所述基板的所述前玻璃板的表面上的荧光屏(23B,23G,23R)和阳极(24);以及    矩阵状的隔离物(10),该矩阵状的隔离物(10)被堆叠在所述门电极和前玻璃板之间,并具有每个均对应于电子穿过孔的多个开口(13)。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4-3-19 2004-0807401.一种平面显示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部分透明的前玻璃板(21);被布置经真空空间对着所述前玻璃板的基板(101);形成在所述基板上并具有由纳管状纤维制成的电子发射源的阴极(110);门电极(123),所述门电极(123)具有沿垂直于所述基板的方向的电子穿过孔(125),并被布置在真空空间内,远离所述阴极以对着所述基板;被顺序堆叠在对着所述基板的所述前玻璃板的表面上的荧光屏(23B,23G,23R)和阳极(24);以及矩阵状的隔离物(10),该矩阵状的隔离物(10)被堆叠在所述门电极和前玻璃板之间,并具有每个均对应于电子穿过孔的多个开口(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屏,还包括以预定间隔从所述前玻璃板向所述隔离物垂直延伸的多个前肋(22),其中所述荧光屏和阳极被布置在由所述前肋夹在中间的所述前玻璃板的区域内。3.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谷纯子上村佐四郎
申请(专利权)人:诺利塔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