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曹勇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脑室连接部的扩张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3398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用于脑室内脑脊液通路易发生狭窄处,如中脑导水管和室间孔等处的支撑扩张器,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脑室连接部的扩张器,包括扩张器本体,所述扩张器本体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扩张器本体受外力作用时收缩、外力消失后扩张;所述扩张器本体上部为上端口部,所述扩张器本体下部为下端口部,所述上端口部的直径大于所述下端口部的直径,所述扩张器本体的直径自上端口部向下端口部方向等差递减或非等差递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在内镜或外科显微镜下通过专用放置装置放置,通过扩张器本体对脑室间狭窄处进行支撑扩张;配合扩张器上附着的具有抑制炎性反应的药物层的释放预防再狭窄的发生;通过生物可吸收材料的扩张器本体减少术后异物存留。体减少术后异物存留。体减少术后异物存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脑室连接部的扩张器


[0001]本技术涉及神经科内镜技术和显微外科中对脑室内脑脊液通路易发生狭窄处,特别是对中脑导水管和室间孔进行支撑扩张的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脑室连接部的扩张器。

技术介绍

[0002]中脑导水管、室间孔等脑室间连接部狭窄造成的脑积水是脑出血等神经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是目前危害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因素,并发症发生率高。这种脑室间连接部狭窄的病理过程为脑出血等原因导致的脑室壁细胞炎症反应,造成局部狭窄或闭塞。目前尚无较好的预防方法,现有的治疗方法为脑室穿刺外引流、脑室底造瘘、脑室腹腔分流等,前述治疗方法均为有创或永久植入性治疗。
[0003]脑导水管成型术具有去除脑积水患者对分流管的依赖、手术创伤小等优势。但是导水管成型术后导水管再狭窄率高,可达到50%。导水管成型后再狭窄率高的原因在于,脑室壁细胞炎症反应,造成局部狭窄或闭塞。目前国内外神经科医师尝试导水管成型后放置导管,但现有导管放置困难、容易移位,其原因在于,导管在脑室间狭窄连接部处无有效固定结构,容易发生上下滑动。同时,导管需要永久植入,且为脑内异物,易引发局部炎症,加重狭窄;导管孔径偏小,容易堵塞。
[0004]前述治疗中脑导水管、室间孔等脑室间狭窄连接部的术后效果不理想,本申请人尝试采用其他方式来改善前述术后效果,例如采用扩张器等方式治疗和预防脑室间连接部的狭窄问题。但现有技术中并无该类型的扩展器,常见的多为血管支架等应用于血管中的支撑器。如中国技术专利CN210447293U公开的一种强度高的可降解血管支架,包括支架主体和球囊主体,所述支架主体的内部均匀等距开设有细孔,且细孔的内部安置有药物,所述支架主体的外表面连接有第一覆膜,且支架主体的内表面安装有第二覆膜,所述球囊主体安置于第二覆膜的内侧,且球囊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内腔,所述球囊主体的右端开设有接口,且接口的内部固定有密封塞。再如中国技术专利CN208404997U公开的一种静脉血管自膨支架,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由镍钛合金管切割后定型而成;所述本体包括:中间网状支撑部,所述中间网状支撑部包括至少两个沿周向或沿周向呈一定倾斜角的方向依次连接形成S或倒S波浪形的环状排列结构,相邻的环状结构通过至少一个连接杆相连;分别设置在中间网状支撑部的两端头部,所述头部包括头端支撑主体和用于连接头端主体和中间网状支撑部之间的至少一个连接结构,所述头端支撑主体为菱形基本单元依次连接形成的网环。又如中国技术专利CN208989271U公开的一种可降解局部密网支架,包括,所述中密网支架部分有Ⅰ型网眼支架和Ⅱ型网眼支架两种型号,在密网支架内部固定安装有球囊,所述球囊内部设置有球囊导管。前述专利的工作原理类似,均是利用支架自身的弹性对血管起到支撑作用。但前述专利并不适用脑室间连接部狭窄的治疗,一是形状、支撑力等受限于血管和脑室间连接部的不同生理构造,其无法应用于脑室间连接部的治疗,脑室间连接部的直径并非等径,而同类型的血管的直径多为等径的,前述专利的导管直径为等径、球囊
为等差变径;二是血管支架因为需在X线下放置,材料中需要含有X线显影的成分,本技术可为生物可吸收材料制作,适用神经系统内的特殊环境要求。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专门用于中脑导水管和室间孔的扩张器,通过设置非等径的扩张器对脑室间连接部进行支撑,以解决连接部再狭窄的问题,并利用扩张器的非等径直径进行限位以解决滑动移位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用于中脑导水管和室间孔的扩张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用于中脑导水管和室间孔的扩张器,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扩张器本体,所述扩张器本体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扩张器本体受外力作用时收缩、外力消失后扩张;所述扩张器本体上部为上端口部,所述扩张器本体下部为下端口部,所述上端口部的直径大于所述下端口部的直径,所述扩张器本体的直径自上端口部向下端口部方向等差递减或非等差递减。
[0008]优选的,所述扩张器本体还包括收缩部,所述收缩部位于所述扩张器本体上靠近所述上端口部的位置处,所述收缩部的直径小于所述上端口部的直径、大于所述下端口部的直径。
[0009]优选的,所述扩张器本体于所述上端口部处向内延伸形成上连接部,所述扩张器本体于所述下端口部处向内延伸形成下连接部,所述上连接部和所述下连接部之间穿设有管路,所述管路与所述上、下连接部的连接处密封连接,所述管路邻近所述下连接部的端部为密封端、邻近所述上连接部的端部为开口端,所述管路位于所述扩张器本体内部的管壁上设有通孔。
[0010]优选的,所述管路的开口端设有双向阀门。
[0011]优选的,所述扩张器本体内部设有弹性球囊。
[0012]优选的,所述扩张器本体采用弹性金属材料制成。
[0013]优选的,所述扩张器本体采用弹性橡胶材料制成。
[0014]优选的,所述扩张器本体表面涂覆有抑制炎性反应的药物层。
[0015]优选的,所述扩张器本体的内外表面均为网状结构,内外表面上相对应的网孔相互连通。
[0016]优选的,所述扩张器本体采用弹性可吸收材料制成。
[0017]本技术使用时,在神经科内镜或显微镜下,首先放入柔性导丝,然后通过柔性导丝的引导放入鞘管,鞘管的最前端抵达病灶位置处,本技术的扩张器从鞘管中进入到病灶处,利用扩展器对病灶处,例如中脑导水管、室间孔、三脑室造痿口等脑室间狭窄连接部,进行扩张、支撑,实现一次操作即可扩张及持续支撑的目的。并利用抑制炎性反应的药物层,抑制炎症发作,减少再狭窄的发生概率;利用可吸收材料的扩张器本体,减少术后体内异物存留的问题。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9]①
本技术利用扩张器本体的弹性对脑室间连接部进行支撑,特别是对中脑导水管和室间孔等狭窄连接部进行支撑,从而减少术后再狭窄的发生概率;
[0020]②
本技术利用扩张器本体上大下小的形状,在扩张脑室间连接部的同时,上端口部位于狭窄连接部的上口处,从而将扩张器本体卡置于狭窄连接部的上口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导管放置困难、容易移位的技术问题,实现了扩张器的有效定位和有效固定;
[0021]③
本技术在扩张器本体表面涂覆抑制炎性反应的药物层,例如地塞米松药物层,从而抑制炎症的发生,进一步减少了术后再狭窄的发生概率;
[0022]④
本技术利用收缩部使得扩张器本体形成漏斗形状,与脑脊液流动方向一致,从而便于扩张器本体的定位和固定,方便扩张器的置入和固定;
[0023]⑤
本技术通过设置弹性球囊,进一步增强了扩张器本体的支撑力,对于病情较严重的病灶处,利用扩张器本体自身的弹性无法有效支撑开狭窄连接部,此时利用弹性球囊进行充气,从而增强了本技术的支撑力,进而有效扩张狭窄的连接部;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脑室连接部的扩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扩张器本体(4),所述扩张器本体(4)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扩张器本体(4)受外力作用时收缩、外力消失后扩张;所述扩张器本体(4)上部为上端口部(3),所述扩张器本体(4)下部为下端口部(5),所述上端口部(3)的直径大于所述下端口部(5)的直径,所述扩张器本体(4)的直径自上端口部(3)向下端口部(5)方向等差递减或非等差递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器本体(4)还包括收缩部(7),所述收缩部(7)位于所述扩张器本体(4)上靠近所述上端口部(3)的位置处,所述收缩部(7)的直径小于所述上端口部(3)的直径、大于所述下端口部(5)的直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扩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张器本体(4)于所述上端口部(3)处向内延伸形成上连接部(2),所述扩张器本体(4)于所述下端口部(5)处向内延伸形成下连接部(6),所述上连接部(2)和所述下连接部(6)之间穿设有管路(1),所述管路(1)与所述上、下连接部的连接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勇何蕲恒
申请(专利权)人:曹勇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