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路线规划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151202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路线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用户出行的多个目的地中任意一个目的地作为目的点,其余目的地作为途经点;S2:将出发点、目的点和途经点的经纬度坐标转换为弧度坐标,并计算经纬度距离;S3:计算直线距离,确定出行路线的最优途经点;S4:剔除最优途经点中的超时途经点,并将其余最优途经点作为最终服务点;S5:确定服务点顺序,并计算服务点顺序的路线耗时;S6:确定最优行驶路线。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解决人工筛选路线规划的问题,通过坐标转换和服务点筛选等向用户提供符合出行时间限制的出行路线,避免路线重复。避免路线重复。避免路线重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路线规划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路线规划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路线规划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城市服务中,涉及到多服务人员需要一次性处理多个上门服务的情况,如公司在某城市中有一批需要上门的服务项目,服务人员往往只能凭借自身对城市地理的熟悉程度或者根据电子定位地图人工筛选一批服务项目去服务,且还需要参考项目的优先级情况;筛选服务项目的时候凭借主观意识判断,筛选的结果非常不准确。其主要通过两种模式进行,一是区域模式,即给服务人员划定区域,由不定数量的服务人员负责该区域的所有上门服务;二是轮流模式,即每当有上门服务的产生时,轮流派给服务人员。第一种模式容易造成服务的积压或者人员的浪费,无法把服务任务平均的分发到服务人员;第二种模式服务人员把时间都浪费在上门服务的路途上,无法高效的完成服务。从两种模式可以看出,无论是哪一种,并且都是通过人工方式来测定,效率很低,无法做到规模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多批次处理多点上门服务时路线规划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智能路线规划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路线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5]S1:将用户出行的多个目的地中任意一个目的地作为目的点,其余目的地作为途经点;
[0006]S2:将用户的出发点、目的点和途经点的经纬度坐标转换为弧度坐标,并根据出发点、目的点和途经点的弧度坐标分别计算出发点到目的点的经纬度距离、出发点到途经点的经纬度距离与途经点到目的点的经纬度距离;
[0007]S3:根据出发点到目的点的经纬度距离、出发点到途经点的经纬度距离与途经点到目的点的经纬度距离,计算直线距离,并根据直线距离确定出行路线的最优途经点;
[0008]S4:根据用户出行路线中各个最优途经点的耗时,剔除最优途经点中的超时途经点,并将其余最优途经点作为最终服务点;
[0009]S5:对最终服务点进行排列组合,确定服务点顺序,并计算服务点顺序的路线耗时;
[0010]S6:对服务顺序中各最终服务点进行权重排序,确定最优行驶路线。
[0011]进一步地,步骤S2中,坐标转换的计算公式为:
[0012]X1=x1*3.1415926/180.0
[0013]Y1=y1*3.1415926/180.0
[0014]X2=x2*3.1415926/180.0
[0015]Y2=y2*3.1415926/180.0
[0016]X3=x3*3.1415926/180.0
[0017]Y3=y3*3.1415926/180.0
[0018]其中,x1表示出发点经纬度坐标的横坐标,y1表示出发点经纬度坐标的纵坐标,X1表示出发点弧度坐标的横坐标,Y1表示出发点弧度坐标的纵坐标,x2表示目的点经纬度坐标的横坐标,y2表示目的点经纬度坐标的纵坐标,X2表示目的点弧度坐标的横坐标,Y2表示目的点弧度坐标的纵坐标,x3表示途经点经纬度坐标的横坐标,y3表示途经点经纬度坐标的纵坐标,X3表示途经点弧度坐标的横坐标,Y3表示途经点弧度坐标的纵坐标。
[0019]进一步地,步骤S2中,出发点A到目的点B的经纬度距离a的计算公式为:
[0020]a=R*arccos[cos(Y1)*cos(Y2)*cos(X1‑
X2)+sin(Y1)*sin(Y2)][0021]其中,R表示地球半径,X1表示出发点弧度坐标的横坐标,Y1表示出发点弧度坐标的纵坐标,X2表示目的点弧度坐标的横坐标,Y2表示目的点弧度坐标的纵坐标;
[0022]出发点A到途经点C的经纬度距离b的计算公式为:
[0023]b=R*arccos[cos(Y1)*cos(Y3)*cos(X1‑
X3)+sin(Y1)*sin(Y3)][0024]其中,X3表示途经点弧度坐标的横坐标,Y3表示途经点弧度坐标的纵坐标;
[0025]途经点C到目的点B的经纬度距离c的计算公式为:
[0026]c=R*arccos[cos(Y2)*cos(Y3)*cos(X2‑
X3)+sin(Y2)*sin(Y3)]。
[0027]进一步地,步骤S3中,直线距离h的计算公式为:
[0028][0029]其中,a表示出发点A到目的点B的经纬度距离,b表示出发点A到途经点C的经纬度距离,c表示途经点C到目的点B的经纬度距离;
[0030]步骤S3中,确定最优途经点的具体方法为:以出发点A和途经点B分别为两个圆心,以直线距离h为半径,确定两个圆形;并以出发点A和途经点B作为中轴线确定一个矩形;将位于两个圆形和一个矩形之外的途经点剔除,并将其余途经点作为最优途经点。
[0031]进一步地,步骤S4中,确定最终服务点的具体方法为:在历史服务时间记录中,计算每个最优途经点的平均耗时和服务频数,将各个最优途经点进行排列组合,计算各个排列组合的耗时,将耗时超过设定时间阈值的最优途经点剔除,将其余最优途经点作为最终服务点。
[0032]进一步地,步骤S5中,确定服务点顺序的具体方法为:将各个最终服务点进行排列组合,确定各个排列组合中的最短出行距离,并将最短出行距离对应的各个最终服务点顺序作为服务点顺序;
[0033]步骤S5中,路线耗时的计算公式为:
[0034]T3=T1+T2[0035]其中,T1表示服务顺序中各个最终服务点的服务耗时,T2表示服务顺序中各个最终服务点之间的行驶耗时。
[003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用于解决人工筛选路线规划的问题,通过坐标转换和服务点筛选等向用户提供符合出行时间限制的出行路线,避免路线重复。同时,结合历史目的地的耗时,根据用户自身需求,合理进行路线规划,使其高效完成服务,保证了路线的时效性和最优性。
附图说明
[0037]图1为智能路线规划方法的流程图;
[0038]图2为上门服务点示意图;
[0039]图3为上门服务标记点示意图;
[0040]图4为上门服务点的弧度坐标示意图;
[0041]图5为上门服务点的平面三角示意图;
[0042]图6为上门服务点的直线距离示意图;
[0043]图7为上门服务点的平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45]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路线规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6]S1:将用户出行的多个目的地中任意一个目的地作为目的点,其余目的地作为途经点;
[0047]S2:将用户的出发点、目的点和途经点的经纬度坐标转换为弧度坐标,并根据出发点、目的点和途经点的弧度坐标分别计算出发点到目的点的经纬度距离、出发点到途经点的经纬度距离与途经点到目的点的经纬度距离;
[0048]S3:根据出发点到目的点的经纬度距离、出发点到途经点的经纬度距离与途经点到目的点的经纬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路线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用户出行的多个目的地中任意一个目的地作为目的点,其余目的地作为途经点;S2:将用户的出发点、目的点和途经点的经纬度坐标转换为弧度坐标,并根据出发点、目的点和途经点的弧度坐标分别计算出发点到目的点的经纬度距离、出发点到途经点的经纬度距离与途经点到目的点的经纬度距离;S3:根据出发点到目的点的经纬度距离、出发点到途经点的经纬度距离与途经点到目的点的经纬度距离,计算直线距离,并根据直线距离确定出行路线的最优途经点;S4:根据用户出行路线中各个最优途经点的耗时,剔除最优途经点中的超时途经点,并将其余最优途经点作为最终服务点;S5:对最终服务点进行排列组合,确定服务点顺序,并计算服务点顺序的路线耗时;S6:对服务顺序中各最终服务点进行权重排序,确定最优行驶路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路线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坐标转换的计算公式为:X1=x1*3.1415926/180.0Y1=y1*3.1415926/180.0X2=x2*3.1415926/180.0Y2=y2*3.1415926/180.0X3=x3*3.1415926/180.0Y3=y3*3.1415926/180.0其中,x1表示出发点经纬度坐标的横坐标,y1表示出发点经纬度坐标的纵坐标,X1表示出发点弧度坐标的横坐标,Y1表示出发点弧度坐标的纵坐标,x2表示目的点经纬度坐标的横坐标,y2表示目的点经纬度坐标的纵坐标,X2表示目的点弧度坐标的横坐标,Y2表示目的点弧度坐标的纵坐标,x3表示途经点经纬度坐标的横坐标,y3表示途经点经纬度坐标的纵坐标,X3表示途经点弧度坐标的横坐标,Y3表示途经点弧度坐标的纵坐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路线规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出发点A到目的点B的经纬度距离a的计算公式为:a=R*arccos[cos(Y1)*cos(Y2)*cos(X1‑
X2)+sin(Y1)*sin(Y...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耿杨智程赵雷何东海李桂林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清渟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