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流闪提脱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1020637 阅读: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18 22:04
本技术涉及到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旋流闪提脱氨系统。包括PH调节池,PH调节池与旋流闪提脱氨设备连通,旋流闪提脱氨设备的负压管与氨回收器连通,旋流闪提脱氨设备的排管与废水池连通;旋流闪提脱氨设备包括转动连接在壳体内的转子组件,转子组件外侧的壳体内固定有分散组件,壳体下端固定有转接头,转子组件与转接头转动密封连接,转子组件内部与转接头连通,壳体下端通过水泵与转接头连通,分散组件内侧的转子组件部分上圆周均布开设有多个割缝,壳体上端固定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子组件固定连接。本系统的设备体积质量小、设备及基建费用少,过程放大容易,启动、停车迅速,运行更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废水处理,具体涉及到旋流闪提脱氨系统


技术介绍

1、废水处理过程中,去除氨氮的方法一般包括蒸汽吹脱法、空气吹脱法、化学法等。现有的去除氨氮的方法中使用的设备体积质量大、设备及基建费用高,过程放大不容易,启动、停车缓慢,运行不稳定,不适用于物料粘度大的物料,操作弹性小,气相动力消耗大、物料停留时间长、传质系数小,去除氨氮效率底,不利于气相中氨的回收利用。同时,传统方法中的塔类设备容易因废水中固体悬浮物的存在而发生堵塞问题。

2、在氨氮废水中存在以下平衡:

3、nh3+h2o==nh3+oh-

4、nh3与nh4+之间的转换受到ph值、温度、压力等的影响。ph值为强碱性时,大量的oh平衡向逆向进行。体系中基本都为溶解性液态nh4+,温度升高和压力降低有利于废水中nh3的逸出。

5、而旋流闪提脱氨技术是融旋流、扩散、闪蒸和汽提于一体,使液体在高速旋转的工况下达到过程强化的旋流闪提技术,适用于氨氮废水减排及资源化综合利用。

6、旋流闪提脱氨技术适用于氨浓度≥500mg/l、废水中氨存在形式为nh4+或者nh3、固体悬浮物的范围为1000~1500mg/l的废水,且单体处理能力:0.2t/h、0.5t/h、1t/h、2t/h、3t/h、5t/h。

7、基于上述原因,需要对旋流闪提脱氨技术进行细化进而提供一种旋流闪提脱氨系统,实现氨氮废水减排及资源化综合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能够提高气液相间比接触面积、传质传热速率,降低设备的尺寸和投入成本,对物料粘度适应性广,操作弹性大的旋流闪提脱氨系统。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

3、旋流闪提脱氨系统,包括ph调节池,ph调节池与旋流闪提脱氨设备连通,旋流闪提脱氨设备的负压管与氨回收器连通,旋流闪提脱氨设备的排管与废水池连通。

4、具体的,旋流闪提脱氨设备包括转动连接在壳体内的转子组件,转子组件外侧的壳体内固定有分散组件,分散组件上方的壳体内固定有分配器,分配器与进管连通,壳体下端固定有转接头,转子组件与转接头转动密封连接,转子组件内部与转接头连通,壳体下端通过水泵与转接头连通,分散组件内侧的转子组件部分上圆周均布开设有多个割缝,壳体上端固定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转子组件固定连接。

5、具体的,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管,转管下端与转接头转动密封连接,转管下端与转接头连通,壳体内的转管外侧固定套设有转筒,转筒位于分散组件内侧,多个割缝圆周均布开设在转筒的侧向环壁上,转管上端封堵,电机的输出轴与转管上端固定连接,转管与转筒连通。

6、具体的,所述转筒内的转管上套设固定有分配环,分配环内圆周均布开设有多个通孔,通孔与转管连通。

7、具体的,所述割缝的长度方向与转管的轴向方向平行。

8、具体的,所述分散组件包括固定在壳体内且呈环状的网套,网套内填充有填料。

9、具体的,所述分配器包括环管,环管固定在壳体内,环管下端圆周均布固定连通有多个喷头,喷头与环管连通,进管与环管连通。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1、1、本系统的设备体积质量小、设备及基建费用少,过程放大容易,启动、停车迅速,运行更稳定。

12、2、使得废水摆脱重力的影响,对物料粘度适应性广,操作弹性大。液速高,适用于高粘度物料的处理。

13、3、气相动力消耗小、物料停留时间短、传质系数大。

14、4、去除氨氮效率高,有利于气相中氨的回收利用。

15、5、旋流闪提脱氨设备代替原有的吹脱、闪蒸、汽提等设备,可以解决塔类设备因废水中固体悬浮物的存在而发生堵塞的问题。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旋流闪提脱氨系统,包括PH调节池(17),其特征在于,PH调节池(17)与旋流闪提脱氨设备(18)连通,旋流闪提脱氨设备(18)的负压管(15)与氨回收器(19)连通,旋流闪提脱氨设备(18)的排管(16)与废水池(20)连通;旋流闪提脱氨设备(18)包括转动连接在壳体(1)内的转子组件,转子组件外侧的壳体(1)内固定有分散组件,分散组件上方的壳体(1)内固定有分配器,分配器与进管(4)连通,壳体(1)下端固定有转接头(7),转子组件与转接头(7)转动密封连接,转子组件内部与转接头(7)连通,壳体(1)下端通过水泵(8)与转接头(7)连通,分散组件内侧的转子组件部分上圆周均布开设有多个割缝(10),壳体(1)上端固定有电机(5),电机(5)的输出轴与转子组件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旋流闪提脱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管(15)固定在壳体(1)上端,负压管(15)与壳体(1)连通,负压管(15)与负压泵连通,负压泵与氨回收器(19)连通,排管(16)固定在壳体(1)下端,排管(16)与壳体(1)连通,排管(16)上安装有阀门、排管(16)与废水池(20)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旋流闪提脱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管(6),转管(6)下端与转接头(7)转动密封连接,转管(6)下端与转接头(7)连通,壳体(1)内的转管(6)外侧固定套设有转筒(9),转筒(9)位于分散组件内侧,多个割缝(10)圆周均布开设在转筒(9)的侧向环壁上,转管(6)上端封堵,电机(5)的输出轴与转管(6)上端固定连接,转管(6)与转筒(9)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旋流闪提脱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9)内的转管(6)上套设固定有分配环(13),分配环(13)内圆周均布开设有多个通孔(14),通孔(14)与转管(6)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旋流闪提脱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割缝(10)的长度方向与转管(6)的轴向方向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旋流闪提脱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组件包括固定在壳体(1)内且呈环状的网套(11),网套(11)内填充有填料(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旋流闪提脱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器包括环管(2),环管(2)固定在壳体(1)内,环管(2)下端圆周均布固定连通有多个喷头(3),喷头(3)与环管(2)连通,进管(4)与环管(2)连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旋流闪提脱氨系统,包括ph调节池(17),其特征在于,ph调节池(17)与旋流闪提脱氨设备(18)连通,旋流闪提脱氨设备(18)的负压管(15)与氨回收器(19)连通,旋流闪提脱氨设备(18)的排管(16)与废水池(20)连通;旋流闪提脱氨设备(18)包括转动连接在壳体(1)内的转子组件,转子组件外侧的壳体(1)内固定有分散组件,分散组件上方的壳体(1)内固定有分配器,分配器与进管(4)连通,壳体(1)下端固定有转接头(7),转子组件与转接头(7)转动密封连接,转子组件内部与转接头(7)连通,壳体(1)下端通过水泵(8)与转接头(7)连通,分散组件内侧的转子组件部分上圆周均布开设有多个割缝(10),壳体(1)上端固定有电机(5),电机(5)的输出轴与转子组件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旋流闪提脱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管(15)固定在壳体(1)上端,负压管(15)与壳体(1)连通,负压管(15)与负压泵连通,负压泵与氨回收器(19)连通,排管(16)固定在壳体(1)下端,排管(16)与壳体(1)连通,排管(16)上安装有阀门、排管(16)与废水池(20)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旋流闪提脱氨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宝申郑记栓卓全录罗岗王会锋管若冰王世哲张俊甫刘秀超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海天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