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碎浆机用减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1640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0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力碎浆机用减速装置,涉及减速机技术领域;水力碎浆机用减速装置与电机相连接,水力碎浆机用减速装置包括:壳体、输入轴、第一锥齿轮、转轴、第二锥齿轮、第一外齿、输出轴、齿轮、润滑油泵、出油管、分油器、第一分流管、第二分流管、第三分流管和连接管;壳体为中空腔体;输入轴的一端与电机相连接,输入轴的另一端穿过壳体,至少部分输入轴嵌入壳体内,且输入轴与壳体无相对转动;第一锥齿轮套设在输入轴的外侧,第一锥齿轮嵌入壳体内,且第一锥齿轮与输入轴无相对转动;转轴的两端分别与壳体的两侧转动连接,转轴与输入轴相垂直,且转轴嵌入壳体内。且转轴嵌入壳体内。且转轴嵌入壳体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力碎浆机用减速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减速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力碎浆机用减速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相关技术中,减速机是在降低装置转速时使用到的装置,现有的减速机使用时间过长时容易发生卡顿,稳定性较低。因此,设计一种对装置润滑,使装置运作更加稳定,且对润滑油循环利用,减少资源的浪费就是十分必要的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水力碎浆机用减速装置。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力碎浆机用减速装置,水力碎浆机用减速装置与电机相连接,水力碎浆机用减速装置包括:壳体、输入轴、第一锥齿轮、转轴、第二锥齿轮、第一外齿、输出轴、齿轮、润滑油泵、出油管、分油器、第一分流管、第二分流管、第三分流管和连接管;壳体为中空腔体;输入轴的一端与电机相连接,输入轴的另一端穿过壳体,至少部分输入轴嵌入壳体内,且输入轴与壳体无相对转动;第一锥齿轮套设在输入轴的外侧,第一锥齿轮嵌入壳体内,且第一锥齿轮与输入轴无相对转动;转轴的两端分别与壳体的两侧转动连接,转轴与输入轴相垂直,且转轴嵌入壳体内;第二锥齿轮套设在转轴的外侧,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且第二锥齿轮与转轴无相对转动;第一外齿设置在转轴的外壁上;输出轴依次穿过壳体的两侧,输出轴的一端位于壳体的外侧,输出轴位于转轴的一侧,且输出轴与壳体转动连接;齿轮的外壁设有第二外齿,齿轮套设在输出轴的外侧,齿轮与输出轴无相对转动,且第二外齿与第一外齿相啮合;润滑油泵固定在壳体的一侧;出油管的一端与润滑油泵的输出端相连通;分油器包括输入口、第一输出口、第二输出口和第三输出口,分油器固定在壳体上,分油器的输入口与出油管的另一端相连通;第一分流管的输入端与分油器的第一输出口相连通,至少部分第一分流管穿过壳体,且第一分流管的输出端位于输入轴的上方;第二分流管的输入端与分油器的第二输出口相连通,至少部分第二分流管穿过壳体,且第二分流管的输出端位于转轴的上方;第三分流管的输入端与分油器的第三输出口相连通,至少部分第三分流管穿过壳体,且第三分流管的输出端位于输出轴的上方;连接管的一端与壳体相连通,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润滑油泵相连通。
[0006]在该技术方案中,首先,通过将壳体为中空腔体,并将输入轴的一端与电机相连接,输入轴的另一端穿过壳体,至少部分输入轴嵌入壳体内,且输入轴与壳体无相对转动,实现了电机带动输入轴转动的作用;其次,通过将第一锥齿轮套设在输入轴的外侧,第一锥齿轮嵌入壳体内,且第一锥齿轮与输入轴无相对转动,实现了输入轴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再次,通过将转轴的两端分别与壳体的两侧转动连接,转轴与输入轴相垂直,且转轴嵌入壳体内,实现了转轴与壳体转动连接的作用;再次,通过将第二锥齿轮套设在转轴的外侧,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相啮合,且第二锥齿轮与转轴无相对转动,实现了第一锥齿轮带动
第二锥齿轮转动,从而使转轴转动的作用;再次,通过将第一外齿设置在转轴的外壁上,实现了第一外齿与转轴相连接;再次,通过将输出轴依次穿过壳体的两侧,输出轴的一端位于壳体的外侧,输出轴位于转轴的一侧,且输出轴与壳体转动连接,实现了输出轴与壳体转动连接;再次,通过将齿轮的外壁设有第二外齿,齿轮套设在输出轴的外侧,齿轮与输出轴无相对转动,且第二外齿与第一外齿相啮合,实现了第一外齿带动齿轮转动,从而使输出轴转动的作用;再次,通过将润滑油泵固定在壳体的一侧,实现了固定润滑油泵位置的作用;再次,通过将出油管的一端与润滑油泵的输出轴相连通,实现了润滑油泵与出油管相连通的作用;再次,通过将分油器包括输入口、第一输出口、第二输出口和第三输出口,分油器固定在壳体上,分油器的输入口与出油管的另一端相连通,实现了出油管与分油器相连通,对润滑油分流的作用;再次,通过将第一分流管的输入端与分油器的第一输出口相连通,至少部分第一分流管穿过壳体,且第一分流管的输出端位于输入轴的上方,实现了第一分流管与分油器的第一输出口相连通;再次,通过将第二分流管的输入端与分油器的第二输出口相连通,至少部分第二分流管穿过壳体,且第二分流管的输出端位于转轴的上方,实现了第二分流管与分油器的第二输出口相连通的作用;再次,通过将第三分流管的输入端与分油器的第三输出口相连通,至少部分第三分流管穿过壳体,且第三分流管的输出端位于输出轴的上方,实现了第三分流管与分油器的第三输出口相连通的作用;再次,通过将连接管的一端与壳体相连通,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润滑油泵相连通,实现了壳体内的润滑油通过连接管进入润滑油泵内,起到了循环利用的作用。采用上述结构,通过电机带动输入轴转动,输入轴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相啮合,带动转轴转动,从而实现导向的作用,转轴外壁上的第一外齿与齿轮的第二外齿相啮合,带动输出轴转动,通过多级减速,使转速逐渐降低,从而对装置减速,提高装置稳定性的作用;润滑油泵对润滑油施加压力,使润滑油上升,通过出油管进入分油器内,对润滑油进行分流,使第一分流管、第二分流管和第三分流管分别对输入轴、转轴和输出轴喷润滑油,起到润滑的作用,使装置运作更加稳定,防止卡顿的现象产生,且壳体内的润滑油通过连接管,回流到润滑油泵内,起到循环利用的作用,避免了资源的浪费,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
[0007]具体地,润滑油泵与润滑油箱相连通,从而对装置喷润滑油,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0008]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水力碎浆机用减速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水力碎浆机用减速装置还包括:冷却器;冷却器设置在壳体的一侧,冷却器位于靠近润滑油泵的一侧,且冷却器与润滑油泵的输入端相连通。
[0010]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冷却器设置在壳体的一侧,冷却器位于靠近润滑油泵的一侧,且冷却器与润滑油泵的输入端相连通,实现了冷却器对润滑油降温,冷却的作用,避免润滑油温度过高烧毁装置,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水力碎浆机用减速装置还包括:油视镜;油视镜设置在分油器上。
[0012]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油视镜设置在分油器上,实现了观察分油器的分油情况的作用,提高了装置的适用性。
[001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水力碎浆机用减速装置还包括: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两个第一轴承分别套设在输入轴两端的外侧,且第一轴承嵌入壳体内;两个第二轴承分
别套设在输出轴两端的外侧,且第二轴承嵌入壳体内。
[0014]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两个第一轴承分别套设在输入轴两端的外侧,且第一轴承嵌入壳体内,实现了第一轴承对输入轴起到支撑的作用,避免输入轴转动时与壳体发生干涉,减少摩擦力;再次,通过将两个第二轴承分别套设在输出轴两端的外侧,且第二轴承嵌入壳体内,实现了第二轴承对输出轴起到支撑的作用,避免输出轴转动时与壳体发生干涉,减少摩擦力,提高装置的稳定性。
[00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水力碎浆机用减速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力碎浆机用减速装置,所述水力碎浆机用减速装置与电机相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力碎浆机用减速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为中空腔体;输入轴,所述输入轴的一端与所述电机相连接,所述输入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壳体,至少部分所述输入轴嵌入所述壳体内,且所述输入轴与所述壳体无相对转动;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套设在所述输入轴的外侧,所述第一锥齿轮嵌入所述壳体内,且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输入轴无相对转动;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壳体的两侧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与所述输入轴相垂直,且所述转轴嵌入所述壳体内;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套设在所述转轴的外侧,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相啮合,且所述第二锥齿轮与所述转轴无相对转动;第一外齿,所述第一外齿设置在所述转轴的外壁上;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依次穿过所述壳体的两侧,所述输出轴的一端位于所述壳体的外侧,所述输出轴位于所述转轴的一侧,且所述输出轴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齿轮,所述齿轮的外壁设有第二外齿,所述齿轮套设在所述输出轴的外侧,所述齿轮与所述输出轴无相对转动,且所述第二外齿与所述第一外齿相啮合;润滑油泵,所述润滑油泵固定在所述壳体的一侧;出油管,所述出油管的一端与所述润滑油泵的输出端相连通;分油器,所述分油器包括输入口、第一输出口、第二输出口和第三输出口,所述分油器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分油器的输入口与所述出油管的另一端相连通;第一分流管,所述第一分流管的输入端与所述分油器的第一输出口相连通,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分流管穿过所述壳体,且所述第一分流管的输出端位于所述输入轴的上方;第二分流管,所述第二分流管的输入端与所述分油器的第二输出口相连通,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分流管穿过所述壳体,且所述第二分流管的输出端位于所述转轴的上方;第三分流管,所述第三分流管的输入端与所述分油器的第三输出口相连通,至少部分所述第三分流管穿过所述壳体,且所述第三分流管的输出端位于所述输出轴的上方;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相连通,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润滑油泵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力碎浆机用减速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秋剑徐晓兵周兆明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乾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