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板组合梁桥跨路施工组合式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2121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0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钢板组合梁桥跨路施工组合式防护装置,所述钢板组合梁包括相连接的钢板组合梁主纵梁和钢板组合梁横梁,所述钢板组合梁桥跨路施工组合式防护装置由内侧组合吊架与外侧移动式防护架组成,所述内侧组合吊架位于钢板组合梁主纵梁之间,且支撑在钢板组合梁主纵梁的下翼缘上,所述外侧移动式防护架位于钢板组合梁主纵梁外侧,且连接在钢板组合梁主纵梁的下翼缘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钢板组合梁的内、外侧方分别设置内侧组合吊架和外侧移动式防护架,实现对防护架的便捷移动,可以利用一套设备满足全跨范围内钢板组合梁的施工,为跨路施工提供可靠的防护。护。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板组合梁桥跨路施工组合式防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桥梁工程建设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板组合梁桥跨路施工组合式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道路及桥梁的采用立体交叉的布置方式已经是一种常见的交叉方式。因此在桥梁建设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跨路施工,在跨路施工时,需要采用合理的防护方式对施工区域进行防护,避免上层桥梁施工对下层道路的正常通行带来影响。传统的跨路防护措施一般采用在下方道路的两侧及顶部搭设防护棚,利用防护棚为到了通行提供保护。这种防护方式一般需要在道路中心架设一排立柱,会对既有道路的通行能力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需要考虑车辆与防护棚的碰撞问题,其成本与安全风险均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更好的解决钢板组合梁桥跨路施工的安全防护,本技术提供一种钢板组合梁桥跨路施工组合式防护装置。
[0004]基于本技术提供的钢板组合梁桥跨路施工组合式防护装置的便捷移动性,可以方便灵活移动至作业位置进行防护,提高防护的安全性,降低防护结构成本,尤其适用于钢板组合梁桥的跨路施工的安全防护。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钢板组合梁桥跨路施工组合式防护装置,所述钢板组合梁包括相连接的钢板组合梁主纵梁和钢板组合梁横梁,所述钢板组合梁桥跨路施工组合式防护装置由内侧组合吊架与外侧移动式防护架组成,所述内侧组合吊架位于钢板组合梁主纵梁之间,且支撑在钢板组合梁主纵梁的下翼缘上,所述外侧移动式防护架位于钢板组合梁主纵梁外侧,且连接在钢板组合梁主纵梁的下翼缘上。
[0007]在本技术中,所述内侧组合吊架位于钢板组合梁横梁下方。
[0008]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内侧组合吊架下方设置有行走滚轮,所述行走滚轮支撑在钢板组合梁主纵梁的下翼缘上。
[0009]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内侧组合吊架包括横向钢支撑骨架、纵向支撑骨架及防护板,所述横向钢支撑骨架与纵向支撑骨架垂直相交连接,所述防护板安装在所述横向钢支撑骨架与纵向支撑骨架相交形成的空格上,所述行走滚轮安装在横向钢支撑骨架的下方。
[0010]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行走滚轮安装在横向钢支撑骨架的两端下方。
[0011]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横向钢支撑骨架由槽钢制成,所述纵向支撑骨架由角钢制成,所述纵向支撑骨架与横向钢支撑骨架焊接为一体。
[0012]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板采用竹胶板材。
[0013]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外侧移动式防护架通过连接卡扣连接在钢板组合梁主纵梁的下翼缘外侧。
[0014]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外侧移动式防护架由连接卡扣、防护立杆、平连杆及防护网组成,所述连接卡扣固定在钢板组合梁主纵梁下翼缘外侧,所述连接卡扣与防护立杆焊连,所述防护立杆与平连杆连接,所述防护网挂在防护立杆和平连杆上形成封闭式防护。
[0015]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立杆与平连杆采用扣件式连接方式。
[0016]在施工过程中内侧组合吊架可以利用行走滚轮移动至施工作业位置,满足对施工作业位置的防护,避免施工操作对桥梁下方道路带来安全风险。
[0017]所述内侧组合吊架的安装可由桥塔根部钢梁节段一起吊装至主梁下方,拆除时可利用行走滚轮行走至桥台等便于拆除位置进行拆除。
[0018]施工时,可利用所述外侧移动式防护架中连接卡扣便捷的拆卸与安装防护立杆,将外侧移动式防护架移动至施工位置进行防护。
[0019]本技术中,内侧组合吊架与外侧移动式防护架都可以便捷的在钢板组合梁主纵梁的内外侧进行移动,利用同一组防护装置的快速移动满足不同位置施工防护的要求。
[0020]本技术将内侧组合吊架结构通过行走滚轮吊挂于钢板组合梁主纵梁下翼缘内侧,利用滚轮可以自由行走在全跨范围内,便捷的移动至施工位置,实现对施工防护,在作业位置的下方形成封闭式防护,避免在施工过程中桥上的操作及临时物品掉落对桥梁下方的道路安全通行带来影响。外侧移动式防护架利用连接卡扣实现便捷的安装与拆卸,可以将外侧移动式防护架进行便捷的移动,实现对主梁外侧的安全防护。
[0021]本技术通过在钢板组合梁的内、外侧方分别设置内侧组合吊架和外侧移动式防护架,实现对防护架的便捷移动,可以利用一套设备满足全跨范围内钢板组合梁的施工,为跨路施工提供可靠的防护。现有技术主要的防护方式是在下方道路顶部搭设防护棚进行防护,采用防护棚防护需要在既有道路中间设置立柱,对原有道路的通行能力带来很大影响。本新型的钢板组合梁桥跨路施工组合式防护装置操作灵活,安全可控,能够利用一套防护设备实现对全跨的施工防护。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优点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0023](1)钢板组合梁桥跨路施工组合式防护装置,通过吊挂在钢板组合梁主纵梁上为钢板组合梁的施工提供防护,利用防护结构可以移动的特点实现便捷防护。
[0024](2)现有技术中,跨路施工的防护一般采用在既有道路上设置安全防护棚进行防护,侵占道路通行空间,对通行能力有所影响。本技术采用组合式防护装置吊挂于钢梁上,避免对下方道路带来影响。
[0025](3)现有技术中,跨路施工时采用的吊挂于主梁上的防护装置均为固定式防护,总重量大,安装与拆除较为麻烦,施工难度大。本技术的内侧组合吊架带有行走滚轮,外侧移动式防护架为便捷式防护架,移动方便,可根据施工的位置变化进行调整,同一套设备可满足全跨范围的施工防护要求。
附图说明
[0026]图1、实施例1中钢板组合梁桥跨路施工组合式防护装置总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实施例1中钢板组合梁桥跨路施工组合式防护装置中内侧组合吊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实施例1中钢板组合梁桥跨路施工组合式防护装置中外侧移动式防护架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标号所示:
[0030]1、钢板组合梁主纵梁,2、钢板组合梁横梁,3、内侧组合吊架,4、外侧移动式防护架,5、行走滚轮,6、横向钢支撑骨架,7、纵向支撑骨架,8、防护板, 9、连接卡扣,10、防护立杆,11、平连杆,12、防护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32]实施例1
[0033]参考图1

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钢板组合梁桥跨路施工组合式防护装置,所述钢板组合梁包括相连接的钢板组合梁主纵梁1和钢板组合梁横梁2,所述钢板组合梁桥跨路施工组合式防护装置由内侧组合吊架3与外侧移动式防护架4组成,所述内侧组合吊架3位于钢板组合梁主纵梁1之间,且支撑在钢板组合梁主纵梁1 的下翼缘上,所述外侧移动式防护架4位于钢板组合梁主纵梁1外侧,且连接在钢板组合梁主纵梁1的下翼缘上。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板组合梁桥跨路施工组合式防护装置,所述钢板组合梁包括相连接的钢板组合梁主纵梁(1)和钢板组合梁横梁(2),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组合梁桥跨路施工组合式防护装置由内侧组合吊架(3)与外侧移动式防护架(4)组成,所述内侧组合吊架(3)位于钢板组合梁主纵梁(1)之间,且支撑在钢板组合梁主纵梁(1)的下翼缘上,所述外侧移动式防护架(4)位于钢板组合梁主纵梁(1)外侧,且连接在钢板组合梁主纵梁(1)的下翼缘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组合梁桥跨路施工组合式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组合吊架(3)位于钢板组合梁横梁(2)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板组合梁桥跨路施工组合式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组合吊架(3)下方设置有行走滚轮(5),所述行走滚轮(5)支撑在钢板组合梁主纵梁(1)的下翼缘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钢板组合梁桥跨路施工组合式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组合吊架(3)包括横向钢支撑骨架(6)、纵向支撑骨架(7)及防护板(8),所述横向钢支撑骨架(6)与纵向支撑骨架(7)垂直相交连接,所述防护板(8)安装在所述横向钢支撑骨架(6)与纵向支撑骨架(7)相交形成的空格上,所述行走滚轮(5)安装在横向钢支撑骨架(6)的下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伟刁晓利雒晓亮韩江田晓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一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