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渣罐车多工位防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15909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09: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渣罐车多工位防尘装置,其包括底座、旋转立杆、芯轴、深沟球轴承、轴套、推力球轴承、连接圆筒、旋转用扳手柄、电动葫芦、轨道梁、防尘罩、隅撑、横梁、配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铸余渣进行喷淋冷却处理时,对一定范围内任意工位的渣罐车进行精确加盖,精度高,速度快,操作方便,能有效防止冷却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和蒸汽对生产现场造成的环境污染,减少清扫现场的工作量。少清扫现场的工作量。少清扫现场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渣罐车多工位防尘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渣罐车多工位防尘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炼钢产生的铸余渣一般是利用渣罐车运送到落锤车间进行处理,渣罐内的铸余渣在露天环境进行喷淋冷却处理,冷却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和蒸汽对生产现场造成很大的环境污染,不利于环保。如果采用固定式防尘罩,需多次吊装、定位,耗时耗力,效率低下,也无法实现多工位加盖动作,直接影响生产的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渣罐车多工位防尘装置,将该装置安装于渣罐喷淋冷却区域,渣罐车无需精确摆放就位,通过转动防尘装置立杆及控制电动葫芦的动作,实现对一定范围内任意工位的渣罐车进行精确加盖。
[0004]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0005]一种渣罐车多工位防尘装置,包括底座、旋转立杆、芯轴、深沟球轴承、轴套、推力球轴承、连接圆筒、旋转用扳手柄、电动葫芦、轨道梁、防尘罩、隅撑、横梁、配重,所述底座通过螺栓安装在地面上,所述旋转立杆为由内层圆筒和外层圆筒组成的双层圆筒式结构,所述内层圆筒底端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芯轴由上轴体和下轴体组成,所述芯轴的上轴体通过第一深沟球轴承与外层圆筒的上端内壁连接,所述芯轴的下轴体与内层圆筒的上端内壁连接,所述推力球轴承位于内层圆筒的顶端,且套于芯轴的下轴体上,上轴套套于芯轴上,且位于第一深沟球轴承和推力球轴承之间,所述上轴套的上端面与第一深沟球轴承外圈的下端面相抵,上轴套的下端面与推力球轴承轴圈的上端面相抵,所述外层圆筒下端通过下轴套与连接圆筒上端的内壁连接,所述连接圆筒下端内壁通过第二深沟球轴承与内层圆筒连接,所述旋转用扳手柄与连接圆筒连接,所述轨道梁通过法兰安装在外层圆筒上部的一侧,且所述轨道梁上下分别通过第三隅撑和第一隅撑与外层圆筒可拆卸连接,所述横梁通过法兰安装在外层圆筒上部的另一侧,且横梁和外层圆筒之间通过第二隅撑可拆卸连接,所述电动葫芦可移动安装在轨道梁上,所述防尘罩吊装在电动葫芦下,所述配重安装在横梁上。
[0006]所述轴套为可拆卸安装。
[0007]所述旋转用扳手柄焊接或可拆卸安装在连接圆筒外壁上。
[0008]所述的轨道梁由工字钢制成。
[0009]所述电动葫芦设有匹配的防雨挡板。
[0010]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渣罐车多工位防尘装置,只需一次就位,即可利用系统自身的平面旋转、径向位移、升降功能,实现对一定范围内多工位的渣罐进行精确加盖,操作方便,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渣罐车多工位防尘装置示意图。
[0012]图2为图1的A区域放大图。
[0013]图3为芯轴示意图。
[0014]图4为图1的B区域放大图。
[0015]图中序号:1、底座,2、旋转立杆,21、内层圆筒,22、外层圆筒,3、旋转用扳手柄,4、隅撑,41、第一隅撑,42、第二隅撑,43、第三隅撑,5、横梁, 6、配重,7、电动葫芦,8、轨道梁,9、防尘罩,10、深沟球轴承,101、第一深沟球轴承,102、第二深沟球轴承,111、上轴套,112、下轴套,12、推力球轴承,13、芯轴,131、上轴体,132、下轴体,14、连接圆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7]实施例1
[0018]根据图1

4所示,本技术一种渣罐车多工位防尘装置,包括底座1、旋转立杆2、芯轴13、深沟球轴承10、轴套、推力球轴承12、连接圆筒14、旋转用扳手柄3、电动葫芦7、轨道梁8、防尘罩9、隅撑4、横梁5、配重6,所述底座1通过螺栓安装在地面上,地面在浇筑地基时预埋地脚螺栓;所述旋转立杆 2为由内层圆筒21和外层圆筒22组成的双层圆筒式结构,所述内层圆筒21底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芯轴13由上轴体131和下轴体132组成,所述深沟球轴承10由内圈、外圈、一组钢球和一组保持架组成,所述芯轴13的上轴体 131通过第一深沟球轴承101与外层圆筒22的上端内壁连接,所述第一深沟球轴承101的内圈套在芯轴13的上轴体131上,所述芯轴13的下轴体132与内层圆筒21的上端内壁连接,所述推力球轴承12由座圈、轴圈和钢球保持架组件三部分构成,所述推力球轴承12位于内层圆筒21的顶端,且套于芯轴13的下轴体132上,上轴套111套于芯轴13上,且位于第一深沟球轴承101和推力球轴承12之间,所述上轴套111的上端面与第一深沟球轴承101外圈的下端面相抵,上轴套111的下端面与推力球轴承12轴圈的上端面相抵,所述上轴套111用于支撑第一深沟球轴承101,且固定推力球轴承12;所述外层圆筒22下端通过下轴套112与连接圆筒14上端的内壁连接,所述连接圆筒14下端内壁通过第二深沟球轴承102与内层圆筒21连接,所述旋转用扳手柄3与连接圆筒14连接,所述轨道梁8通过法兰安装在外层圆筒22上部的一侧,且所述轨道梁8上下分别通过第三隅撑43和第一隅撑41与外层圆筒22可拆卸连接,所述横梁5通过法兰安装在外层圆筒22上部的另一侧,且横梁5通过第二隅撑42与外层圆筒22 可拆卸连接,所述电动葫芦7可移动安装在轨道梁8上,所述防尘罩9吊装在电动葫芦7下,所述配重6安装在横梁5上,配重6更好地保持了整个装置的稳定性,所述深沟球轴承10承受系统的轴向载荷;所述推力球轴承12承受系统的径向载荷。
[0019]所述轴套为可拆卸安装,方便维护和更换。
[0020]所述旋转用扳手柄3焊接或可拆卸安装在连接圆筒14外壁上。
[0021]所述的轨道梁8由工字钢制成,工字钢具有良好的刚性,轨道梁8既作为电动葫芦7的行走轨道,也是整个装置的承重梁。
[0022]所述电动葫芦7设有匹配的防雨挡板,更好地保护电动葫芦7,延长其使用寿命内。
[0023]整个装置具有折叠和展开两种状态,当装置处于折叠状态时,将隅撑4、轨道梁8和
横梁5拆卸下来,方便运输;当装置处于展开状态时,旋转立杆2、轨道梁8、第三隅撑43组成三角形结构,旋转立杆2、轨道梁8、第一隅撑41组成三角形结构,两个三角形结构用于支撑电动葫芦7,旋转立杆2、横梁5、第二隅撑42组成三角形结构,用于支撑配重6,三角形结构稳定性好。
[0024]实施例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内容或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方案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渣罐车多工位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旋转立杆(2)、芯轴(13)、深沟球轴承(10)、轴套、推力球轴承(12)、连接圆筒(14)、旋转用扳手柄(3)、电动葫芦(7)、轨道梁(8)、防尘罩(9)、隅撑(4)、横梁(5)、配重(6),所述底座(1)通过螺栓安装在地面上,所述旋转立杆(2)为由内层圆筒(21)和外层圆筒(22)组成的双层圆筒式结构,所述内层圆筒(21)底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芯轴(13)由上轴体(131)和下轴体(132)组成,所述芯轴(13)的上轴体(131)通过第一深沟球轴承(101)与外层圆筒(22)的上端内壁连接,所述芯轴(13)的下轴体(132)与内层圆筒(21)的上端内壁连接,所述推力球轴承(12)位于内层圆筒(21)的顶端,且套于芯轴(13)的下轴体(132)上,上轴套(111)套于芯轴(13)上,且位于第一深沟球轴承(101)和推力球轴承(12)之间,所述上轴套(111)的上端面与第一深沟球轴承(101)外圈的下端面相抵,上轴套(111)的下端面与推力球轴承(12)轴圈的上端面相抵,所述外层圆筒(22)下端通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亚东张爱聪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