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检测的软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1519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09: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检测的软管。包括内层(1)和外层(2),关键是内层(1)设有可检测的示踪标识物(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可随时进行检测软管内层的磨损情况,极大程度的减小或消除因软管内层的磨损导致软管强度降低而出现的软管内的液体的泄露或可能出现的软管管壁的爆裂,大幅提高了使用软管的安全性。性。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检测的软管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压下使用的软管总成,具体是指一种用于用于输送砂石的高压软管。

技术介绍

[0002]石油行业的油气井的生产过程中,依据油气井的状态,存在压裂作业,将批量的压裂砂石输送到指定地点,同时软管还需要同时输送盐酸用于酸化井下地层,通常是使用钢管作为输送通道,以承受输送时存在的驱动高压和高速运动的砂石流。上述的以钢管和金属管接头构成的输送管道,由于刚性材料的限制,存在的缺陷一是压裂设备布局受钢管规格的限制,重量大,不灵活,搬运、安装、拆卸非常麻烦;二是需要预存大量的不同规格的钢管;三是压裂设备的整个布局的钢管和金属接头的数量较多,还需要储备多种弯管;四是压裂输送通道复杂导致通道的流动阻力增加,不得不加大输出压力;五是造成压裂作业结束后的转场的困难;六是在输送压裂砂石过程中,高压、大流量、高流速会在管路中产生震动,会导致整个钢管管路的震动疲劳。上述的软管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软管内表面会有相当程度的磨损,该磨损超过一定的量时会使高压状态的软管出现爆裂,造成事故。因此,如何知晓软管内部的磨损状况就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公开一种可便于随时进行磨损检测的软管。
[0004]实现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包括内层和外层,关键是内层设有可检测的示踪标识物。
[0005]所述的示踪标识物为高密度金属片或射频片或含有铅粉的橡胶片。
[0006]所述的内层为至少两层结构,示踪标识物设置在内层的各层之间和内层与外层的交界面。
[0007]所述的内层为两层,由内向外顺序为黑色胶层和绿色胶层;或内层为三层,由内向外顺序为黑色胶层、绿色胶层和黄色胶层;或内层为四层,由内向外顺序为黑色胶层、绿色胶层、黄色胶层和红色胶层,上述各层的厚度相同或不相同。
[0008]所述的外层由内向外顺序包括加强层和外胶层,加强层内设有至少两层缠绕钢丝层。
[0009]所述的内层的各层交界面均设有示踪标识物,且不同层间的示踪标识物在软管的的轴向方向上相互间隔一个适当的距离。
[0010]所述的软管的外表面设有与示踪标识物对应位置的检测标识。
[0011]所述的内层的各层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或PVDF材料或弹性的橡胶或聚氨酯材料构成,或由上述的材料的任意组合构成。
[0012]本技术公开的上述技术方案使软管在使用过程中可随时进行检测软管内层的磨损情况,极大程度的减小或消除因软管内层的磨损导致软管强度降低而出现的软管内
的液体的泄露或可能出现的软管管壁的爆裂,大幅提高了使用软管的安全性。
[0013]说明书附图:
[0014]图1为本技术的软管的管壁的断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结合附图详细给出本技术的具体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是为便于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理解,不应视为是对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0016]请参见图1,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包括内层1和外层2,关键是内层1设有可检测的示踪标识物3;软管在油田的压裂作业时,软管内通过大流量、高流速和高压状态的砂石流,砂石对软管内壁面有磨损,当磨损情况严重时,软管可能出现泄露、破损,甚至出现爆裂面而造成严重事故,因此通过手持的检测仪器对使用状态的软管进行扫描,当检测到内层1的示踪标识物3时,则磨损程度在预定的范围内,当检测不到示踪标识物3时,表明软管内的壁面已磨损到示踪标识物3所处的位置,磨损程度已到相当的程度,或需给予注意或更换软管,这一检测对高压状态下的软管的安全使用非常重要。
[0017]所述的示踪标识物3为高密度的金属片,利用手持式的软X射线检测仪就可检测;或示踪标识物3为射频片,通过射频检测仪也方便地检测到射频片的存在与否和相当的信息;或踪标识物3为含有铅粉的高密度橡胶片,该橡胶片与内层1可以更好的结合,并通过软X射线检测仪检测。上述的几种检测仪器均为现有的成熟技术,通过检测可方便得到使用状态中的软管的内壁体的磨损状态,无须停止软管的作业就可进行检测,极大地提高使用上述软管的作业效率。
[0018]所述的内层1为至少两层结构,示踪标识物3设置在内层1的各层之间和内层1与外层2的交界面;通过上述的示踪标识物3的设置,在软管的径向的不同位置均设有示踪标识物3,随着软管的内壁面的逐层磨损,相应的不同位置的示踪标识物3因脱落而检测不到,从而得知软管内壁面的磨损状况,上述的结构或示踪标识物3的逐层设置极大方便了使用状态下的软管的监测,对安全性极有益处。
[0019]所述的内层1由耐磨的材料制备,并可以是多层结构设置,这可多层设置示踪标识物3,为进一步方便对软管的磨损状况的检测,上述的多层耐磨材料制备的内层1的每一层用不同颜色的材料,当软管在不工作状态,如检修、转场等情况时,直接观察软管的内壁表面,由材料颜色就可直接得到软管内壁面磨损到什么程度。所述的内层1为两层,由内向外顺序为黑色胶层1

1和绿色胶层1

2;或内层1为三层,由内向外顺序为黑色胶层1

1、绿色胶层1

2和黄色胶层1

3;或内层1为四层,由内向外顺序为黑色胶层1

1、绿色胶层1

2、黄色胶层1

3和红色胶层1

4,上述各层的厚度相同或不相同,各层的厚度的选择视软管的使用要求而具体确定。
[0020]为进一步扩大上述的可检测磨损情况的软管的使用范围,所述的软管的外层2由内向外顺序包括加强层2

1和外胶层2

2,加强层2

1中设有至少两层缠绕钢丝2
‑1‑
1,或加强层2

1中还可设有缠绕的帘布层,上述的缠绕钢丝2
‑1‑
1相对于软管的轴向方向的缠绕角度为30
°
~80
°
,且相邻的缠绕钢丝2
‑1‑
1的缠绕方向相反,这可尽量消除软管的内应力,上述结构可大幅增加软管的径向支撑力和轴向的抗拉伸能力。
[0021]为避免对软管进行检测时出现错误的认定,内层1的各层交界面均设有示踪标识物3,且不同层间的示踪标识物3在软管的的轴向方向上相互间隔一个适当的距离,当手持软X射线检测仪或射频检测仪进行检测时,不会出现错误的认定信息。为进一步确保检测信息的准确性,在软管的外层2的外表面设有与示踪标识物3对应位置的检测标识4,通过检测标识4可快速准确地对示踪标识物3的确认与检测,可大幅提高检测的效率。
[0022]前面已描述软管的内层1由耐磨材料制备,经过反复试验与测试,内层1的各层由超高分子量聚乙烯、或PVDF材料或弹性的橡胶或聚氨酯材料构成,或由上述的材料的任意组合构成。由于上述材料的强度、硬度或刚性有一定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检测的软管,包括内层(1)和外层(2),其特征在于内层(1)设有可检测的示踪标识物(3)。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检测的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示踪标识物(3)为高密度金属片或射频片或含有铅粉的橡胶片。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检测的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层(1)为至少两层结构,示踪标识物(3)设置在内层(1)的各层之间和内层(1)与外层(2)的交界面。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检测的软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层(1)为两层,由内向外顺序为黑色胶层(1

1)和绿色胶层(1

2);或内层(1)为三层,由内向外顺序为黑色胶层(1

1)、绿色胶层(1

2)和黄色胶层(1

3);或内层(1)为四层,由内向外顺序为黑色胶层(1

1)、绿色胶层(1

2)、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锦诚杨鹏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泰悦流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