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式的多层次养殖资源再利用生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1097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体式的多层次养殖资源再利用生物装置,属于水产养殖装置技术领域。用于安装至养殖系统底部的池底泥层,包括:垂直定位结构,用于固接至池底泥层内部形成竖向安装架体;水生植物种植层,固接于垂直定位结构,且用于种植水生植物;滤食贝类吊养层,固接于垂直定位结构且位于水生植物种植层的下方,滤食贝类吊养层用于养殖贝类;底栖动物扰动层,固接于所述垂直定位结构且位于所滤食贝类吊养层的下方,底栖动物扰动层用于养殖底栖动物。该装置通过创新性的应用生态位互补和食性搭配的生态学原理,分别通过水生植物种植层、滤食贝类吊养层和底栖动物扰动层构建资源利用食性互补的生态系统,实现养殖环境的资源再利用和生物修复。再利用和生物修复。再利用和生物修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体式的多层次养殖资源再利用生物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产养殖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立体式的多层次养殖资源再利用生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池塘养殖是目前水产养殖最主要的生产方式,在水产养殖行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传统池塘养殖模式是劳动与资源(水、土地、饲料)密集型的产业,产量和效益的提高多依靠两种方式,即增加放养密度和提高投喂量。其中,在提高投喂量的过程中,由于养殖水域生态系统既是养殖对象的生活场所,因此也是粪便、残饵等的分解容器。研究表明,通过饲料等形式外源投入到池塘养殖中的氮、磷,仅有20%以养殖产品的形式输出,50%以上的氮、磷会以残饵、粪便等有机废弃物沉积在池塘底部。大部分粪便、残饵等沉积于池塘底质中,从而大大加快了天然水域环境的“富营养化”程度,引起水质污染。
[0003]随着环境压力的增大,生态修复技术、水净化设施和装置、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的研究日益增多,但这些技术或模式的研究较多的关注于如何实现对养殖水体的净化和处理。相较而言,底质环境修复略显匮乏。在养殖水域生态系统中,底质是各类生源要素迁移、转化以及蓄积的载体,对上层水体有着十分重要的潜在影响及作用。粪便、残饵等有机物的沉积是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底质中有机物的富集是养殖水域生态系统中一个潜在的威胁。随着池塘底质中有机物的不断积累,底质可作为生源要素重要的释放源向上层水体中释放营养盐和有毒物质,从而造成养殖系统自源性污染。因此,如何有效改善因池塘底质中有机物过度富集而导致的养殖系统自源性污染,成为了亟需解决的问题。
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立体式的多层次养殖资源再利用生物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对外源投入到池塘养殖的有机物利用率低,造成池塘底质中的有机物过度富集而导致养殖系统自源性污染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立体式的多层次养殖资源再利用生物装置,包括:
[0007]垂直定位结构,用于固接至池底泥层内部形成竖向安装架体;和
[0008]水生植物种植层,固接于所述垂直定位结构,且用于种植水生植物;和
[0009]滤食贝类吊养层,固接于所述垂直定位结构且位于所述水生植物种植层的下方,所述滤食贝类吊养层用于养殖贝类;以及
[0010]底栖动物扰动层,固接于所述垂直定位结构且位于所述滤食贝类吊养层的下方,所述底栖动物扰动层用于养殖底栖动物。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对本专利技术做如下进一步说明: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垂直定位结构包括四条沿竖向布置的定位立柱,且四条所述定位立柱之间排布连线为矩形设置。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水生植物种植层包括若干个拼接浮板块和若干个镂空花盆。
[0014]若干个所述拼接浮板块之间可分离式固接,形成拼接式板体。
[0015]所述拼接式板体固接于所述垂直定位结构。
[0016]若干个所述镂空花盆分别一一对应设于若干个所述拼接浮板块。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滤食贝类吊养层包括定位横柱、吊养支撑架和若干个吊养挂环。
[0018]所述定位横柱固接于所述垂直定位结构,且所述定位横柱位于所述拼接式板体的下方;所述吊养支撑架固接于所述定位横柱。
[0019]若干个所述吊养挂环均安装于所述吊养支撑架。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底栖动物扰动层包括四块养殖安装板体。
[0021]四块所述养殖安装板体分别对应固接于相邻两条所述定位立柱之间,形成围挡区域,且所述养殖安装板体位于所述定位横柱的下方;所述养殖安装板体包括同体相连的板体埋深稳定部和板体围挡养殖部;所述板体埋深稳定部埋入养殖系统底部的池底泥层内部,所述板体围挡养殖部位于池底泥层上方。
[002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滤食贝类吊养层与所述底栖动物扰动层之间设有外围防护层。
[0023]所述外围防护层包括四块防护孔板。
[0024]四块所述防护孔板分别对应固接于相邻两条所述定位立柱,且所述防护孔板位于所述定位横柱和所述板体围挡养殖部之间。
[002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定位立柱的侧部还分别对应固接设有气体导流结构,所述气体导流结构的底端延伸至池底泥层,且所述气体导流结构的顶端设有自调向集气结构,通过所述自调向集气结构能够根据风向自动调整自身朝向以收集风力,收集的风力能够经气体导流结构传递至所述池底泥层。
[002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气体导流结构包括导流立管、安装螺帽、气石和轴承座。
[0027]所述导流立管呈L形布置于所述定位立柱的侧部,所述安装螺帽转动设于所述导流立管的顶端出口一侧;所述定位立柱的顶部设有外螺纹,所述安装螺帽与所述外螺纹之间可分离式螺合固接。
[0028]L形所述导流立管的底端出口与所述气石相固接;所述轴承座的内圈装配固接于L形所述导流立管的顶端出口外侧,所述自调向集气结构的出口端与所述轴承座的外圈之间装配固接。
[002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自调向集气结构包括进气筒和旋转支承座。
[0030]所述进气筒底部与所述旋转支承座相固接,所述旋转支承座与所述轴承座的外圈之间装配固接。
[0031]所述进气筒经所述旋转支承座的内部通道与所述导流立管相接通。
[003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自调向集气结构还包括水平杆、风动叶片、配重头和传动杆。
[0033]所述水平杆呈水平方向延伸布置,且所述水平杆沿其水平方向的一端与所述风动
叶片相固接,所述水平杆沿其水平方向的另一端与所述配重头相固接;所述传动杆呈竖向延伸布置,且所述传动杆沿其竖向的一端与所述水平杆的平衡中心相固接,所述传动杆沿其竖向的另一端与所述进气筒顶部相固接。
[0034]所述进气筒的进气入口方向与所述配重头的指向相同。
[0035]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6]该装置通过创新性的应用生态位互补和食性搭配的生态学原理,分别通过水生植物种植层、滤食贝类吊养层和底栖动物扰动层构建一个资源利用食性互补的生态系统,实现养殖环境的资源再利用和生物修复。
[0037]其中,位于水生植物种植层的水生植物可以有效利用养殖废水中的营养盐,同时养殖废水所携带的有机碎屑经位于滤食贝类吊养层的河蚌、扇贝等滤食性贝类利用后,以粪便、假粪等的形式加速沉积在底质中,位于底栖动物扰动层的环棱螺、海参等底栖动物可以有效利用底质中的有机质,并促进有机废弃物的降解,有机物降解产生的营养盐又重新是位于水生植物种植层的水生植物的重要营养来源,而滤食贝类吊养层的滤食性贝类排氨作用等同样为水生植物种植层的水生植物的生长提供营养,以此构建了涵盖养殖水体和底质的养殖资源再利用生物装置,以生物修复这一生态环保、经济有效的方式为核心,提升养殖系统的资源利用效率从而实现立体式的养殖系统全方位环境调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式的多层次养殖资源再利用生物装置,用于安装至养殖系统底部的池底泥层,其特征在于,包括:垂直定位结构,用于固接至池底泥层内部形成竖向安装架体;和水生植物种植层,固接于所述垂直定位结构,且用于种植水生植物;和滤食贝类吊养层,固接于所述垂直定位结构且位于所述水生植物种植层的下方,所述滤食贝类吊养层用于养殖贝类;以及底栖动物扰动层,固接于所述垂直定位结构且位于所述滤食贝类吊养层的下方,所述底栖动物扰动层用于养殖底栖动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体式的多层次养殖资源再利用生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定位结构包括四条沿竖向布置的定位立柱,且四条所述定位立柱之间排布连线为矩形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立体式的多层次养殖资源再利用生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生植物种植层包括若干个拼接浮板块和若干个镂空花盆;若干个所述拼接浮板块之间可分离式固接,形成拼接式板体;所述拼接式板体固接于所述垂直定位结构;若干个所述镂空花盆分别一一对应设于若干个所述拼接浮板块。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体式的多层次养殖资源再利用生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食贝类吊养层包括定位横柱、吊养支撑架和若干个吊养挂环;所述定位横柱固接于所述垂直定位结构,且所述定位横柱位于所述拼接式板体的下方;所述吊养支撑架固接于所述定位横柱;若干个所述吊养挂环均安装于所述吊养支撑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体式的多层次养殖资源再利用生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栖动物扰动层包括四块养殖安装板体;四块所述养殖安装板体分别对应固接于相邻两条所述定位立柱之间,形成围挡区域,且所述养殖安装板体位于所述定位横柱的下方;所述养殖安装板体包括同体相连的板体埋深稳定部和板体围挡养殖部;所述板体埋深稳定部埋入养殖系统底部的池底泥层内部,所述板体围挡养殖部位于池底泥层上方。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体式的多层次养殖资源再利用生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滤食贝类吊养层与所述底栖动物扰动层之间设有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诒然朱健李冰贾睿孙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