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沉淀分层效果的热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1555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09: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沉淀分层效果的热井装置,包括热井罐,所述热井罐内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热井罐的内腔从左至右分为相互连通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热井罐位于第一区域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进水管;所述热井罐右侧下方设置有出水管;所述热井罐位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底部开设有排废口;所述排废口上设置有连接管;所述第一进水管、出水管和连接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可以将固体从循环液中分离,而且还将漂浮于循环液中的其他杂质过滤;同时还具有对过滤网的反冲洗功能,将吸附在过滤网上的杂质除去,提升了过滤效果和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置的使用寿命。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沉淀分层效果的热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热井
,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沉淀分层效果的热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热井是蒸发系统中循环液的收集装置,提供给循环泵工作所需的循环液。循环泵从热井中抽取循环液后经过管道传送到蒸发器内部的喷嘴,喷嘴把循环液均匀喷洒在蒸发器的换热管上,使循环液中的部分水分蒸发!此过程循环液将被浓缩,浓缩后会产生大量沉淀固体,剩下的液体将继续返回热井,再重新被循环泵抽起,如此循环!
[0003]然而现有技术中的直管式热井无法对浓缩后的固体与液体进行分离和对分离后的固体进行排出收集;同时过程中没有设置过滤器,因此无法对容易漂浮在液体上的杂质进行分离、过滤,长时间使用同样会影响整个蒸发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沉淀分层效果的热井装置,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不仅可以将固体从循环液中分离,而且还将漂浮于循环液中的其他杂质过滤,分离、过滤效果好,有效防止固体等杂质进入循环系统;同时还具有对过滤网的反冲洗功能,可以将吸附在过滤网上的杂质除去,提升了过滤效果和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具有沉淀分层效果的热井装置,包括热井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井罐呈长方体形状;所述热井罐内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平行设置,并与地面垂直设置;
[0007]所述第一隔板的一端与热井罐的顶部内表面连接,所述第二隔板的一端与热井罐的底部内表面连接;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热井罐的内腔从左至右分为相互连通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
[0008]所述热井罐位于第一区域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进水管;所述热井罐右侧下方设置有出水管;所述热井罐位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底部中间开设有用于排放固体的排废口;所述排废口上设置有连接管;
[0009]所述第一进水管、出水管和连接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
[0010]优选的,所述第二区域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一端与第一隔板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隔板连接;所述过滤网与第一隔板连接的一端高于与第二隔板连接的一端。
[0011]优选的,所述热井罐位于第二区域的顶部设置有第二进水管;所述热井罐位于第一区域的左侧下方设置有排水管;所述第二进水管和排水管上分别设置有第四阀门和第五阀门;所述第二隔板与热井罐连接的一端设置有下液位传感器;所述下液位传感器位于第二区域;所述下液位传感器与第五阀门电性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热井罐的下方设置有回收箱;所述回收箱的底部设置有排废管;所述
排废管上设置有第六阀门。
[0013]优选的,所述热井罐位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底部呈开口向上的喇叭状,且底部外侧表面设置有震动器。
[0014]优选的,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均为电磁阀。
[0015]优选的,所述第四阀门、第五阀门均为电磁阀。
[0016]优选的,所述第六阀门为电磁阀。
[0017]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8]该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不仅可以将固体从循环液中分离,而且还将漂浮于循环液中的其他杂质过滤,分离、过滤效果好,有效防止固体等杂质进入循环系统;同时还具有对过滤网的反冲洗功能,可以将吸附在过滤网上的杂质除去,提升了过滤效果和延长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其中:热井罐1、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3、第一进水管4、出水管5、连接管6、过滤网7、第二进水管8、排水管9、下液位传感器10、回收箱11、排废管12、震动器14、排废口15、第一阀门41、第二阀门51、第三阀门61、第四阀门81、第五阀门91、第六阀门121、第一区域100、第二区域200、第三区域300。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0022]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上”、“下”、“前”、“后”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3]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4]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25]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沉淀分层效果的热井装置,包括热井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井罐1呈长方体形状;所述热井罐1内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所述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平行设置,并与地面垂直设置。
[0026]所述第一隔板2的一端与热井罐1的顶部内表面连接,所述第二隔板3的一端与热井罐1的底部内表面连接;所述第一隔板2和第二隔板3将热井罐1的内腔从左至右分为相互连通的第一区域100、第二区域200和第三区域300。
[0027]所述热井罐1位于第一区域100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进水管4;所述热井罐1右侧下方设置有出水管5;所述热井罐1位于第一区域100和第二区域200的底部中间开设有用于排放固体的排废口15;所述排废口15上设置有连接管6。
[0028]所述第一进水管4、出水管5和连接管6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41、第二阀门51和第三阀门61;第一阀门41、第二阀门51和第三阀门61分别用于控制第一进水管4、出水管5和连接管6的通断。
[0029]在该实施例中,开始时,循环液通过第一进水管4从热井罐1的顶部流入,储蓄在第一隔板2下方(即在第一区域100和第二区域200的底部),然后随着循环液的水位继续往上升,此过程会使循环液中大量的固体沉淀到第一区域100和第二区域200的底部,从而达到分离循环液中的固体;而循环液的液体则流入第三区域300从出水管5排出。
[0030]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区域设200置有过滤网7;所述过滤网7的一端与第一隔板2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隔板3连接;所述过滤网7与第一隔板2连接的一端高于与第二隔板3连接的一端。
[0031]在该实施例中,分离固体后的循环液中还会存在易于漂浮在循环液表面或与循环液混合的细小杂质;然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沉淀分层效果的热井装置,包括热井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井罐呈长方体形状;所述热井罐内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平行设置,并与地面垂直设置;所述第一隔板的一端与热井罐的顶部内表面连接,所述第二隔板的一端与热井罐的底部内表面连接;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将热井罐的内腔从左至右分为相互连通的第一区域、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所述热井罐位于第一区域的顶部设置有第一进水管;所述热井罐右侧下方设置有出水管;所述热井罐位于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的底部中间开设有用于排放固体的排废口;所述排废口上设置有连接管;所述第一进水管、出水管和连接管上分别设置有第一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沉淀分层效果的热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一端与第一隔板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隔板连接;所述过滤网与第一隔板连接的一端高于与第二隔板连接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沉淀分层效果的热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泰锋郑国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港荣水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