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轮车辆的支撑装置及两轮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3332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两轮车辆的支撑装置及两轮车辆,支撑装置包括固定座;驱动机构,驱动机构设在固定座上;旋臂机构,旋臂机构连接驱动机构,旋臂机构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能向上收起或向下释放;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可上下摆动地设在旋臂机构上,支撑机构具有弹性件,弹性件远离支撑机构的摆动端且连接旋臂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支撑机构支撑在地面上,防止两轮车辆倾倒,提高两轮车辆的安全性,提高自动化水平;通过将支撑机构可摆动地设在旋臂机构上,支撑机构具有一定缓冲作用,减少支撑机构与地面接触时的震动,提高用户体验及支撑装置的使用寿命。提高用户体验及支撑装置的使用寿命。提高用户体验及支撑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两轮车辆的支撑装置及两轮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两轮车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两轮车辆的支撑装置及两轮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两轮车辆在车辆停车状态或缓慢行驶状态中依靠使用者的双腿辅助支撑车体,防止车体倾倒。虽然有些两轮车辆具有辅助支撑机构,但是辅助支撑机构需要使用者手动操作实现辅助支撑,而且这些辅助支撑机构在与地面接触时缺少缓冲,造成辅助支撑机构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两轮车辆的支撑装置。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5]一种两轮车辆的支撑装置,包括:固定座;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设在所述固定座上;旋臂机构,所述旋臂机构连接所述驱动机构,所述旋臂机构在所述驱动机构的驱动下能向上收起或向下释放;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可上下摆动地设在所述旋臂机构上,所述支撑机构具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远离所述支撑机构的摆动端且连接所述旋臂机构。
[0006]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两轮车辆的支撑装置,通过设置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支撑机构支撑在地面上,防止两轮车辆倾倒,提高两轮车辆的安全性,相比较现有技术,本申请的支撑装置设置驱动机构驱动减少人工操作,提高自动化水平;通过将支撑机构可上下摆动地设在旋臂机构上,支撑机构在接触地面时可以具有一定缓冲,减少支撑机构与地面接触时的震动,提高用户体验及支撑装置的使用寿命。
[0007]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车辆的内饰件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000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旋臂机构包括:旋转臂,所述旋转臂的顶部具有第一容槽,所述固定座位于所述第一容槽内,所述第一容槽的相对两槽壁可枢转地连接所述固定座,以使所述旋转臂可在所述固定座上转动,所述旋转臂的底部具有第二容槽;承接臂,所述承接臂设在所述第二容槽内,所述承接臂连接所述旋转臂,所述支撑机构设在所述承接臂上。
[000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容槽位于所述旋臂机构的旋转方向的两端具有弧形部;所述固定座位于所述旋臂机构的旋转方向的两端具有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所述上限位块具有上弧形槽,所述上弧形槽能配合在一所述弧形部上,所述下限位块具有下弧形槽,所述下弧形槽能配合在另一所述弧形部上。
[00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旋转臂包括:第一旋臂,所述第一旋臂具有第一圆槽,所述固定座具有第一环形凸部,所述第一环形凸部套设在第一圆槽上;第二旋臂,所述第二旋臂具有第二圆槽,所述固定座具有第二环形凸部,所述第二环形凸部套设在第
二圆槽上,所述固定座具有容纳孔,所述第二旋臂具有避让孔,所述驱动机构穿设在所述容纳孔和所述避让孔内,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旋臂。
[0011]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旋臂可拆卸地设在所述第二旋臂上。
[0012]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一耐磨件,所述第一耐磨件设在所述第一圆槽和所述第一环形凸部之间;第二耐磨件,所述第二耐磨件设在所述第二圆槽和所述第二环形凸部之间。
[00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一检测件,所述第一检测件设在所述旋臂机构的靠近所述支撑机构的一端,所述旋臂机构向下释放的过程中所述支撑机构能触地并相对所述旋臂机构上摆,所述支撑机构上摆至预设位置时所述第一检测件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停止。
[00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第二检测件,所述第二检测件设在所述固定座上,所述旋臂机构向上收起并到达设定位置时所述第二检测件控制所述驱动机构停止。
[00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通过销轴转动连接所述旋臂机构,所述弹性件设在所述安装座上;滚动轮,所述滚动轮可枢转地设在所述安装座上。
[0016]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两轮车辆。
[001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18]一种两轮车辆,包括:车辆主体,所述车辆主体包括车架和设在所述车架上的驱动轮;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设在所述驱动轮的至少一侧,所述支撑装置为上述的两轮车辆的支撑装置。所述两轮车辆和所述支撑装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19]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0]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支撑装置的剖视图;
[0021]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支撑装置的部分剖视图;
[0022]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固定座与第一旋臂、第二旋臂的配合示意图;
[0023]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支撑装置的爆炸示意图;
[0024]图5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安装座与承接臂的配合示意图;
[0025]图6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第二检测件的位置示意图;
[0026]图7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两轮车辆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
[0028]100

两轮车辆的支撑装置,
[0029]10

固定座,11

上限位块,111

上弧形槽,12

下限位块,121

下弧形槽,13

第一环形凸部,14

第二环形凸部,15

容纳孔,
[0030]20

驱动机构,
[0031]30

旋臂机构,31

旋转臂,313

第一容槽,3131

弧形部,314

第二容槽,311

第一旋臂,3111

第一圆槽,312

第二旋臂,3121

第二圆槽,3122

避让孔,32

承接臂,
[0032]40

支撑机构,41

安装座,42

滚动轮,43

弹性件,44

销轴,
[0033]50

第一耐磨件,60

第二耐磨件,70

第一检测件,80

第二检测件,
[0034]90

减速器,911

第一齿圈,913

第一行星架,921

第二齿圈,9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轮车辆的支撑装置(100),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座(10);驱动机构(20),所述驱动机构(20)设在所述固定座(10)上;旋臂机构(30),所述旋臂机构(30)连接所述驱动机构(20),所述旋臂机构(30)在所述驱动机构(20)的驱动下能向上收起或向下释放;支撑机构(40),所述支撑机构(40)可上下摆动地设在所述旋臂机构(30)上,所述支撑机构(40)具有弹性件(43),所述弹性件(43)远离所述支撑机构(40)的摆动端且连接所述旋臂机构(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轮车辆的支撑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臂机构(30)包括:旋转臂(31),所述旋转臂(31)的顶部具有第一容槽(313),所述固定座(10)位于所述第一容槽(313)内,所述第一容槽(313)的相对两槽壁可枢转地连接所述固定座(10),以使所述旋转臂(31)可在所述固定座(10)上转动,所述旋转臂(31)的底部具有第二容槽(314);承接臂(32),所述承接臂(32)设在所述第二容槽(314)内,所述承接臂(32)连接所述旋转臂(31),所述支撑机构(40)设在所述承接臂(32)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两轮车辆的支撑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槽(313)位于所述旋臂机构(30)的旋转方向的两端具有弧形部(3131);所述固定座(10)位于所述旋臂机构(30)的旋转方向的两端具有上限位块(11)和下限位块(12),所述上限位块(11)具有上弧形槽(111),所述上弧形槽(111)能配合在一所述弧形部(3131)上,所述下限位块(12)具有下弧形槽(121),所述下弧形槽(121)能配合在另一所述弧形部(3131)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两轮车辆的支撑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臂(31)包括:第一旋臂(311),所述第一旋臂(311)具有第一圆槽(3111),所述固定座(10)具有第一环形凸部(13),所述第一环形凸部(13)套设在第一圆槽(3111)上;第二旋臂(312),所述第二旋臂(312)具有第二圆槽(3121),所述固定座(10)具有第二环形凸部(14),所述第二环形凸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学钦吴茂柱刘航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传动科技河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