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变频智能增氧机调速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149171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18 1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增氧机调速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变频智能增氧机调速控制系统。一种新型变频智能增氧机调速控制系统,包括养殖塘控制器和变频增氧机,养殖塘控制器的内部安装有MCU芯片。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养殖塘控制器的内部集成的脉冲发生电路,可对电力电子器件进行控制,从而实现调速信号的产生,此信号完全凭借电力线进行传送,避免了网络传输信号的不稳定,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通过变频增氧机的内部集成的脉冲信号检测电路,能够有效的检测电力线传送过来的脉冲信号,作为增氧机的调速给定依据,降低了维护和使用成本;通过脉冲发生电路和脉冲信号检测电路的相互配合,能有效的对变频增氧机进行调速控制,实现增氧节能的效果。效果。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变频智能增氧机调速控制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增氧机调速控制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变频智能增氧机调速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变频增氧机具备节能、静音、自我保护、免维护等优点,正迅速代替异步机+减速机的传统增氧机模式,但是变频增氧机调速指令要么是通过有线的方式采用工业上常用的RS485通信,要么是通过公网例如GPRS/4G或lora等私网来进行控制,通过这种方式,使用维护成本高,网络不稳定易造成故障频发,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很难获得用户认可,更有甚者,直接把变频增氧机当做定频机来使用,只有启/停模式,基于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新型变频智能增氧机调速控制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变频智能增氧机调速控制系统,以解决现有的问题:使用维护成本高,网络不稳定易造成故障频发,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新型变频智能增氧机调速控制系统,包括养殖塘控制器和变频增氧机,所述养殖塘控制器的内部安装有MCU芯片,所述养殖塘控制器的内部集成有脉冲产生电路,所述脉冲产生电路用于脉冲信号的产生,所述变频增氧机的内部集成有脉冲信号检测电路,所述脉冲信号检测电路用于检测脉冲信号。
[0006]优选的,所述脉冲发生电路包括驱动光耦PS、电阻R1、电阻R2、电容C1、电阻R3、电阻R4和晶闸管Q,所述驱动光耦PS的1号引脚与MCU芯片连接,所述驱动光耦PS的2号引脚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MCU芯片连接,所述驱动光耦PS的4号引脚与电阻R4的一端和晶闸管Q的控制极连接,所述驱动光耦PS的6号引脚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容C1的一端和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与电阻R4的另一端及晶闸管Q的第二电极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晶闸管Q的第一电极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脉冲信号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5、电阻R6、二极管V1、二极管V2、电阻R7、电阻R8、二极管V3、二极管V4、电阻R9、电阻R10、二极管V5、二极管V6、电阻R11、电容C2、电阻R12、电阻R13、光耦PC和电阻R14,所述电阻R5的一端与变频增氧机内部三相电源中的R相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阻R6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6的另一端与二极管V1的正极和二极管V2的负极连接,所述电阻R7的一端与变频增氧机内部三相电源中的S相连接,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与电阻R8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8的另一端与二极管V3的正极和二极管V4的负极连接,所述电阻R9的一端与变频增氧机内部三相电源中的T相连接,所述电阻R9的另一端与电阻R10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0的另一端与二极管V5的正极和二极管V6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V1的负极与二极管V3的负极、二极管V5的负极、电阻R11的一端、电容C2的一端和电阻R12的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V2的正极与二极管V4的正极、二极管V6的正极、电
阻R11的另一端、电容C2的另一端电阻R13的一端和光耦PC的2号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12的另一端与电阻R13的另一端和光耦PC的1号引脚连接,所述光耦PC的3号引脚接地,所述光耦PC的4号引脚与电阻R14的一端和MCU芯片连接,所述电阻R14的另一端接5V电源。
[0008]优选的,所述脉冲产生电路与变频增氧机内部三相电源中的R相串联。
[0009]优选的,所述脉冲产生电路与变频增氧机内部三相电源中的S相串联。
[0010]优选的,所述脉冲产生电路与变频增氧机内部三相电源中的T相串联。
[0011]本专利技术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2]1、本专利技术通过养殖塘控制器的内部集成的脉冲产生电路,可对电力电子器件进行控制,从而实现调速信号的产生,此信号完全凭借电力线进行传送,避免了网络传输信号的不稳定,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0013]2、本专利技术通过变频增氧机的内部集成的脉冲信号检测电路,能够有效的检测电力线传送过来的脉冲信号,作为增氧机的调速给定依据,降低了维护和使用成本。
[0014]3、本专利技术通过脉冲产生电路和脉冲信号检测电路的相互配合,能有效的对变频增氧机进行调速控制,实现增氧节能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脉冲发生电路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脉冲信号检测电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0]实施例:参照图1

3,一种新型变频智能增氧机调速控制系统,包括养殖塘控制器和变频增氧机,养殖塘控制器的内部安装有MCU芯片,养殖塘控制器的内部集成有脉冲产生电路,脉冲产生电路用于脉冲信号的生成,变频增氧机的内部集成有脉冲信号检测电路,脉冲信号检测电路用于检测脉冲信号;
[0021]脉冲发生电路包括驱动光耦PS、电阻R1、电阻R2、电容C1、电阻R3、电阻R4和晶闸管Q;
[0022]驱动光耦PS的1号引脚与MCU芯片连接,驱动光耦PS的2号引脚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MCU芯片连接,驱动光耦PS的4号引脚与电阻R4的一端和晶闸管Q的控制极连接,驱动光耦PS的6号引脚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容C1的一端和电阻R3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一端与电阻R4的另一端及晶闸管Q的第二电极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晶闸管Q的第一电极连接;
[0023]脉冲产生电路与变频增氧机内部三相电源中的R相串联,脉冲产生电路与变频增
氧机内部三相电源中的S相串联,脉冲产生电路与变频增氧机内部三相电源中的T相串联,可通过任意一相进行脉冲信号的生成,提升了安装的便捷性。
[0024]脉冲信号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5、电阻R6、二极管V1、二极管V2、电阻R7、电阻R8、二极管V3、二极管V4、电阻R9、电阻R10、二极管V5、二极管V6、电阻R11、电容C2、电阻R12、电阻R13、光耦PC和电阻R14;
[0025]电阻R5的一端与变频增氧机内部三相电源中的R相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阻R6的一端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二极管V1的正极和二极管V2的负极连接,电阻R7的一端与变频增氧机内部三相电源中的S相连接,电阻R7的另一端与电阻R8的一端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与二极管V3的正极和二极管V4的负极连接,电阻R9的一端与变频增氧机内部三相电源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变频智能增氧机调速控制系统,包括养殖塘控制器和变频增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塘控制器的内部安装有MCU芯片,通过对控制器主回路上的晶闸管器件进行开关控制,在主电源任一相上产生脉冲信号,所述变频增氧机的内部集成有脉冲信号检测电路,所述脉冲信号检测电路用于检测增氧机电源主回路上的脉冲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变频智能增氧机调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发生电路包括驱动光耦PS、电阻R1、电阻R2、电容C1、电阻R3、电阻R4和晶闸管Q,所述驱动光耦PS的1号引脚与5V电源连接,所述驱动光耦PS的2号引脚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MCU芯片连接,所述驱动光耦PS的4号引脚与电阻R4的一端和晶闸管Q的控制极连接,所述驱动光耦PS的6号引脚与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容C1的一端和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与电阻R4的另一端及晶闸管Q的第二电极连接,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晶闸管Q的第一电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变频智能增氧机调速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脉冲信号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5、电阻R6、二极管V1、二极管V2、电阻R7、电阻R8、二极管V3、二极管V4、电阻R9、电阻R10、二极管V5、二极管V6、电阻R11、电容C2、电阻R12、电阻R13、光耦PC和电阻R14,所述电阻R5的一端与变频增氧机内部三相电源中的R相连接,所述电阻R5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明李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翌卡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