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来水厂排泥水处理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1098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来水厂排泥水处理装置及方法,包括转动设置于固定板上用于盛放泥水混合物的泥桶,泥桶的上方设置有用于收集泥水混合物中水流的水桶机构,水桶机构的外部连接有限流机构,限流机构的一端与泥桶内部连通,另一端与水桶机构内部连通,处于旋转状态下的泥桶内部的水流在离心力作用下经过限流机构被输送至水桶机构中;固定板的上端面形成有一呈环形结构的集泥槽,出泥管的一端以从下至上螺旋扩张的方式铺设在泥桶的桶壁内表面上,另一端从泥桶的顶部延伸至集泥槽中,处于旋转状态下的泥桶内部的泥浆在离心力作用下经过出泥管被输送至集泥槽中。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泥水自动分离工作,增加了泥水分离效率,提升了净化水的质量。净化水的质量。净化水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来水厂排泥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自来水厂排泥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自来水厂在生产大量生活、生产用水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污泥,这些污泥主要来源于沉淀池的排泥水和滤池的反冲洗废水。随着国家对环保的重视以及科技不断的发展,现在的泥水被处理后,其含用的水分可以重新利用,因此自来水厂排出的泥水就需要分离进行处理,现有技术中公开了申请号为202021815065.9,名称为一种自来水厂排泥水固液分离安全回用装置的专利文献,该文献中对泥水进行分离时,泥水首先进过沉淀池,在沉淀池内对污泥水进行沉淀,同时向池内加入药剂,使污泥沉降,污泥分离的一部分水通过溢流槽流出。由此可见,现有技术中固定泥水分离是采用自然沉降法,即靠泥浆自身的重力作用进行分离,此种方式耗时长,泥水分离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来水厂排泥水处理装置及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来水厂排泥水处理装置,包括转动设置于固定板上用于盛放泥水混合物的泥桶,泥桶呈上大下小的锥形结构,泥桶的上方设置有用于收集泥水混合物中水流的水桶机构,水桶机构可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至泥桶内,水桶机构的外部连接有限流机构,限流机构的一端与泥桶内部连通,另一端与水桶机构内部连通,处于旋转状态下的泥桶内部的水流在离心力作用下经过限流机构被输送至水桶机构中;固定板的上端面形成有一呈环形结构的集泥槽,泥桶与集泥槽之间连接有出泥管,出泥管的一端以从下至上螺旋扩张的方式铺设在泥桶的桶壁内表面上,另一端从泥桶的顶部延伸至集泥槽中,处于旋转状态下的泥桶内部的泥浆在离心力作用下经过出泥管被输送至集泥槽中。
[0005]优选的,固定板的上方通过环形分布的数个支撑杆连接有上板,水桶机构包括有内部呈中空结构的壳体,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与上板的下端面之间通过两个侧伸缩杆相连。
[0006]优选的,限流机构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外壁上,限流机构的底部开设有与泥桶内部相连通进水口,限流机构的内部形成有顺水路和逆水路,进水口的直径大于顺水路和逆水路,限流机构的顶部开设有与壳体内部相连通的出水口,顺水路和逆水路的岔口与进水口相连,顺水路和逆水路的汇合处与出水口相连,并且在顺水路和逆水路的交汇处,逆水路的水流方向与顺水路的水流方向成钝角。
[0007]优选的,壳体的外壁上位于限流机构的上方安装有集水槽,集水槽的一侧与壳体内部相连通,上板的上端面安装有水泵,水泵与集水槽之间连接有出水管,出水管为具有弹性的软管,出水管穿过上板后延伸至集水槽内部的底端,壳体的内部还设置有物块,物块的
顶部连接有中伸缩杆,中伸缩杆向上延伸穿过支撑架后连接于上板的下端面,物块的底部呈锥形结构。
[0008]优选的,壳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电动阀门。
[0009]优选的,固定板的上端面位于集泥槽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泥桶设置于固定架上并与之转动连接,固定板的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与泥桶底部固定连接。
[0010]优选的,泥桶的外壁上对称的连接有两个刮泥板,两个刮泥板向下延伸至集泥槽内部,集泥槽内对称的开设有两个出泥口。
[0011]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自来水厂的泥水处理方法,采用上述提及的泥水处理装置,方法如下:
[0012]步骤一、将泥水混合物引入至泥桶中;
[0013]步骤二、通过外部设备驱动泥桶进行旋转;
[0014]步骤三、驱动水桶机构向泥桶内部移动,直至限流机构与水桶内部的泥水混合物接触,泥水混合物中的水流在离心力作用下经过限流机构进入至水桶机构中,泥水混合物中的泥浆在离心力作用下经过出泥管被输送至集泥槽内部。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来水厂排泥水处理装置及方法,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专利技术将自来水厂产生的泥水排入至泥桶中,而泥桶则通过电机驱动进行旋转,泥桶中的泥浆在离心力作用下沿着出泥管被输送至集泥槽中,而水流则经过限流机构被输送至水桶机构中,当水桶机构中收集够足量的水流后,通过物块向壳体中移动,壳体内部的水位上升,水流便会流入至集水槽中,水流通过水泵被抽出;泥桶在旋转的同时,其外壁上连接的刮泥板在集泥槽内部滑动,将集泥槽内的泥浆刮入出泥口,从而实现了泥水自动分离工作,增加了泥水分离效率,提升了净化水的质量。
附图说明
[0017]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水桶机构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限流机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出泥管在泥桶内部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集泥槽在底板上的安装示意图。
[0023]图中:1、水桶机构;11、中伸缩杆;12、侧伸缩杆;13、支撑架;14、物块;15、壳体;16、集水槽;17、电控阀门;2、限流机构;21、进水口;22、顺水路;23、逆水路;24、出水口;3、泥桶;31、桶壁;41、固定板;42、集泥槽;43、出泥口;51、混合管;52、出水管;53、水泵;54、出泥管;6、上板;7、支撑杆;8、刮泥板;9、固定架;10、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制。
[0026]如图1

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自来水厂排泥水处理装置,包括转动设置于固定板41上用于盛放泥水混合物的泥桶3,泥桶3呈上大下小的锥形结构,泥桶3的上方设置有用于收集泥水混合物中水流的水桶机构1,水桶机构1可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至泥桶3内,水桶机构1的外部连接有限流机构2,限流机构2的一端与泥桶3内部连通,另一端与水桶机构1内部连通,处于旋转状态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来水厂排泥水处理装置,包括转动设置于固定板(41)上用于盛放泥水混合物的泥桶(3),泥桶(3)呈上大下小的锥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泥桶(3)的上方设置有用于收集泥水混合物中水流的水桶机构(1),水桶机构(1)可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至泥桶(3)内,水桶机构(1)的外部连接有限流机构(2),限流机构(2)的一端与泥桶(3)内部连通,另一端与水桶机构(1)内部连通,处于旋转状态下的泥桶(3)内部的水流在离心力作用下经过限流机构(2)被输送至水桶机构(1)中;固定板(41)的上端面形成有一呈环形结构的集泥槽(42),泥桶(3)与集泥槽(42)之间连接有出泥管(54),出泥管(54)的一端以从下至上螺旋扩张的方式铺设在泥桶(3)的桶壁(31)内表面上,另一端从泥桶(3)的顶部延伸至集泥槽(42)中,处于旋转状态下的泥桶(3)内部的泥浆在离心力作用下经过出泥管(54)被输送至集泥槽(42)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来水厂排泥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板(41)的上方通过环形分布的数个支撑杆(7)连接有上板(6),水桶机构(1)包括有内部呈中空结构的壳体(15),壳体(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架(13),支撑架(13)与上板(6)的下端面之间通过两个侧伸缩杆(12)相连。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来水厂排泥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限流机构(2)固定安装在壳体(15)的外壁上,限流机构(2)的底部开设有与泥桶(3)内部相连通进水口(21),限流机构(2)的内部形成有顺水路(22)和逆水路(23),进水口(21)的直径大于顺水路(22)和逆水路(23),限流机构(2)的顶部开设有与壳体(15)内部相连通的出水口(24),顺水路(22)和逆水路(23)的岔口与进水口(21)相连,顺水路(22)和逆水路(23)的汇合处与出水口(24)相连,并且在顺水路(22)和逆水路(23)的交汇处,逆水路(23)的水流方向与顺水路(22)的水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素敏刘红茹郭会君高小涛马浩娄艳丽张付杰成兰兴罗岗张路霞曹程禹王会锋赵增兵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海天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