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水一体化预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3105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10: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污水一体化预处理装置,包括机身、上盖板、控制器、水泵、沉淀池、第一滤池、第二滤池、第三滤池以及净水池,机身上端设有上盖板,机身左侧面偏上位置与注水管相连接,机身前侧面右侧位置与固定座相连接,固定座上端设有控制器,控制器上设有显示屏,机身右侧面偏下位置设有连接管,连接管右侧与水泵相连接,水泵上方与出水管相连接,机身后端面左侧位置设有密封挡板,机身内部左侧设有沉淀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将沉淀池、第一滤池、第二滤池以及第三滤池设计于同一装置中,所以能在同一装置中完成雨水与淤泥混合污水的预处理工作,提高了处理效率。效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水一体化预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污水一体化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处理是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村镇污水主要由生活污水和农业废水组成。生活污水成分比较固定,主要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等有机物,比较适合于细菌的生长,成为细菌、病毒生存繁殖的场所,但生活污水一般不含有毒性,且具有一定的肥效,可用来灌溉农田。农业废水的成分则多种多样,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方,不同发展目标的村镇,其废水需要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在处理污水时,为减小污水排放量及其复杂程度,应结合国家正在大力推广的沼气池建设,将生活用水中的冲厕用水(黑水)和其他生活用水(灰水)分开。灰水用自然净化系统处理,黑水以及人畜粪便经厌氧沼气池处理,不但可以降低污水的排放量、复杂程度和处理费用,而且对发展农村清洁新能源,保护人居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污水处理站的作用是对生产、生活污水进行处理,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是保护环境的重要设施。工业发达国家的污水处理站已经很普遍,而我国村镇的污水处理站很少,但今后会逐渐多起来,要使这些污水处理站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靠严格的排放制度、组织和管理体制来保证。
[0003]雨水与淤泥混合污水由于很少受到化学污染,所以是比较容易处理的污水,如何提高其预处理效率是处理这一类污水的关键,因此我们需要设计一种装置用于解决雨水与淤泥混合污水处理中预处理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污水一体化预处理装置,旨在解决雨水与淤泥混合污水处理中预处理效率较低的问题。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污水一体化预处理装置,包括机身、上盖板、控制器、水泵、沉淀池、第一滤池、第二滤池、第三滤池以及净水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上端设有所述上盖板,所述机身左侧面偏上位置与注水管相连接,所述机身前侧面右侧位置与固定座相连接,所述固定座上端设有所述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上设有显示屏,所述机身右侧面偏下位置设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右侧与所述水泵相连接,所述水泵上方与出水管相连接,所述机身后端面左侧位置设有密封挡板,所述机身内部左侧设有所述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右侧设有所述第一滤池,所述沉淀池与所述第一滤池之间设有隔网,所述第一滤池右侧设有所述第二滤池,所述第一滤池与所述第二滤池之间设有第一滤网,所述第二滤池右侧设有所述第三滤池,所述第二滤池与所述第三滤池之间设有第二滤网,所述第三滤池右侧设有所述净水池,所述第三滤池与所述净水池之间设有第三滤网,所述连接管左侧与管罩相连接,所述水泵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0006]更进一步地,所述机身内壁材质为SUS304。
[0007]更进一步地,所述上盖板与所述机身的连接方式为磁吸式连接。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为LED电子显示屏。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滤网孔径为10mm,所述第二滤网以及所述第三滤网孔径为3mm。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滤池内填充滤料为鹅卵石。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滤池内填充滤料为小石英石。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滤池内填充滤料为石英砂。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将沉淀池、第一滤池、第二滤池以及第三滤池设计于同一装置中,所以能在同一装置中完成雨水与淤泥混合污水的预处理工作,提高了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第一视角图;
[0015]图2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第二视角图;
[0016]图3是本技术整体结构第三视角图;
[0017]图4是机身内部结构第一视角图;
[0018]图5是机身内部结构第二视角图;
[0019]图6是图5中A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1]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器3以及水泵4的结构、供电关系和控制程序均为现有技术,为本
人员的公知常识,在此不做赘述。
[0022]如图1

图6所示一种污水一体化预处理装置,包括机身1、上盖板2、控制器3、水泵4、沉淀池5、第一滤池6、第二滤池7、第三滤池8以及净水池9,机身1上端设有上盖板2,上盖板2用于密封机身1,机身1左侧面偏上位置与注水管101相连接,污水从注水管101注入机身1内,机身1前侧面右侧位置与固定座301相连接,固定座301用于固定控制器3,固定座301上端设有控制器3,控制器3用于控制本技术运行,控制器3上设有显示屏302,显示屏302用于显示工作参数,机身1右侧面偏下位置设有连接管102,连接管102用于连接机身1与水泵4,连接管102右侧与水泵4相连接,水泵4用于将预处理后的水泵出,水泵4上方与出水管401相连接,机身1后端面左侧位置设有密封挡板103,打开密封挡板103后排出沉淀池5内的沉淀物,机身1内部左侧设有沉淀池5,沉淀池5用于沉淀污水中的大颗粒杂质,沉淀池5右侧设有第一滤池6,沉淀池5与第一滤池6之间设有隔网501,第一滤池6右侧设有第二滤池7,第一滤池6与第二滤池7之间设有第一滤网601,第二滤池7右侧设有第三滤池8,第二滤池7与第三滤池8之间设有第二滤网701,第一滤池6、第二滤池7以及第三滤池8用于对污水进行分级过滤,第三滤池8右侧设有净水池9,第三滤池8与净水池9之间设有第三滤网801,连接管
102左侧与管罩104相连接,管罩104用于稳定水流,水泵4与控制器3电连接,控制器3与外部电源电连接。
[0023]机身1内壁材质为SUS304,SUS304材质物化性能稳定,不易腐蚀。
[0024]上盖板2与机身1的连接方式为磁吸式连接,便于上盖板2的安装与拆卸。
[0025]显示屏302为LED电子显示屏,LED电子显示屏显示清晰。
[0026]第一滤网601孔径为10mm,第二滤网701以及第三滤网801孔径为3mm,避免滤池中的滤料发生泄露。
[0027]第一滤池6内填充滤料为鹅卵石,用于滤除水中大颗粒杂质。
[0028]第二滤池7内填充滤料为小石英石,用于滤除水中小颗粒杂质。
[0029]第三滤池8内填充滤料为石英砂,用于滤除水中微粒杂质。
[0030]工作原理:
[0031]本技术在用于雨水与淤泥混合污水的预处理时,首先将控制器3与外部电源接通,污水从注水管101注入机身1中的沉淀池5,在沉淀池5中大块杂质沉至沉淀池5底部,工作结束后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一体化预处理装置,包括机身(1)、上盖板(2)、控制器(3)、水泵(4)、沉淀池(5)、第一滤池(6)、第二滤池(7)、第三滤池(8)以及净水池(9),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上端设有所述上盖板(2),所述机身(1)左侧面偏上位置与注水管(101)相连接,所述机身(1)前侧面右侧位置与固定座(301)相连接,所述固定座(301)上端设有所述控制器(3),所述控制器(3)上设有显示屏(302),所述机身(1)右侧面偏下位置设有连接管(102),所述连接管(102)右侧与所述水泵(4)相连接,所述水泵(4)上方与出水管(401)相连接,所述机身(1)后端面左侧位置设有密封挡板(103),所述机身(1)内部左侧设有所述沉淀池(5),所述沉淀池(5)右侧设有所述第一滤池(6),所述沉淀池(5)与所述第一滤池(6)之间设有隔网(501),所述第一滤池(6)右侧设有所述第二滤池(7),所述第一滤池(6)与所述第二滤池(7)之间设有第一滤网(601),所述第二滤池(7)右侧设有所述第三滤池(8),所述第二滤池(7)与所述第三滤池(8)之间设有第二滤网(701),所述第三滤池(8)右侧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国宝罗朝群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百事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