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化区变径螺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1366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3 09:30
一种塑化区变径螺杆,包括塑化区,塑化区内部从右往左依次为底径递减区、底径平稳区及底径递增区,塑化区外部为筒体,筒体在底径平稳区位置的上方装有辅助加料口,底径平稳区与底径递减区及底径递增区之间采用圆弧过渡;塑化区底径均匀变化,在底径平稳区由于半径相对底径递减区、底径递增区较小,压力也相对较小,便于辅助加料口废余原料的进入,同时有效防止过大压力对螺杆造成的损坏;底径平稳区与底径递减区、递进递增区圆弧过渡,有益于原料的塑化。化。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化区变径螺杆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挤出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塑化区变径螺杆。

技术介绍

[0002]无纺布是一种非织造布,它是直接利用高聚物切片、短纤维或长丝将纤维通过气流或机械成网,然后经过水刺,针刺,或热轧加固,最后经过后整理形成的无编织的布料。具有柔软、透气和平面结构的新型纤维制品,优点是不产生纤维屑,强韧、耐用、丝般柔软,而且还有棉质的感觉,和棉织品相比,无纺布的袋子容易成形,而且造价便宜。
[0003]目前对于无纺布的生产,一般由机械挤出装置完成,原料需经塑化、发泡、出料、裁剪几道工序,裁剪后总会有边角残留,废余材料堆积既造成原料的大量浪费,也占用了加工场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一种塑化区变径螺杆。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塑化区变径螺杆,包括塑化区,所述塑化区内部从右往左依次为底径递减区、底径平稳区及底径递增区,所述塑化区外部为筒体,所述筒体在所述底径平稳区位置的上方装有辅助加料口。
[0006]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径平稳区与所述底径递减区及底径递增区之间采用圆弧过渡。
[0007]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08]1、塑化区底径均匀变化,在底径平稳区由于半径相对底径递减区、底径递增区较小,压力也相对较小,便于辅助加料口废余原料的进入,同时有效防止过大压力对螺杆造成的损坏。
[0009]2、底径平稳区与底径递减区、递进递增区之间圆弧过渡,有益于原料的塑化。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一种塑化区变径螺杆主视图(塑化区);
[0011]图中:1、塑化区;2、底径递减区;3、底径平稳区;4、底径递增区;5、筒体;6、辅助加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塑化区变径螺杆,包括塑化区1,塑化区1内部从右往左依次为底径递减区2、底径平稳区3及底径递增区4,塑化区1外部为筒体5,筒体5在底径平稳区3位置的上方装有辅助加料口6,底径平稳区3与底径递减区2及底径递增区4之间采用圆弧过渡。
[0013]塑化区底径均匀变化,在底径平稳区由于半径相对底径递减区、底径递增区较小,
压力也相对较小,便于辅助加料口废余原料的进入,同时有效防止过大压力对螺杆造成的损坏;底径平稳区与底径递减区、递进递增区圆弧过渡,有益于原料的塑化。
[0014]具体使用时,为方便理解本技术,结合附图进行描述;
[0015]非织造布由螺杆推送,经塑化、发泡工序后,在出料段经裁剪机裁剪得到所需尺寸的无纺布,裁剪后的废余原料经小型挤出机挤出,小型挤出机出口段与辅助加料口相连,废余原料继续参与塑化、发泡工序,实现重复利用。
[001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化区变径螺杆,其特征在于:包括塑化区(1),所述塑化区(1)内部从右往左依次为底径递减区(2)、底径平稳区(3)及底径递增区(4),所述塑化区(1)外部为筒体(5),所述筒体(5)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家山邱春阳陈林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俪盛塑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