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牛超专利>正文

一种能够自动下坡行走的拼装玩具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2126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0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够自动下坡行走的拼装玩具组件,包括重力主体、连接轴、活动支撑脚、连接板和配重块,重力主体、活动支撑脚、连接板和配重块上皆设有多个通孔,重力主体为动物形象,重力主体下部为固定支撑脚,与活动支撑脚3配合组成动物形象中的双脚结构,该双脚结构能够保持在身体重心平衡位置;连接板与重力主体的动物形象的身体轮廓一致,能通过连接轴将两者拼合;配重块根据需要设置在连接板与重力主体之间,整体结构实现前后落差,使得拼合后整个结构在一定坡度的斜面上实现自动下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双脚为支点,利用前后配重落差,在下坡的过程中的自动行走,走路姿势特别可爱,深受小朋友喜欢。深受小朋友喜欢。深受小朋友喜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够自动下坡行走的拼装玩具组件


[0001]本技术属于玩具
,具体涉及一种能够自动下坡行走的拼装玩具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所有可运动的玩具,其类型不外下列几种:(1)电动玩具;(2)发条弹簧玩具;(3)惯性玩具。其中,大部分动力来源于电力或者发条,大多价值昂贵,而且电力或者发条的寿命短,导致玩具寿命短或者更换维修周期短,频繁的更换玩具对经济造成损失的同时易使儿童产生不好的价值观;同时,缺少引导儿童开发动手能力的功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下坡行走的拼装玩具组件。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能够自动下坡行走的拼装玩具组件,包括重力主体、连接轴、活动支撑脚、连接板和配重块,重力主体、活动支撑脚、连接板和配重块上皆设有多个通孔,重力主体为动物形象,重力主体下部为固定支撑脚,与活动支撑脚配合组成动物形象中的双脚结构,该双脚结构能够保持在身体重心平衡位置;连接板与重力主体的动物形象的身体轮廓一致,能通过连接轴将两者拼合;配重块根据需要设置在连接板与重力主体之间,整体结构实现前后落差,使得拼合后整个结构在一定坡度的斜面上实现自动下坡。
[0006]进一步的,所述重力主体上四个通孔,活动支撑脚上三个通孔,连接板上三个通孔,配重块上两个通孔。
[000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中心上的通孔与活动支撑脚顶部的通孔对应,且该通孔的直径大于其他通孔的直径。
[000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为两个,分别设置在重力主体的两侧。
[0009]有益效果:本技术以双脚为支点,利用前后配重落差,在下坡的过程中的自动行走,走路姿势特别可爱,深受小朋友喜欢。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

重力主体,2

连接轴,3

活动支撑脚,4

连接板,5

配重块,6

通孔,7

固定支撑脚。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参照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16]一种能够自动下坡行走的拼装玩具组件,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重力主体1、连接轴2、活动支撑脚3、连接板4和配重块5,重力主体1、活动支撑脚3、连接板4和配重块5上皆设有多个通孔6,重力主体1为动物形象,重力主体1下部为固定支撑脚7,与活动支撑脚3配合组成动物形象中的双脚结构,该双脚结构能够保持在身体重心平衡位置;连接板4与重力主体1的动物形象的身体轮廓一致,能通过连接轴2将两者拼合;配重块5根据需要设置在连接板4与重力主体1之间,整体结构实现前后落差,使得拼合后整个结构在一定坡度的斜面上实现自动下坡。
[0017]本技术的工作原理:
[0018]找准重力主体1的中心和连接轴2的轴心拼合一体后,活动支撑脚3处于后方,在向前倾斜的过程中活动支撑脚3抬起再收拢,玩具继续前倾使重心后移活动支撑脚3承重,同时固定支撑脚7抬起完成一次完整的迈步动作,接下来这样不停活动支撑脚3和固定支撑脚7交替运动带动物体下坡。
[0019]实施例1
[0020]如图1所示,以金丝猴形象的实施例,包括重力主体1、连接轴2、活动支撑脚3、连接板4和配重块5,重力主体1上四个通孔6,活动支撑脚3上三个通孔6,连接板4上三个通孔6,配重块5上两个通孔6,
[0021]重力主体1下部为固定支撑脚7,与活动支撑脚3配合组成猴子形象中的双脚结构,该双脚结构能够保持在身体重心平衡位置;连接板4与重力主体1的猴子的身体轮廓一致,能通过连接轴2将两者拼合;配重块5根据需要设置在连接板4与重力主体1之间,整体结构实现前后落差,使得拼合后整个结构在一定坡度的斜面上实现自动下坡。
[0022]实施例2
[0023]如图2所示,以羚牛形象的实施例,包括重力主体1、连接轴2、活动支撑脚3、连接板4和配重块5,重力主体1上四个通孔6,活动支撑脚3上三个通孔6,连接板4上三个通孔6,配重块5上两个通孔6,
[0024]重力主体1下部为固定支撑脚7,与活动支撑脚3配合组成猴子形象中的双脚结构,该双脚结构能够保持在身体重心平衡位置;连接板4与重力主体1的猴子的身体轮廓一致,能通过连接轴2将两者拼合;配重块5根据需要设置在连接板4与重力主体1之间,整体结构实现前后落差,使得拼合后整个结构在一定坡度的斜面上实现自动下坡。
[0025]实施例3
[0026]如图3所示,以朱鹮形象的实施例,包括重力主体1、连接轴2、活动支撑脚3、连接板4和配重块5,重力主体1上四个通孔6,活动支撑脚3上三个通孔6,连接板4上三个通孔6,配重块5上两个通孔6,
[0027]重力主体1下部为固定支撑脚7,与活动支撑脚3配合组成猴子形象中的双脚结构,该双脚结构能够保持在身体重心平衡位置;连接板4与重力主体1的猴子的身体轮廓一致,能通过连接轴2将两者拼合;配重块5根据需要设置在连接板4与重力主体1之间,整体结构实现前后落差,使得拼合后整个结构在一定坡度的斜面上实现自动下坡。
[0028]实施例4
[0029]如图4所示,以熊猫形象的实施例,包括重力主体1、连接轴2、活动支撑脚3、连接板4和配重块5,重力主体1上四个通孔6,活动支撑脚3上三个通孔6,连接板4上三个通孔6,配重块5上两个通孔6,
[0030]重力主体1下部为固定支撑脚7,与活动支撑脚3配合组成猴子形象中的双脚结构,该双脚结构能够保持在身体重心平衡位置;连接板4与重力主体1的猴子的身体轮廓一致,能通过连接轴2将两者拼合;配重块5根据需要设置在连接板4与重力主体1之间,整体结构实现前后落差,使得拼合后整个结构在一定坡度的斜面上实现自动下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够自动下坡行走的拼装玩具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重力主体、连接轴、活动支撑脚、连接板和配重块,重力主体、活动支撑脚、连接板和配重块上皆设有多个通孔,重力主体为动物形象,重力主体下部为固定支撑脚,与活动支撑脚配合组成动物形象中的双脚结构,该双脚结构能够保持在身体重心平衡位置;连接板与重力主体的动物形象的身体轮廓一致,能通过连接轴将两者拼合;配重块根据需要设置在连接板与重力主体之间,整体结构实现前后落差,使得拼合后整个结构在一定坡度的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超
申请(专利权)人:牛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