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离子显示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1014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等离子显示屏。按两者间预定的间隔两两相对来配置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在第二基板上形成地址电极。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间设置间隔壁,该间隔壁界定多个放电单元和多个非放电区域。在每个放电单元内形成荧光层。在第一基板上形成放电维持电极。在由穿过相邻放电单元中心的放电单元横坐标和纵坐标包围的区域内形成非放电区域。在第一基板的外表面对应于非放电区域位置的区域形成外部光线吸收部件。(*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等离子显示屏(PDP),更为具体地是,涉及具有防止外部光线反射以提高屏幕对比度的结构的等离子显示屏。
技术介绍
PDP通常为一种显示设备,在其中由在放电单元中发生的气体放电产生的真空紫外线激发荧光粉来显现预定的图像。由于PDP(即使是大屏幕尺寸)可能实现高分辨率,多个人相信PDP将变成主要的下一代平面显示结构。参照图24,在传统PDP中,地址电极101是沿后基板100上的一个方向(图中X方向)形成的。在后基板100的整个表面上形成介电层103,其中地址电极101位于后基板100上以使得介电层103覆盖地址电极101。间隔壁105按条状图案并且在对应于地址电极101之间的位置上形成于介电层上。在间隔壁105之间形成红、绿和蓝色荧光层107。在前基板110的与后基板100相对的表面上形成通过一对透明电极和总线电极实现的放电维持电极112、113。沿基本上垂直于后基板100的地址电极101的方向(Y方向)排列放电维持电极112、113。在前基板110的整个表面上形成介电层116,其中在前基板110上形成放电维持电极112、113以使得介电层116覆盖放电维持电极。形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等离子显示屏,包括:按两者间预定的间隔相对而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在该第二基板上形成的地址电极;设置在该第一基板和该第二基板之间的间隔壁,该间隔壁界定多个放电单元和多个非放电区域;在每个放电单元内形成的荧光层;以及在第一基板上沿与地址电极交叉的方向形成放电维持电极,其中在由穿过相邻放电单元中心的放电单元横坐标和穿过相邻放电单元中心的放电单元纵坐标包围的区域内形成非放电区域,该非放电区域至少与形成放电单元的间隔壁的远端一样大,其中在第一基板的外表面对应于非放电区域位置的区域形成外部光线吸收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KR 2003-6-25 0041491/03;KR 2003-7-3 0044861/03;KR 1.一种等离子显示屏,包括按两者间预定的间隔相对而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在该第二基板上形成的地址电极;设置在该第一基板和该第二基板之间的间隔壁,该间隔壁界定多个放电单元和多个非放电区域;在每个放电单元内形成的荧光层;以及在第一基板上沿与地址电极交叉的方向形成放电维持电极,其中在由穿过相邻放电单元中心的放电单元横坐标和穿过相邻放电单元中心的放电单元纵坐标包围的区域内形成非放电区域,该非放电区域至少与形成放电单元的间隔壁的远端一样大,其中在第一基板的外表面对应于非放电区域位置的区域形成外部光线吸收部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屏,其中外部光线吸收部件具有与非放电区域相同的平面形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屏,其中在第一基板的外表面中对应于非放电区域位置的区域上形成预定深度的沟槽,在沟槽中填充光吸收材料。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等离子显示屏,其中预定深度为100-300μm。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等离子显示屏,其中光吸收材料为黑色。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屏,其中界定相邻放电单元的间隔壁在单元格内形成非放电区域。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屏,其中形成每个放电单元以使得当离放电单元中心的距离沿地址电极形成方向增大时,放电单元端部的宽度沿放电维持电极的方向逐渐减小。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屏,其中每个放电维持电极包括总线电极和突出电极,其中总线电极延伸以使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禹锡均金禹泰权泰正许银起权宰翊姜景斗柳宪锡
申请(专利权)人:三星SDI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KR[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