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生辉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助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1068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助行器,包括四根支撑杆(1),所述支撑杆(1)的上端焊接有一根U形支架(2),所述U形支架(2)上设有一U形海绵垫(3),支撑杆(1)的底部设有脚轮(4),其中一个脚轮(4)的转轴上安装有旋转编码器(5),所述U形海绵垫(3)上安装一控制器(6),所述旋转编码器(5)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控制器(6)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多功能助行器还包括一指式脉氧仪(7),所述指式脉氧仪(7)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控制器(6)的输入端电连接。该多功能助行器可记录患者步行距离,并可监测患者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功能多样、使用方便。使用方便。使用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助行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可记录患者步行距离,并可监测患者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多功能助行器。

技术介绍

[0002]术后早期下床活动是加速康复外科(ERAS)中加速术后康复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早期下床活动被普遍认为是促进术后恢复的关键性策略,利于增加肺活量,减少肺部并发症,改善血液循环,促进切口愈合,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促进肠蠕动恢复和减少尿潴留的发生。
[0003]术后早期下床活动,并不等于随意无限制活动,应根据患者耐受程度,逐渐增加活动量。运动时当患者自觉有心慌、头晕等症状时或SPO2(血氧饱和度)<90%或心率达到Karvonen法的运动靶心率时,需及时终止活动。护士需要有效指导患者每日按量活动,使患者不盲目活动。有研究表明,早期下床活动量的量化及客观监测有利于提高活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从而实现活动的精准护理,使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中早期下床活动这一措施具体落实。
[0004]助行器主要针对早期术后患者,通过辅助人体支撑体重、保持平衡、锻炼行走,在保障安全的情况下,让患者得到有效的康复锻炼。现有的应用于临床上的助行器一般由不锈钢焊接而成。目前,临床上腹部外科术后患者进行早期下床活动一般由人搀扶或应用普通助行器辅助运动,根据病房设施距离来判断大概运动距离,当患者自身感觉疲劳终止活动。这样,一方面患者难以了解自身运动程度及进展,无法得知自身具体活动量,仅能通过自身感觉来判断自己能否继续运动;另一方面,护士很难对患者的实际活动量和依从性进行客观评价,对患者术后活动量的护理干预缺乏全程、连续和动态的评估。
[0005]因此,设计一种方便操作、又能快速直观的读取运动量、准确监测患者运动时心率血氧饱和度的助行器,对于提高腹部术后患者早期活动的依从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积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使用方便、可记录患者步行距离,并可监测患者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多功能助行器。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助行器,包括四根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上端焊接有一根U形支架,所述U形支架上设有一U形海绵垫,支撑杆的底部设有脚轮,其中一个脚轮的转轴上安装有旋转编码器,所述U形海绵垫上安装一控制器,所述旋转编码器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多功能助行器还包括一指式脉氧仪,所述指式脉氧仪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多功能助行器在一个脚轮的转轴上安装旋转编码器,将该旋转编码器与控制器电连接,通过该旋转编码器检测患者的行走距离;在多功能助
行器上设置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指式脉氧仪,在行走时可通过该指式脉氧仪监测患者的心率和血氧饱和度。该助行器可记录患者的行走距离,并可监测患者的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功能多样,使用方便,对于提高腹部术后患者早期活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积极意义。
[0008]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优选的,所述支撑杆为空心杆,所述U形支架为空心支架,支撑杆和U形支架的内腔互相连通,旋转编码器与控制器连接的导线穿设在支撑杆和U形支架的内腔中。将旋转编码器与控制器连接的导线设置在支撑杆和U形支架的内部,使得该助行器的结构更为紧凑。
[0009]更优选的,所述U形支架的下端可升降的插设在支撑杆内,支撑杆的上端设有用于调节U形支架的高度的高度调节装置。这样,可根据患者的身高调节U形支架的高度,使得该助行器对于不同身高的患者均适用,同时保证了患者的舒适性和支撑的有效性。
[0010]优选的,所述U形支架上于多功能助行器的前端安装有两个手扶把手,方便患者在行走时抓握。所述手扶把手上套设有海绵套,提高抓握该手扶把手时的舒适度。
[0011]优选的,靠近所述多功能助行器前端的两根支撑杆之间焊接一连接该两根支撑杆的护栏,保护患者,避免由于患者下身前倾而倒地。其中一根支撑杆上于所述护栏的下方焊接一输液架插管,在该输液架插管内插设输液架即可在行走的同时为患者输液。
[0012]优选的,靠近所述多功能助行器前端的两根支撑杆上均焊接一挂钩,用于放置引流管,该挂钩应低于患者的腰部,以避免发生逆行感染。
[0013]优选的,位于所述多功能助行器两侧的支撑杆上设有连接相邻两根支撑杆的加强管,所述加强管为四根,其中两根加强管设于支撑杆的上端,另外两根加强管设于支撑杆的下端。在两侧的相邻支撑杆之间焊接多根加强管,有效地提高了助行器的结构稳定性。
[0014]更优选的,位于支撑杆下端的两根加强管上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一座垫。患者走累了可坐在该座垫上稍作休息。
[0015]优选的,靠近所述多功能助行器前端的两根支撑杆的下端焊接一连接该两根支撑杆的脚踏,方便在患者休息时放脚。所述脚轮为聚氨酯双轴承静音脚轮,静音效果好,脚轮上设有刹车装置。
[0016]优选的,所述控制器上设有显示屏、指示灯和多个调节按钮,控制器的背面设有电池盒。可实时将记录的行走距离和监测的心率、血氧饱和度数据在显示屏上进行显示,通过指示灯进行提示,通过调节按钮可对控制器的相关参数进行设置。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该多功能助行器通过在一个脚轮的转轴上安装旋转编码器,将该旋转编码器与控制器电连接,通过该旋转编码器即可检测患者的行走距离;通过在多功能助行器上设置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指式脉氧仪,在行走时通过该指式脉氧仪即可监测患者的心率和血氧饱和度。该助行器在辅助患者行走时,可记录患者的行走距离,并可监测患者的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功能多样,使用方便,对于提高腹部术后患者早期活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具有积极意义。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
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多功能助行器的结构示意图(未安装座垫)。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多功能助行器的结构示意图(安装座垫)。
[0021]图3为本专利技术多功能助行器中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例说明:1、支撑杆;2、U形支架;3、U形海绵垫;4、脚轮;5、旋转编码器;6、控制器;7、指式脉氧仪;8、高度调节装置;9、手扶把手;10、海绵套;11、护栏;12、输液架插管;13、挂钩;14、加强管;15、座垫;16、脚踏;17、刹车装置;18、显示屏;19、指示灯;20、调节按钮。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的实施例。
[0024]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当某一元件被描述为“固定于、固接于、连接于或连通于”另一元件上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助行器,包括四根支撑杆(1),所述支撑杆(1)的上端焊接有一根U形支架(2),所述U形支架(2)上设有一U形海绵垫(3),支撑杆(1)的底部设有脚轮(4),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脚轮(4)的转轴上安装有旋转编码器(5),所述U形海绵垫(3)上安装一控制器(6),所述旋转编码器(5)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控制器(6)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多功能助行器还包括一指式脉氧仪(7),所述指式脉氧仪(7)的输出端通过导线与控制器(6)的输入端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1)为空心杆,所述U形支架(2)为空心支架,支撑杆(1)和U形支架(2)的内腔互相连通,旋转编码器(5)与控制器(6)连接的导线穿设在支撑杆(1)和U形支架(2)的内腔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支架(2)的下端可升降的插设在支撑杆(1)内,支撑杆(1)的上端设有用于调节U形支架(2)的高度的高度调节装置(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支架(2)上于多功能助行器的前端安装有两个手扶把手(9),所述手扶把手(9)上套设有海绵套(1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助行器,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生辉
申请(专利权)人:黄生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