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生物有机肥料混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1786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09: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生物有机肥料混匀装置,包括底座、固定板、万向轮、混合箱、入料口、齿牙板、齿牙、第一电机、第一转轴、搅拌叶、电机箱、第二电机、第一轴承、第二转轴、搅拌辊、第二轴承、支撑板、加湿装置、储料箱、螺栓、排料管和储料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通过设置的搅拌叶和搅拌辊可以更加快速有效的对有机肥料进行混匀,解决混匀有机肥料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加湿装置可以有效的将混合箱中箱的有机肥料进行加湿不需要再次通过人工进行加水,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储料箱、螺栓、排料管和储料盒可以使混匀完的有机肥料进行快速的排出,无须人工进行掏出。掏出。掏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生物有机肥料混匀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肥料混匀
,特别涉及一种微生物有机肥料混匀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微生物有机肥是有机固体废物(包括有机垃圾、秸秆、畜禽粪便、饼粕、农副产品和食品加工产生的固体废物)经微生物发酵、除臭和完全腐熟后加工而成的有机肥料或者有机微生物包膜肥。
[0003]现有的混匀装置在使用时存在不足,首先在加料时原料需在外部进行称量计算比例,导致加料效率不高,其次出料需要人工手动进行掏出,出料效率不高,出料管容易堵塞,影响工作效率,且浪费劳动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微生物有机肥料混匀装置,解决加料效率不高、出料需要人工手动进行掏出、出料管容易堵塞、影响工作效率,且浪费劳动力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有机肥料混匀装置,其创新点在于:包括底座、固定板、万向轮、混合箱、入料口、齿牙板、齿牙、第一电机、第一转轴、搅拌叶、电机箱、第二电机、第一轴承、第二转轴、搅拌辊、第二轴承、支撑板、加湿装置、储料箱、螺栓、排料管和储料盒;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四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下端连接有万向轮;所述混合箱固定连接在底座上端;所述混合箱顶端两侧均设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的底端均与混合箱腔室内部相连通;所述混合箱腔室内部两侧上端均固定连接有齿牙板,所述齿牙板上固定连接有数个齿牙;所述混合箱腔室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有数个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均固定连接有数个搅拌叶;所述混合箱右侧端壁中央处固定连接有电机箱,所述电机箱腔室内部右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混合箱上的第一轴承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连接有搅拌辊,所述第二转轴另一端通过第二轴承连接在混合箱上;所述混合箱腔室内部下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加湿装置固定连接在混合箱左侧端壁上方;所述储料箱连接在混合箱腔室内部底端中央处,所述储料箱上端设有开口,所述储料箱腔室内部顶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数个螺栓,所述储料箱腔室内部底端中央处设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贯穿至底座底端外侧;所述排料管正下方设有储料盒。
[0006]作为优选,所述加湿装置的具体结构为:包括储水箱、进水口、出水管、水阀、水泵、进水管、排水管和喷头;所述储水箱固定连接在混合箱左侧端壁上方,所述储水箱顶端左侧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储水箱内部相连通,所述储水箱左侧底端固定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出水管与储水箱内部相连通,所述出水管外侧上端连接有水阀;所述混合箱顶端左侧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的输出端与进水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进水管的另一端位于储水箱腔室内部底端,所述水泵的输入端与排水管的一端相连通,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与喷头
相连通;所述混合箱腔室内部顶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喷头。
[0007]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为伺服电机。
[000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均为滚珠轴承。
[0009]作为优选,所述水泵为高压水泵。
[0010]作为优选,所述储料箱为可拆卸式连接。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2](1)本技术结构合理简单、生产成本低、安装方便,功能齐全,通过设置的搅拌叶和搅拌辊可以更加快速有效的对有机肥料进行混匀,解决混匀有机肥料效率低的问题。
[0013](2)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加湿装置可以有效的将混合箱中箱的有机肥料进行加湿不需要再次通过人工进行加水,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
[0014](3)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储料箱、螺栓、排料管和储料盒可以使混匀完的有机肥料进行快速的排出,无须人工进行掏出。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放大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加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1‑
底座;2

固定板;3

万向轮;4

混合箱;5

入料口;6

齿牙板;7

齿牙; 8

第一电机;9

第一转轴;10

搅拌叶;11

电机箱;12

第二电机;13

第一轴承; 14

第二转轴;15

搅拌辊;16

第二轴承;17

支撑板;18

加湿装置;19

储水箱; 20

进水口;21

出水管;22

水阀;23

水泵;24

进水管;25

排水管;26

喷头; 27

储料箱;28

螺栓;29

排料管;30

储料盒。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至图2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微生物有机肥料混匀装置,包括底座1、固定板2、万向轮3、混合箱4、入料口5、齿牙板6、齿牙7、第一电机8、第一转轴9、搅拌叶10、电机箱11、第二电机12、第一轴承13、第二转轴14、搅拌辊15、第二轴承16、支撑板17、加湿装置18、储料箱27、螺栓28、排料管29和储料盒30;所述底座1的下表面四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下端连接有万向轮3;所述混合箱4固定连接在底座1 上端;所述混合箱4顶端两侧均设有入料口5,所述入料口5的底端均与混合箱 4腔室内部相连通;所述混合箱4腔室内部两侧上端均固定连接有齿牙板6,所述齿牙板6上固定连接有数个齿牙7;所述混合箱4腔室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有数个第一电机8,所述第一电机8的输出端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9,所述第一转轴9上均固定连接有数个搅拌叶10;所述混合箱4右侧端壁中央处固定连接有电机箱11,所述电机箱11腔室内部右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2;所述第二电机12的输出轴通过混合箱4上的第一轴承13连接有第二转轴14,所述第二转轴14上固定连接有搅拌辊15,所述第二转轴14另一端通过第二轴承16 连接在混合箱4上;所述混合箱4腔室内部下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7;所述加湿装置18固定连接在混合箱4左侧端壁上方;所述储料箱27连接在混合箱4腔室内部底端中央处,所述储料箱27上端设有开口,所述储料箱27腔室内部顶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数个螺栓28,所述储料箱27腔室
内部底端中央处设有排料管29,所述排料管29贯穿至底座1底端外侧;所述排料管29正下方设有储料盒30。
[0020]如图3所示,所述加湿装置18的具体结构为:包括储水箱19、进水口20、出水管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生物有机肥料混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固定板(2)、万向轮(3)、混合箱(4)、入料口(5)、齿牙板(6)、齿牙(7)、第一电机(8)、第一转轴(9)、搅拌叶(10)、电机箱(11)、第二电机(12)、第一轴承(13)、第二转轴(14)、搅拌辊(15)、第二轴承(16)、支撑板(17)、加湿装置(18)、储料箱(27)、螺栓(28)、排料管(29)和储料盒(30);所述底座(1)的下表面四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所述固定板(2)下端连接有万向轮(3);所述混合箱(4)固定连接在底座(1)上端;所述混合箱(4)顶端两侧均设有入料口(5),所述入料口(5)的底端均与混合箱(4)腔室内部相连通;所述混合箱(4)腔室内部两侧上端均固定连接有齿牙板(6),所述齿牙板(6)上固定连接有数个齿牙(7);所述混合箱(4)腔室内部上端固定连接有数个第一电机(8),所述第一电机(8)的输出端上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9),所述第一转轴(9)上均固定连接有数个搅拌叶(10);所述混合箱(4)右侧端壁中央处固定连接有电机箱(11),所述电机箱(11)腔室内部右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12);所述第二电机(12)的输出轴通过混合箱(4)上的第一轴承(13)连接有第二转轴(14),所述第二转轴(14)上固定连接有搅拌辊(15),所述第二转轴(14)另一端通过第二轴承(16)连接在混合箱(4)上;所述混合箱(4)腔室内部下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7);所述加湿装置(18)固定连接在混合箱(4)左侧端壁上方;所述储料箱(27)连接在混合箱(4)腔室内部底端中央处,所述储料箱(27) 上端设有开口,所述储料箱(27)腔室内部顶端两侧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文正郭芳阳阎小毛吴照辉刘巧真韩会阁俎建民王孟孟宋艳丹罗雪芹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