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氢能燃料电池汽车带冷却组件的动力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51520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0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氢能燃料电池汽车带冷却组件的动力系统。动力系统包括超级电容器、DC/DC变换器和燃料电池DC变换器依次通过管路串接形成的第一支路,和电机控制器和电机通过管路串接形成的第二支路;第一支路的进液端通过第一管路与冷却组件的出液端连通,第一支路的出液端通过第二管路与冷却组件的进液端连通;第二支路并接于第一支路的两端,第二管路上设有水泵。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动力系统包括超级电容器、DC/DC变换器、燃料电池DC变换器串接形成第一支路和电机控制器、电机形成的第二支路,使得冷却组件可以分别对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进行冷却,冷却组件与动力系统布置合理,能够满足动力系统中不同的元器件的独立冷却要求,冷却效果好。冷却效果好。冷却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氢能燃料电池汽车带冷却组件的动力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氢能燃料电池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氢能燃料电池汽车带冷却组件的动力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燃料电池汽车作为一种新能源驱动汽车,具有节能无污染,效率高、噪声低等优点,是未来理想发展方向。由于整车系统所需大功率电器件较多,这些设备都需要水冷却,现有技术中的动力系统的冷却系统,一般只是针对很少的元器件设计,因此需要设计多个冷却系统,才能达到整个动力系统进行冷却,现有技术中存在冷却系统结构布置不合理,冷却效果不好等缺陷。
[0003]因此,需要对现有动力系统的冷却系统的进行改进,以满足多个大功率元器件的冷却需求,提升冷却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布置合理、冷却效果好的氢能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的冷却系统。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氢能燃料电池汽车带冷却组件的动力系统,所述动力系统包括超级电容器、DC/DC变换器和燃料电池DC变换器依次通过管路串接形成的第一支路,以及电机控制器和电机通过管路串接形成的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的进液端通过第一管路与冷却组件的出液端连通,所述第一支路的出液端通过第二管路与所述冷却组件的进液端连通;所述第二支路并接于所述第一支路的两端,所述第二管路上设有水泵。
[0007]优选的,所述冷却组件包括膨胀水箱和散热器,所述第一支路的进液端通过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膨胀水箱的出液端连通,所述第一支路的出液端通过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冷却组件的出液端连通;所述散热器并接在所述膨胀水箱的进液端和出液端,所述散热器旁设有电子风扇。
[0008]优选的,所述超级电容器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一管路连通,所述电机控制器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一管路连通。
[0009]优选的,所述第二管路上设有温度传感器,且所述第四管路位于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膨胀水箱之间。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支路上设有第一阀门,且所述第一阀门位于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超级电容器之间;所述第二支路上设有第二阀门,且所述第二阀门位于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电机控制器之间。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支路上设有第一压力传感器,且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一阀门与所述超级电容器之间;所述第二支路上设有第二压力传感器,且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第二阀门与所述电机控制器之间。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支路上设有第一流量计,且所述第一流量计位于所述燃料电池DC变换器与所述第二管路之间;所述第二支路上设有第二流量计,且所述第二流量计位于所述电机与所述第二管路之间。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均为电磁阀;所述冷却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第一阀门、第二阀门、温度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一流量计、第二流量计、水泵、电子风扇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控制器包括数据检测模块、数据分析模块、阀门控制模块、水泵控制模块、风扇控制模块;所述数据检测模块与所述数据分析模块电连接,所述数据分析模块分别与所述阀门控制模块、水泵控制模块和风扇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数据检测模块分别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第一流量计和第二流量计电连接;所述阀门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电连接;所述水泵控制模块与所述水泵电连接;所述风扇控制模块与所述电子风扇电连接。
[0015]本技术的一种氢能燃料电池汽车带冷却组件的动力系统及控制方法。动力系统包括超级电容器、DC/DC变换器和燃料电池DC变换器依次通过管路串接形成的第一支路,以及电机控制器和电机通过管路串接形成的第二支路;第一支路的进液端通过第一管路与冷却组件的出液端连通,第一支路的出液端通过第二管路与冷却组件的进液端连通;第二支路并接于第一支路的两端,第二管路上设有水泵。本技术的动力系统包括将超级电容器、 DC/DC变换器和燃料电池DC变换器串接形成的第一支路,和将电机控制器和电机串接形成第二支路,使得冷却组件可以分别对两条支路进行冷却,能够对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进行冷却,冷却组件和动力系统布置合理,能够满足动力系统中不同的元器件的独立冷却要求,冷却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氢能燃料电池汽车带冷却组件的动力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氢能燃料电池汽车带冷却组件的动力系统的控制原理框图。
[0018]图中标记说明:
[0019]1、动力系统;2、冷却组件;3、超级电容器;4、DC/DC变换器;5、燃料电池DC变换器;6、第一支路;7、电机控制器;8、电机;9、第二支路; 10、第一管路;11、第二管路;12、水泵;13、膨胀水箱;14、散热器;15、电子风扇;16、温度传感器;17、第一阀门;18、第二阀门;19、第一压力传感器;20、第二压力传感器;21、第一流量计;22、第二流量计;23、控制器;24、数据检测模块;25、数据分析模块;26、阀门控制模块;27、水泵控制模块;28、风扇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1]实施例1
[0022]如图1所示,一种氢能燃料电池汽车带冷却组件的动力系统,动力系统1 包括超级
电容器3、DC/DC变换器4和燃料电池DC变换器5依次通过管路串接形成的第一支路6,以及电机控制器7和电机8通过管路串接形成的第二支路9;第一支路6的进液端通过第一管路10与冷却组件2的出液端连通,第一支路6的出液端通过第二管路11与冷却组件2的进液端连通;第二支路 9并接于第一支路6的两端,第二管路11上设有水泵12。
[0023]本技术的一种氢能燃料电池汽车带冷却组件的动力系统。动力系统包括超级电容器、DC/DC变换器和燃料电池DC变换器依次通过管路串接形成的第一支路,以及电机控制器和电机通过管路串接形成的第二支路;第一支路的进液端通过第一管路与冷却组件的出液端连通,第一支路的出液端通过第二管路与冷却组件的进液端连通;第二支路并接于第一支路的两端,第二管路上设有水泵。本技术的动力系统包括将超级电容器、DC/DC变换器和燃料电池DC变换器串接形成的第一支路,和将电机控制器和电机串接形成第二支路,使得冷却组件可以分别对两条支路进行冷却,能够对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进行冷却,冷却组件和动力系统布置合理,能够满足动力系统中不同的元器件的独立冷却要求,冷却效果好。
[0024]冷却组件2的类型可以有多种,在这里不做限定,本实施例中的冷却组件2可以包括膨胀水箱13和散热器14,第一支路6的进液端通过第一管路 10与膨胀水箱13的出液端连通,第一支路6的出液端通过第二管路11与冷却组件2的出液端连通;散热器14并接在膨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氢能燃料电池汽车带冷却组件的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系统(1)包括超级电容器(3)、DC/DC变换器(4)和燃料电池DC变换器(5)依次通过管路串接形成的第一支路(6),以及电机控制器(7)和电机(8)通过管路串接形成的第二支路(9);所述第一支路(6)的进液端通过第一管路(10)与冷却组件(2)的出液端连通,所述第一支路(6)的出液端通过第二管路(11)与所述冷却组件(2)的进液端连通;所述第二支路(9)并接于所述第一支路(6)的两端,所述第二管路(11)上设有水泵(1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氢能燃料电池汽车带冷却组件的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组件(2)包括膨胀水箱(13)和散热器(14),所述第一支路(6)的进液端通过所述第一管路(10)与所述膨胀水箱(13)的出液端连通,所述第一支路(6)的出液端通过所述第二管路(11)与所述冷却组件(2)的出液端连通;所述散热器(14)并接在所述膨胀水箱(13)的进液端和出液端,所述散热器(14)旁设有电子风扇(1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氢能燃料电池汽车带冷却组件的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超级电容器(3)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一管路(10)连通,所述电机控制器(7)通过管路与所述第一管路(10)连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氢能燃料电池汽车带冷却组件的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路(11)上设有温度传感器(16)。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氢能燃料电池汽车带冷却组件的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路(6)上设有第一阀门(17),且所述第一阀门(17)位于所述第一管路(10)与所述超级电容器(3)之间;所述第二支路(9)上设有第二阀门(18),且所述第二阀门(18)位于所述第一管路(10)与所述电机控制器(7)之间。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氢能燃料电池汽车带冷却组件的动力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路(6)上设有第一压力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继亮郝义国李昌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格罗夫氢能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