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雨专利>正文

新型结构体系与设备管线空间协同的地下室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51247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结构体系与设备管线空间协同的地下室及其施工方法,包括设备管线和柱帽楼盖结构;所述设备管线包括风管、消防喷淋主管、消防喷淋支管和电缆桥架;框架梁包括第一框架梁和第二框架梁,第二框架梁的梁底标高大于第一框架梁的梁底标高,且标高之差不小于150mm;第二框架梁包括宽扁梁和短跨梁;施工时,风管沿第一框架梁和/或第二框架梁的梁底布设;第一框架梁的梁底布设的设备管线最低处标高不低于第二框架梁的梁底布设的设备管线最低处标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该地下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能减小框架梁的荷载、跨度、梁厚及梁配筋,结合设备管线的统筹,能降低地下室的层高、节省工程造价,能增大车道净高,提高地下室品质。质。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结构体系与设备管线空间协同的地下室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结构体系与设备管线空间协同的地下室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的地下车库层高普遍较高,其层高计算公式为:结构高度+设备管线+车库净高。地下车库的层高是影响其造价的核心因素,层高越高,车库体积越大,开挖土方量越大,受地下水的影响也越大,地库造价成本越高。控制地下车库的层高,就是在控制地下车库的造价,这已是行业内的共识。
[0003]因此,在满足地下室净高以及楼盖受力的情况下,如何优化地下室柱帽楼盖结构并统筹布置设备管线,以有效减小地下室层高、降低建筑成本,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新型结构体系与设备管线空间协同的地下室及其施工方法,该种建筑结构的地下室在地下室净高要求一定的情况下,通过优化地下室柱帽楼盖结构并统筹布置设备管线,显著降低了地下室的层高、节省了工程造价,增大了车道净高,提高了地下室品质。
[0005]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新型结构体系与设备管线空间协同的地下室,包括设备管线和柱帽楼盖结构,柱帽楼盖结构包括若干框架柱、若干柱帽、若干框架梁和楼板,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楼板下相邻四个框架梁合围的方形区域称之为一跨,设备管线布设在楼板的底部,楼板下方设有停车位和车道;
[0007]所述设备管线包括风管、消防喷淋主管、消防喷淋支管和电缆桥架;具体地,框架梁的梁底与楼板的板底之间的高差空间为设备管线的安装空间,通常情况下,设备管线靠近楼板的板底或框架梁的梁底布设;具体地,风管与风机房相连;
[0008]所述框架梁包括第一框架梁和第二框架梁,第二框架梁的梁底标高大于第一框架梁的梁底标高,且标高之差不小于150mm;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梁底标高指框架梁的底面与地面之间的距离高度;所述第二框架梁包括宽扁梁和短跨梁;具体地,宽扁梁指第二框架梁与第一框架梁相比,第二框架梁更宽更薄,为增大第二框架梁的梁底标高,需要减小梁的厚度,同时为确保梁跨的承压能力,而增加梁宽度;短跨梁指第二框架梁与第一框架梁相比,第二框架梁的跨度更小,为增大第二框架梁的梁底标高,需要减小梁的厚度,同时为确保梁跨的承压能力,而减小梁的跨度;具体地,在框架柱之间柱跨不变的情况下,减小第二框架梁的跨度,可以通过增大框架柱顶部柱帽长度将柱帽做成矩形,以缩小第二框架梁两端的柱帽之间跨度,此外,在第二框架梁两端的柱帽大小形状不变的情况下,减小第二框架梁的跨度,可以通过减小框架柱之间的柱跨,以减小第二框架梁的跨度;
[0009]所述风管沿第一框架梁和/或第二框架梁的梁底布设,且第一框架梁的梁底布设
有风管时,第一框架梁梁底的风管宽度小于1.2m且风管底部不布设消防喷淋支管,风管与第一框架梁和/或第二框架梁交叉,具体地,交叉可以为垂直交叉或斜交叉;具体地,风管沿第二框架梁的梁底布设时,风管的底部可布设消防喷淋支管,基于第二框架梁的梁厚比第一框架梁梁厚小,因此第二框架梁下风管底部布设消防喷淋支管不影响净空;
[0010]所述第一框架梁的梁底布设的设备管线最低处标高不低于第二框架梁的梁底布设的设备管线最低处标高;
[0011]所述消防喷淋支管与消防喷淋主管连通;
[0012]所述车道上方的楼板底部布设沿车道方向的风管、消防喷淋主管或电缆桥架时,风管、消防喷淋主管或电缆桥架的投影不在车道内,即其投影不与车道重合;风管下的高度为地下室有效净高,该种结构能增大车道净高,提高地下室品质;
[0013]所述风管的投影与车道交叉时,车道所在跨的风管制作为宽扁结构或拆分为宽度均小于1.2m的两根风管,车道上方与风管交叉的框架梁为第二框架梁,该种结构能增大车道净高。
[0014]进一步限定,所述框架柱的平面形状为多边形或圆形,具体的,框架柱的形状包括但不限于方形柱、矩形柱、圆形柱。
[0015]进一步限定,所述柱帽的平面形状为多边形,具体地,柱帽的平面形状为正方形、矩形或菱形。
[0016]进一步限定,所述柱帽厚度不小于柱帽间框架梁的厚度。
[0017]进一步限定,厚度大于100mm的所述电缆桥架绕开风管且不与风管交叉,或交叉处位于风管的末端段,厚度不大于100mm的电缆桥架与风管交叉处向上弯折后从风管与楼板之间高差间隙穿过;风管的末端段厚度较小,可增大交叉处净高;具体地,消防喷淋主管和电缆桥架均不沿风管底部平行于风管布设,消防喷淋主管和电缆桥架可分别与风管布设于楼板下同一跨内,也可以不在同一跨内,当消防喷淋主管和电缆桥架分别与风管布设于楼板下同一跨内时,消防喷淋主管和电缆桥架布设于风管侧边。
[0018]进一步限定,所述电缆桥架与消防喷淋主管交叉时,交叉处投影不在车道内或不在风管投影范围内,交叉处电缆桥架向上弯折后从消防喷淋主管与楼板之间高差间隙穿过。
[0019]进一步限定,所述电缆桥架与消防喷淋主管、电缆桥架与消防喷淋支管交叉布设时,厚度不大于100mm的电缆桥架与消防喷淋主管交叉处向上弯折后从消防喷淋主管与楼板之间高差间隙穿过。
[0020]进一步限定,所述消防喷淋支管与风管交叉时,交叉处消防喷淋支管向上弯折后从楼板与风管之间高差间隙穿过。
[0021]进一步限定,所述消防喷淋支管与风管交叉处,风管与楼板之间的消防喷淋支管上设有上喷喷头和/或下喷喷头。
[0022]进一步限定,所述柱帽底面为水平面,柱帽之间第一框架梁、第二框架梁位于柱帽的中部,框架梁的钢筋贯通或锚固到框架柱上,框架梁的厚度比楼板的厚度最少大150mm。
[0023]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还提供一种新型结构体系与设备管线空间协同的地下室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建造柱帽楼盖结构的地下室,在楼板下统筹布置设备管线;其中,根据设备管线的走向分布,与宽度小于1.2m的风管交叉的框架梁制作为第
一框架梁且风管底部不布设消防喷淋支管,与宽度1.2m以上的风管交叉的框架梁制作为第二框架梁且风管底部可布设消防喷淋支管,风管贴合框架梁的梁底布设;车道上方的楼板底部布设沿车道方向的风管、消防喷淋主管或电缆桥架时,将风管、消防喷淋主管或电缆桥架布设在停车位上方,使风管、消防喷淋主管或电缆桥架的投影不在车道内;风管的投影与车道交叉处,将车道所在跨的风管制作为宽扁结构或拆分为宽度均小于1.2m的两根风管,车道上方与风管交叉的框架梁制作为第二框架梁,车道上方的风管底部不布设消防喷淋支管;在此需要说明的是,该结构体系与设备管线空间协同结构也适用于常规梁板结构体系,提高常规梁板结构体系地下室的品质,节省其工程造价。
[0024]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结构体系与设备管线空间协同的地下室及其施工方法,有益效果在于:该体系结构地下室的柱帽楼盖结构通过柱帽、框架梁和梁板共同受力,既满足了施工规范对地下室楼板作嵌固端的要求,通过在框架柱上设置柱帽,楼板荷载传力路径在常规梁板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结构体系与设备管线空间协同的地下室,包括设备管线和柱帽楼盖结构,柱帽楼盖结构包括若干框架柱、若干柱帽、若干框架梁和楼板,设备管线布设在楼板的底部,楼板下方设有停车位和车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管线包括风管、消防喷淋主管、消防喷淋支管和电缆桥架;所述框架梁包括第一框架梁和第二框架梁,第二框架梁的梁底标高大于第一框架梁的梁底标高,且标高之差不小于150mm;第二框架梁包括宽扁梁和短跨梁;所述风管沿第一框架梁和/或第二框架梁的梁底布设,且第一框架梁的梁底布设有风管时,第一框架梁梁底的风管宽度小于1.2m且风管底部不布设消防喷淋支管;所述第一框架梁的梁底布设的设备管线最低处标高不低于第二框架梁的梁底布设的设备管线最低处标高;所述消防喷淋支管与消防喷淋主管连通;所述车道上方的楼板底部布设沿车道方向的风管、消防喷淋主管或电缆桥架时,风管、消防喷淋主管或电缆桥架的投影不在车道内;所述风管的投影与车道交叉时,车道所在跨的风管制作为宽扁结构或拆分为宽度均小于1.2m的两根风管,车道上方与风管交叉的框架梁为第二框架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结构体系与设备管线空间协同的地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柱的平面形状为多边形或圆形;柱帽的平面形状为多边形。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结构体系与设备管线空间协同的地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帽厚度不小于柱帽间框架梁的厚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结构体系与设备管线空间协同的地下室,其特征在于:厚度大于100mm的所述电缆桥架绕开风管且不与风管交叉,或交叉处位于风管的末端段,厚度不大于100mm的电缆桥架与风管交叉处向上弯折后从风管与楼板之间高差间隙穿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结构体系与设备管线空间协同的地下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桥架与消防喷淋主管交叉时,交叉处投影不在车道内或不在风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雨
申请(专利权)人:陈雨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