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细菌非特异性粘附的抗感染防黏连创面敷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150936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细菌非特异性粘附的抗感染防黏连创面敷料,包括表面包含聚烯烃的微米级多孔膜,且不包含任何杀菌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对多孔膜的材质及表面组织结构进行针对性的选择和设计,使得其自身表面能及多孔膜组织结构与细菌表面能形成良好的适配性,从而对创面的细菌形成非特异性粘附,防止细菌向创面组织渗透,实现细菌的抗感染和创面的防黏连。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无需添加任何杀菌剂,因此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抗感染效果优良,既降低了创面的感染,同时减弱了传统杀菌机制下细菌破裂后释放的细菌毒素引起炎症加重等不利于创面愈合的因素,便于推广应用。便于推广应用。便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细菌非特异性粘附的抗感染防黏连创面敷料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抗菌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细菌非特异性粘附的抗感染防黏连创面敷料。

技术介绍

[0002]外伤后创面外露伴感染是目前临床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创面治疗过程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感染后创面因局部血流灌注不足、营养不良及组织缺氧,使得创面长期难以愈合,如果出现深部感染,可能造成延期愈合或不愈合等后果,严重时可致肢体残废甚至危及生命。
[0003]细菌是引起创面感染的首要原因,细菌侵入创面后会粘附在创面,相互作用不断聚集形成细菌团块,随着细菌数量的累积而形成成熟稳定的生物膜。在生物膜形成后,细菌不断繁殖并分泌毒性因子从而影响炎性细胞的功能,导致创面愈合延迟。
[0004]目前临床上对于感染创面的治疗主要有手术清创、创面负压引流技术、抗生素、抗菌剂敷料等方法。手术类方法操作繁琐,过程中容易导致局部生物膜破坏,大量细菌释放,具有导致炎症急性发作或感染向深部侵袭的风险。抗生素的使用是杀灭细菌的重要手段,但由于细菌生物膜中胞外基质的物理保护作用以及细菌耐药性的增强,使得抗生素的杀菌作用大打折扣。此外,银离子等抗菌剂敷料确实可以有效杀灭和破坏生物膜,杀灭创面细菌,但其对组织的细胞毒性仍存在争议,特别是杀灭的细菌碎片进入人体组织,会加重创面炎症,也是创面愈合的不利因素。因此,如果能够提供一种可以对细胞进行有效粘附,从而防止其向人体细胞扩散的材料,则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而且此种抗感染模式清洁无污染。但是现有技术对此种粘附性创面敷料的研究还较少,粘附抗感染效果也有待提高。
[0005]有鉴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进的基于细菌非特异性粘附的抗感染防黏连创面敷料,从而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细菌非特异性粘附的抗感染防黏连创面敷料,包括表面包含聚烯烃微米级多孔膜,且不包含任何杀菌剂。本专利技术通过多孔膜自身表面能及多孔膜结构与细菌表面能的适配性,制备得到了对创面细菌具备高效粘附的多孔膜,从而实现细菌的抗感染和创面的防黏连效果,生产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
[0007]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细菌非特异性粘附的抗感染防黏连创面敷料,包括微米级多孔膜,所述微米级多孔膜表面包含聚烯烃,且不包含任何杀菌剂;所述微米级多孔膜通过自身表面能及多孔膜结构与细菌表面能的适配性,对创面的细菌形成非特异性粘附,实现细菌的抗感染和创面的防黏连。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微米级多孔膜表面的聚烯烃通过在微米级多孔膜基底表面接枝或涂覆实现复合,或者通过聚烯烃纺丝直接得到微米级聚烯烃多孔纤维膜。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微米级多孔膜基底为微米级多孔纤维膜基底。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聚烯烃为聚乙烯、聚丙烯或聚甲基戊烯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微米级多孔膜孔径为1~10μm。。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微米级多孔纤维膜基底以及所述微米级聚烯烃多孔纤维膜的纤维直径为0.1~15μm。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微米级聚烯烃多孔纤维膜的制备方法包括:配制质量分数为1%~7%的聚烯烃纺丝液,然后进行静电纺丝,铝箔纸接收得到微米级聚烯烃多孔纤维膜;其中,所述聚烯烃纺丝液的溶剂包括环己烷和N,N二甲基甲酰胺。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聚烯烃纺丝液的溶剂还包括丙酮。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纺丝液中,所述环己烷、N,N二甲基甲酰胺和丙酮的质量含量分别为70%

80%、10%

20%和0%

20%。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静电纺丝的挤出速度为1mL/h~7mL/h;纤维接收距离为8~12cm;电压为+18kV~+20kV,-1kV~-3kV;纺丝温度为45℃~60℃。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细菌非特异性粘附的抗感染防黏连创面敷料,为表面包含聚烯烃的微米级多孔膜材料,且无需添加任何杀菌剂。如此操作,利用微米级多孔膜自身的表面能以及多孔膜结构与细菌的表面能形成良好的适配性,从而对创面的细菌形成非特异性粘附,防止细菌向创面组织渗透,实现细菌的抗感染和创面的防黏连。当选用聚4

甲基
‑1‑
戊烯微米级多孔纤维膜时,抗感染和创面的防黏连效果最优,且优于市面相似敷料的效果。
[0019]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细菌非特异性粘附的抗感染防黏连创面敷料,由于是利用微米级多孔膜材料自身的细菌粘附性能粘附创面细菌,通过换药手段可转移清除创面细菌,降低创面细菌浓度,进而降低创面发生感染的风险。因此,相比于一般抗感染敷料,无需添加任何抗菌成分,且本专利技术敷料自身生物相容性好,所以不会对创面产生任何负面影响而抑制其恢复,打破了抗菌敷料固有的抗菌思路,通过对多孔膜材料的材质及表面组织结构进行针对性的选择和设计,就能够实现高效抗感染和防黏连效果。
[0020]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细菌非特异性粘附的抗感染防黏连创面敷料,通过静电纺丝法可直接制备出微米级聚烯烃多孔纤维膜或纺丝得到纤维后再织造得到纤维膜,即得到所需抗感染敷料,无需后处理和添加任何杀菌剂。因此,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抗感染效果优良,便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实施例1制备的聚4

甲基1

戊烯多孔纤维膜在不同放大倍数下的扫描电镜图;
[0022]图2为实施例1

8制得的抗感染敷料的细菌黏附性能数据;
[0023]图3中a、b、c、d组分别为细菌感染组(无治疗)、感染治疗组(对比例1 抗感染敷料)、感染治疗组(实施例1抗感染敷料)和空白对照组(无感染)的大鼠感染创面治疗愈合过程图;
[0024]图4中a、b、c、d组分别为细菌感染组(无治疗)、感染治疗组(对比例1 抗感染敷
料)、感染治疗组(实施例1抗感染敷料)和空白对照组(无感染)大鼠感染创面治疗过程中大鼠的存活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描述。
[0026]在此,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因不必要的细节而模糊了本专利技术,在具体实施例中仅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的方案密切相关的结构和/或处理步骤,而省略了与本专利技术关系不大的其他细节。
[0027]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28]本专利技术提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细菌非特异性粘附的抗感染防黏连创面敷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微米级多孔膜,所述微米级多孔膜表面包含聚烯烃,且不包含任何杀菌剂;所述微米级多孔膜通过自身表面能及多孔膜结构与细菌表面能的适配性,对创面的细菌形成非特异性粘附,实现细菌的抗感染和创面的防黏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细菌非特异性粘附的抗感染防黏连创面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米级多孔膜表面的聚烯烃通过在微米级多孔膜基底表面接枝或涂覆实现复合,或者通过聚烯烃纺丝直接得到微米级聚烯烃多孔纤维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细菌非特异性粘附的抗感染防黏连创面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米级多孔膜基底为微米级多孔纤维膜基底。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细菌非特异性粘附的抗感染防黏连创面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烯烃为聚乙烯、聚丙烯或聚甲基戊烯中的一种或几种。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细菌非特异性粘附的抗感染防黏连创面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米级多孔膜孔径为1~10μm。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细菌非特异性粘附的抗感染防黏连创面敷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米级多孔纤维膜基底以及所述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建国鲁振坦张焕
申请(专利权)人:振德医疗用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