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式潜水电泵叶片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150851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12-22 2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体式潜水电泵叶片调节装置,位于泵壳内的叶轮轮毂上设置有可相对叶轮轮毂转动以改变偏转角的叶片,叶轮轮毂内沿轴向依次布置有用于容纳调节连杆的调节腔、驱动腔以及用于为液压马达提供动力的动力腔;泵壳上固定有延伸至动力腔内且与叶轮轮毂密封配合的定子,泵壳外的线路为定子供电,所述动力腔内设置有与定子电磁感应配合的转子,转子同轴固定在液压马达的回转轴上并与叶轮轮毂回转配合,转子受电磁感应转动的同时为液压马达提供动力。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在工作过程中不停机调节叶片的偏转角;在叶轮轮毂转动的过程中无任何线路随之转动,工作过程中稳定以及安全性高,无需担心产生线路的纠缠干涉问题。无需担心产生线路的纠缠干涉问题。无需担心产生线路的纠缠干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体式潜水电泵叶片调节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输送领域,具体是一体式潜水电泵叶片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潜水电泵是指泵体叶轮和驱动叶轮的电机都潜入水中工作的一种水泵,广泛应用于水利输送领域中。
[0003]在很多排水现场,由于水位变化较大,需要调节叶片的偏转角,以适应不同工况的流量和扬程需求,使得泵的效率在较好的工况点。目前的潜水电泵无法做到不停机调节叶片的偏转角,往往需要停机调整叶片偏转角,极大的影响了排水效率;若采用电路控制叶片偏转,在叶轮轮毂转动过程中,过多的线路可能会缠绕干涉,危险性高,因此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避免和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体式潜水电泵叶片调节装置。本专利技术实现了不停机调整叶片偏转角,提高了排水效率,且叶轮轮毂内无任何线路系统,安全性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体式潜水电泵叶片调节装置,位于泵壳内的叶轮轮毂上设置有可相对叶轮轮毂转动以改变偏转角的叶片,叶轮轮毂内沿轴向依次布置有用于容纳调节连杆的调节腔、驱动腔以及用于为液压马达提供动力的动力腔;
[0007]泵壳上固定有延伸至动力腔内且与叶轮轮毂密封配合的定子,泵壳外的线路为定子供电,所述动力腔内设置有与定子电磁感应配合的转子,转子同轴固定在液压马达的回转轴上并与叶轮轮毂回转配合,转子受电磁感应转动的同时为液压马达提供动力;
[0008]驱动杆沿轴向贯穿驱动腔并可沿叶轮轮毂轴向往复运动,驱动杆位于驱动腔内的杆身上同轴固定有活塞,所述活塞将驱动腔分隔为与第一液压管连通的第一液压腔以及与第二液压管连通的第二液压腔;所述第一液压管以及第二液压管均与液压马达的液压油腔连通;所述定子的电流方向可调以驱动转子正转或反转,在转子的正转或反转模式下,液压马达的液压油腔分别向第一液压管和第二液压管中的其中一条液压管输送液压油;
[0009]调节连杆与叶片相配合,调节连杆随驱动杆沿轴向运动往复运动的同时调节叶片的偏转角。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第一液压管和第二液压管通过换向阀与液压马达的液压油腔相连,所述换向阀上设置有拨动式的换向开关,泵壳外设置有延伸至叶轮轮毂内的用于拨动换向开关的手动操作模块。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手动操作模块为与定子同轴布置并贯穿定子以延伸至动力腔内的操作杆,所述操作杆与定子的接触面密封设置且操作杆可沿轴向往复运动,所述换向开关与操作杆回转配合,操作杆带动换向开关沿轴向运动以切换换向阀的液压油流向。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操作杆为与驱动杆同轴布置的空心杆体,操作杆位于泵壳外的杆端为封闭状态,操作杆位于动力腔内的杆端为开口状态;驱动杆相邻操作杆的一端同轴固定有可插入操作杆杆腔内的位置标杆,所述位置标杆上设置有感应其进入操作杆杆腔深度的传感器,以获取驱动杆的轴向位移数据。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操作杆上同轴布置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内圈与操作杆固定连接,第一轴承的外圈与换向开关固定连接;所述动力腔内设置有与叶轮轮毂同轴的第二轴承,第二轴承的外圈与叶轮轮毂固定连接,第二轴承的内圈与转子固定连接。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叶轮轮毂和换向开关之间沿平行叶轮轮毂的轴线方向布置有复位弹簧,松开操作杆后,所述复位弹簧带动换向开关回复到初始位置。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叶片的安装轴贯穿叶轮轮毂并与叶轮轮毂回转配合,所述调节连杆包括与叶轮轮毂同轴布置的主连杆,所述主连杆一端与往复组件固定连接,另一端沿叶轮轮毂径向分叉以对应叶片的数量,主连杆的各叉端均与对应的第一连杆的首端铰接配合,所述第一连杆的尾端与第二连杆的首端铰接配合,所述第二连杆的尾端与安装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以及第二连杆的各铰接轴线均平行于安装轴的轴线。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叶轮轮毂上设置有与定子回转配合的隔离套以防止外部介质进入叶轮轮毂内;所述定子为防水定子,隔离套与定子的接触面密封设置。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8]1、本专利技术采用液压马达作为调节叶片偏转角的动力源,固定在泵壳上的定子延伸至动力腔内并与转子回转配合,与常规液压马达不同的是,常规液压马达将液压马达的轴向运动转换为回转轴的回转运动,而本专利技术的转子固定在液压马达的回转轴上,转子带动回转轴回转运动,使回转轴作为输入端,转动的同时将动力传递给作为液压马达输出端的液压油腔,液压油腔输出液压油至第一液压腔或第二液压腔中,将回转运动转化为活塞的轴向运动;输送液压油后,由于第一液压腔或第二液压腔内压强不平衡,活塞为平衡两个腔室内的压强,带动驱动杆沿轴向运动,驱动杆沿轴向运动的同时即可带动调节连杆调节叶片的偏转角,实现了在工作过程中不停机调节叶片的偏转角;由于定子固定在泵壳上,且为定子供电的线路均位于叶轮轮毂外并与叶轮轮毂独立开,在叶轮轮毂转动的过程中无任何线路随之转动,工作过程中稳定以及安全性高,无需担心产生线路的纠缠干涉问题。
[0019]2、本专利技术在改变定子的电流流向后,即可切换液压油腔的液压油输送方向,即切换电流流向即可控制驱动杆向前或相后运动。纯电动操作;为进一步提高控制的安全性,增加了换向阀,从而多出了手动操作模式;通过在泵体外沿轴向拉动操作杆,操作杆即可带动与其回转配合的换向阀开关沿轴向运动,无需改变电流流向即可手动切换液压油的输送方向;再松开操作杆后,受复位弹簧的影响,操作杆可迅速回弹至初始位置,从而恢复到初始的液压油输送方向。
[0020]3、本专利技术的操作杆设计为空心杆体,其位于泵体外的一端为封闭状,可防止外部介质沿杆腔进入叶轮轮毂内,位于驱动杆端部的位置标杆随驱动杆一起沿轴向运动,且位置标杆插入操作杆的杆腔内,由于位置标杆上设置有感应其进入操作杆杆腔内深度的传感器,位置标杆沿轴向进入操作杆杆腔的同时,其沿操作杆杆腔的轴向位移即等于驱动杆的轴向位移,传感器实时反馈的数据即为驱动杆的轴向位移数据,通过数据的实时计算即可
获知叶片的偏转角。
[0021]4、本专利技术的操作杆通过轴承与换向开关回转配合,即可保证操作杆的静止状态不受换向开关的转动影响;同理,转子通过轴承与叶轮轮毂回转配合,使转子和叶轮轮毂之间形成差速转动,从而转子可驱动回转轴转动;隔离套的设置防止了外部介质进入叶轮轮毂中,保证了叶轮轮毂内的密封性。
[0022]5、本专利技术采用主连杆、第一连杆以及第二连接的彼此配合,在保证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的各铰接轴线与安装轴轴线平行后,主连杆随驱动杆沿轴向运动的同时,即可通过各连杆的配合带动叶片回转运动,从而调整叶片的偏转角。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图1中Ⅰ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图1中Ⅱ处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体式潜水电泵叶片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泵壳(6)内的叶轮轮毂(2)上设置有可相对叶轮轮毂(2)转动以改变偏转角的叶片(1),叶轮轮毂(2)内沿轴向依次布置有用于容纳调节连杆(31)的调节腔(3)、驱动腔(4)以及用于为液压马达(51)提供动力的动力腔(5);泵壳(6)上固定有延伸至动力腔(5)内且与叶轮轮毂(2)密封配合的定子(53),泵壳(6)外的线路为定子(53)供电,所述动力腔(5)内设置有与定子(53)电磁感应配合的转子(52),转子(52)同轴固定在液压马达(51)的回转轴上并与叶轮轮毂(2)回转配合,转子(52)受电磁感应转动的同时为液压马达(51)提供动力;驱动杆(41)沿轴向贯穿驱动腔(4)并可沿叶轮轮毂(2)轴向往复运动,驱动杆(41)位于驱动腔(4)内的杆身上同轴固定有活塞(42),所述活塞(42)将驱动腔(4)分隔为与第一液压管(571)连通的第一液压腔(43)以及与第二液压管(572)连通的第二液压腔(44);所述第一液压管(571)以及第二液压管(572)均与液压马达(51)的液压油腔连通;所述定子(53)的电流方向可调以驱动转子(52)正转或反转,在转子(52)的正转或反转模式下,液压马达(51)的液压油腔分别向第一液压管(571)和第二液压管(572)中的其中一条液压管输送液压油;调节连杆(31)与叶片(1)相配合,调节连杆(31)随驱动杆(41)沿轴向运动往复运动的同时调节叶片(1)的偏转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潜水电泵叶片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液压管(571)和第二液压管(572)通过换向阀(57)与液压马达(51)的液压油腔相连,所述换向阀(57)上设置有拨动式的换向开关(573),泵壳(6)外设置有延伸至叶轮轮毂(2)内的用于拨动换向开关(573)的手动操作模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式潜水电泵叶片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操作模块为与定子(53)同轴布置并贯穿定子(53)以延伸至动力腔(5)内的操作杆(54),所述操作杆(54)与定子(53)的接触面密封设置且操作杆(54)可沿轴向往复运动,所述换向开关(573)与操作杆(54)回转配合,操作杆(54)带动换向开关(573)沿轴向运动以切换换向阀(57)的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星梁樑朱庆龙程康恒赵丽丽徐宇翔李晓龙龚鹏黄福洋赵伟龙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恒大江海泵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