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牛超专利>正文

插头和插座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38934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5 1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插头和插座组件,包括插头和插座;插头包括第一壳体和设置于第一壳体的第一永磁体和第一导电触点;插座包括第二壳体,设置于第二壳体的第二导电触点,第二壳体内还设置有第二永磁体、导电件和电源导体,第二导电触点与导电件电连接,导电件还与第二永磁体连接并能够随第二永磁体运动;以通过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之间的磁力驱动第二永磁体运动,进而驱动导电件朝向电源导体运动并与电源导体接触导通,实现插头和插座的电连接。该插头和插座组件只需要插头和插座在特定区域内接触即可实现导电,具有插头和插座实现电连接方便和插座不易漏电的优点。电连接方便和插座不易漏电的优点。电连接方便和插座不易漏电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头和插座组件


[0001]本技术涉及插头和插座组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插头和插座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插头和插座已广泛应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现有的插座采用在插座表面根据导通电源的极性数量,开相应的孔,孔内放置导电材料,插头采用需要导通电源的极性数量和插座上预设的孔相对应的位置布置一定长度的鳍片,当想连通电源的时候,需要将插头上的鳍片对准插座上预留的孔。现有技术的插头和插座主要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存在需要插头对准插座上的孔才能将插头插入导通电源,在黑暗或者眼睛看不到的地方造成插座和插头使用的不方便。
[0003]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插头和插座组件,以解决或至少缓解上述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插头和插座组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插座和插头插接不方便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插头和插座组件,包括:
[0006]插头和插座;
[0007]所述插头包括第一壳体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永磁体和第一导电触点;
[0008]所述插座包括第二壳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二导电触点,所述第二壳体内还设置有第二永磁体、导电件和电源导体,所述第二导电触点与所述导电件电连接,所述导电件还与所述第二永磁体连接并能够随所述第二永磁体运动;以通过所述第一永磁体和所述第二永磁体之间的磁力驱动所述第二永磁体运动,进而驱动所述导电件朝向所述电源导体运动并与所述电源导体接触导通。
[0009]可选地,所述第二永磁体的极性相同,所述第一永磁体包括第一子磁体和第二子磁体,所述第一子磁体的极性与所述第二永磁体的极性相反,所述第二子磁体与所述第二永磁体的极性相同,所述电源导体包括间隔设置的两块导电板,所述导电件设置于两块所述导电板之间。
[0010]可选地,所述第一子磁体、第二子磁体、第二永磁体、导电件的数量均为多个,所述第一子磁体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子磁体的数量。
[0011]可选地,所述第一永磁体在所述第一壳体内均匀间隔分布,所述第一子磁体围绕所述第二子磁体设置。
[0012]可选地,所述第一子磁体、第二子磁体和所述第二永磁体均为矩形磁体,所述第一子磁体呈矩形框设置,所述第二子磁体为设置于所述矩形框内的矩形块。
[0013]可选地,所述第一永磁体和所述第二永磁体均为圆形磁体,多个所述第一子磁体围绕所述第二子磁体呈环形分布。
[0014]可选地,所述第一永磁体的极性相同,所述第二永磁体包括第三子磁体和第四子磁体,所述第三子磁体的极性与所述第一永磁体的极性相反,所述第四子磁体与所述第一永磁体的极性相同,所述电源导体包括间隔设置的两块导电板,所述导电件设置于两块所述导电板之间。
[0015]可选地,所述插座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内的导电层,所述导电层分别与所述第二导电触点和所述导电件电连接。
[0016]可选地,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固定件和连接件,所述第二永磁体与所述导电件通过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固定件和所述连接件之间还设置有弹性伸缩件,以使得当磁力消失时,所述第二永磁体能够在所述弹性伸缩件的驱动下恢复至初始状态,进而使得所述导电件与所述电源导体分离而断开电路。
[0017]可选地,所述连接件包括竖杆和设置于所述竖杆上的横杆,所述第二永磁体和所述导电件分别设置于所述竖杆的两端,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横板,所述弹性伸缩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横板和所述横杆抵接。
[0018]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插头和插座组件包括插头和插座;插头包括第一壳体和设置于第一壳体的第一永磁体和第一导电触点;插座包括第二壳体,设置于第二壳体的第二导电触点,第二壳体内还设置有第二永磁体、导电件和电源导体,第二导电触点与导电件电连接,导电件还与第二永磁体连接并能够随第二永磁体运动;以通过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之间的磁力驱动第二永磁体运动,进而驱动导电件朝向电源导体运动并与电源导体接触导通。上述方案中,当插头和插座接触时,第一导电触点和第二导电触点接触,插头内的第一永磁体和插座内的第二永磁体靠近而具有较大的磁力,该磁力使得第二永磁体运动而带动与第二永磁体连接的导电件朝向电源导体运动进而与电源导体接触实现电路的导通连接。该实施例中,通过第一永磁体和第二永磁体之间的磁力实现导电件与电源导体的接通,代替了现有技术中通过插头和插孔的配合来实现电路导通的方式,在插座和插头连接中不需要在对准插头和插孔,只需要插头和插座接触即可实现导电,在光线较暗的地方或者眼睛看不见的地方尤其具有突出的优势,具有插头和插座实现电连接方便的优点。并且,该实施例将插座带电部分密封于插座内,保证插座在湿度大或者有水的环境下不会漏电,提高使用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插座内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插座内部的另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固定件、连接件和第一永磁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插座的又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5]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插头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6]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插头的另一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号说明:
[0028]1、插座;10、第二导电触点;11、第二壳体;12、第二永磁体;13、导电件;14、电源导体;141、上导电板;142、下导电板;15、导线;16、固定件;161、横板;17、连接件;171、竖杆;172、横杆;18、弹性伸缩件;19、导电层;2、插头;21、第一壳体;221、第一子磁体;222、第二子磁体;3、漏电保护器。
[0029]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1]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方式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32]另外,在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头和插座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头和插座;所述插头包括第一壳体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壳体的第一永磁体和第一导电触点;所述插座包括第二壳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的第二导电触点,所述第二壳体内还设置有第二永磁体、导电件和电源导体,所述第二导电触点与所述导电件电连接,所述导电件还与所述第二永磁体连接并能够随所述第二永磁体运动;以通过所述第一永磁体和所述第二永磁体之间的磁力驱动所述第二永磁体运动,进而驱动所述导电件朝向所述电源导体运动并与所述电源导体接触导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和插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永磁体的极性相同,所述第一永磁体包括第一子磁体和第二子磁体,所述第一子磁体的极性与所述第二永磁体的极性相反,所述第二子磁体与所述第二永磁体的极性相同,所述电源导体包括间隔设置的两块导电板,所述导电件设置于两块所述导电板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插头和插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磁体、第二子磁体、第二永磁体、导电件的数量均为多个,所述第一子磁体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子磁体的数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插头和插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永磁体在所述第一壳体内均匀间隔分布,所述第一子磁体围绕所述第二子磁体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插头和插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磁体、第二子磁体和所述第二永磁体均为矩形磁体,所述第一子磁体呈矩形框设置,所述第二子磁体为设置于所述矩形框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超
申请(专利权)人:牛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